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 | 山東齊河縣:種好糧食 穩產增產

發布時間:2024-01-18 10:1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山東(dong) 齊河縣——

  種好糧食 穩產(chan) 增產(chan)

  本報記者 肖家鑫

  “不用擔心墒情和凍害,這場大雪為(wei) 豐(feng) 收打好了基礎。”看著從(cong) 雪中探出頭的麥苗,山東(dong) 省德州市齊河縣焦廟鎮種糧大戶李建國終於(yu) 放心了。他報名參加了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組織的農(nong) 技培訓班,“要種好糧食,必須不斷學習(xi) 新技術。”

  齊河縣有126萬(wan) 畝(mu) 耕地,糧食年產(chan) 量常年在22億(yi) 斤以上,連續7年獲評全國糧食生產(chan) 先進縣。近年來,齊河縣堅決(jue) 落實“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高效推進集約種糧、科技增糧、減損節糧、產(chan) 業(ye) 興(xing) 糧等措施,2023年全縣45萬(wan) 畝(mu) “噸半糧”示範區平均畝(mu) 產(chan) 1553.2公斤,其中小麥單產(chan) 696.1公斤、玉米單產(chan) 857.1公斤。

  除了經營自家的200畝(mu) 耕地,李建國還是一家農(nong) 業(ye) 服務企業(ye) 的總經理助理,要管理4000畝(mu) 左右的土地。“這幾年,齊河縣大力發展集約化、專(zhuan) 業(ye) 化種植,像我們(men) 這樣的公司,可以為(wei) 農(nong) 戶提供全流程的土地托管服務,讓糧食種植更高效。”李建國說。

  齊河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張立宏介紹,齊河縣目前發展種糧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種糧大戶3000餘(yu) 家,集約化、專(zhuan) 業(ye) 化種植糧食110萬(wan) 畝(mu) ;培育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586家,年服務麵積900餘(yu) 萬(wan) 畝(mu) 次。

  “我們(men) 和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山東(dong) 農(nong) 業(ye) 大學、山東(dong) 省農(nong) 科院等高校院所共建產(chan) 學研基地,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標準化技術模式。”張立宏說,這幾年山東(dong) 省農(nong) 科院的專(zhuan) 家在齊河推廣播前播後雙鎮壓技術,效果顯著,“前段時間氣溫較高,部分小麥長勢過旺,幸虧(kui) 有專(zhuan) 家指導,有效降低了凍害風險。”

  目前,齊河縣建成糧食綜合服務中心16處、智能恒溫糧倉(cang) 38座、糧食烘幹塔33座,實現烘幹倉(cang) 儲(chu) 設施鄉(xiang) 鎮全覆蓋。“糧食可以在第一時間烘幹,再也不怕連續陰雨天氣了。”李建國說。

  為(wei) 提高糧食附加值,齊河積極發展糧食加工產(chan) 業(ye) ,全縣年糧食加工能力28萬(wan) 噸、總產(chan) 值73億(yi) 元,糧食就地加工轉化率達80%。“齊河縣將全鏈條推動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努力實現從(cong) 產(chan) 糧大縣到農(nong) 業(ye) 強縣的跨越。”齊河縣委書(shu) 記孫修煒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17日 第 07 版)

  (責編:鄭浦麗(li) 、邢曼華)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