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近千失信者去年被追究刑事責任
1月16日,記者從(cong) 省高院獲悉,2023年全省法院共發布失信名單188638人次,限製高消費310396人次,限製乘坐飛機、動車、高鐵375782人次,對拒不執行生效判決(jue) 、裁定的失信被執行人移送(自訴)追究刑事責任962人, 有力震懾失信被執行人。
發放執行案款435.20億(yi)
2023年,安徽省法院重點執行質效指標保持高位運行並呈現向好向優(you) 態勢。全省法院共執結案件409029件,執行完畢率42.09%,同比上升5.37個(ge) 百分點;執行標的到位率為(wei) 53.2%,同比上升8.95個(ge) 百分點;“有財產(chan) 可供執行案件法定審限內(nei) 執結率”99.42%,執行效率居全國前列。
2023年全省法院發放執行案款435.20億(yi) 元,同比增長20.58%,超期未發案款實現動態清零。
安徽省法院傾(qing) 力保護弱勢群體(ti) 合法權益,共執結涉民生案件71988件,執行到位金額45.3億(yi) 元。依法依規救助困難群眾(zhong) ,全省法院對2118件執行案件當事人進行司法救助。
安徽省法院大力推進涉金融案件執行,維護金融秩序穩定,執結涉金融案件54690件。依法推動市場主體(ti) 出清,推動受理“執轉破”案件2836件,審結2199件。
針對農(nong) 民工工資專(zhuan) 戶因標識不明被扣劃問題,安徽省法院向人民銀行合肥分行發出司法建議,推動農(nong) 民工工資專(zhuan) 戶的規範標識,切實保障農(nong) 民工工資賬戶資金專(zhuan) 款專(zhuan) 用。
聚焦“查人找物難”,安徽省法院全麵推進“執行110”。在全國率先實現全省126家法院“執行110”全覆蓋,組建“執行110”團隊,全天候接聽群眾(zhong) 報警電話,三級法院高效聯動接處警,推進“執行110”跨域聯動,聯動公安“110”協助出警。全年全省法院執行110共接聽各類來電102442次,出警拘傳(chuan) 被執行人19537人次,拘留6169人次,罰款1411萬(wan) 元,扣押車輛1159輛。
智能監控監管案款發放
當事人在官司勝訴後,最關(guan) 心的就是何時能拿到錢。而案款及時發放始終是個(ge) “老大難”問題。為(wei) 了有效解決(jue) 這個(ge) 難題,2023年,安徽高院研發了“案款智能監控係統”,做到了案款管理規範、高效、透明,實現了應發盡發,形成了案款監管的“安徽模式”,徹底解決(jue) 了案款監管難題。
“看得見才能管得住,案款邊清邊積的最大問題是底數不清,安徽高院研究開發的監控係統,對案款進賬、流轉、出賬做到了全流程監控,破除管理者對案款進賬、流轉、發放底數不清、情況不明、沒有抓手的問題,實現可視化實時跟蹤、清晰展示全省法院每一筆執行案款的收、發、存實時數據,每一項數據可倒查至承辦法院、承辦法官、具體(ti) 個(ge) 案,為(wei) 案款管理增添‘一雙火眼金睛’。”省高院執行局局長毛劍說,該監控係統實現案款的可視化管理。
有了係統,還要有人管理。據了解,全省126家法院均配備案款專(zhuan) 員,通過案款智能監管係統,對案款是否及時發放、發放時長等進行實時監管;案款管理專(zhuan) 員實行分級統一調度,上級法院案款專(zhuan) 員在監管中發現問題,可調度下級法院案款專(zhuan) 員進行核查,實現即時捕捉、快速處理案款發放異常情況。
另外,該監控係統實現“地毯式”常態化抽檢,對“案款因法定事由延期發放、提存、未走賬登記”等難以直觀監管的情形,高、中級法院建立每個(ge) 月常態化檢查、抽查機製,全覆蓋抽檢轄區法院所有在賬未發案款,發現無法定事由延期發放、提存等情況,第一時間通報到院,即時整改,並納入對法院和法官的綜合考核,確保應發盡發,係統自動留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