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向美而生 山西武鄉打造宜居魅力城

發布時間:2024-01-22 15:21: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陽光下,綠帶內(nei) 、街巷邊,花朵繽紛醒目,妝點著大街小巷;

  公園裏,步道上、蹊徑中,市民悠閑漫步,呼吸著清新空氣;

  ……

  過去一年,武鄉(xiang) 縣以“一城三區”為(wei) 引領,圍繞“弘揚太行精神、共建創新武鄉(xiang) ”這條主線,以建設文化旅遊專(zhuan) 業(ye) 功能縣城為(wei) 定位,以打造觀光型景區為(wei) 理念,不斷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為(wei) 縣域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一幅美麗(li) 山水畫卷徐徐鋪陳。

  夯基礎、補短板 充盈市民幸福感

  “現在人們(men) 的物質生活水平比以前好多了,所以更需要精神方麵的滋養(yang) 。我特別期待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的建成,不光居民們(men) 學習(xi) 、科普、休閑、文化交流方便了,還可以讓孩子們(men) 從(cong) 小接觸各方麵知識,對他們(men) 的成長很有幫助。”在和平廣場,市民李小波正帶著孩子玩耍,不遠處,新建的縣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項目已初具規模。  

  一年來,武鄉(xiang) 縣持續優(you) 化人居環境,統籌縣城生產(chan) 、生活、生態、安全需要,實施了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群眾(zhong) 文化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全民健身中心4個(ge) 公共服務建設項目,致力於(yu) 打造功能完善、規模適宜、環境優(you) 美的城市街區,讓縣城居民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項目,檔案館、博物館、圖書(shu) 館、科技館、文化館、美術館、城市規劃展覽館一應俱全,滿足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群眾(zhong) 文化活動中心項目,集學習(xi) 、科普、休閑、文化交流等功能為(wei) 一體(ti) ,有力地推動全縣文化和科教事業(ye) 的發展;便民服務中心建設項目,涵蓋政務大廳、城市運營指揮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融媒體(ti) 中心、演播中心以及其他附屬設施,讓人民群眾(zhong) 獲得生活和工作上的便利;全民健身中心項目,設置3個(ge) 活動場地、10個(ge) 標準運動場地,致力打造“場館+品牌+商業(ye) ”為(wei) 核心的小型體(ti) 育文化綜合體(ti) 。

  一個(ge) 個(ge) 重點項目的落地,構成了人民群眾(zhong) 的幸福密碼,彰顯著城市建設管理的人文關(guan) 懷,讓“人民城市”的理念得到充分彰顯。

  惠民生、辦實事 提升城市承載力

  路連著民心民意,承載著民生福祉。

  “東(dong) 溝巷道路工程是從(cong) 2023年3月底開始建設,經過8個(ge) 月的修繕改造,目前已具備通車條件。”東(dong) 溝巷道路現場負責人陳曉感慨地說,“這條路修建完成後,將減緩五一小學上下學的交通壓力,改善附近居民出行條件。”  

  如今的東(dong) 溝巷,嶄新的黑色瀝青路麵、灰色人行道、黃色盲道、藍色陶瓷透水顆粒鋪設的行人待行區與(yu) 行道樹的蒼翠相映成趣,學生們(men) 結伴成群,笑聲中洋溢著生機和活力。

  道路提質改造提高了路網密度,暢通了城市微循環,讓城市“活血化瘀”。

  太焦鐵路、太長高速、208國道縱貫南北,武左鐵路、南沁公路、權馬公路橫穿東(dong) 西,紅色旅遊線路橫貫武鄉(xiang) 九大景區,鐵路、公路、旅遊路立體(ti) 交通齊頭並進,串起了城鄉(xiang) 一體(ti) 的“寬帶路網”,使全縣道路筋脈相連;統籌新城建設和老城更新,實施新區漳北街、鼙山路、故縣路“一橫兩(liang) 縱”路網,提質改造體(ti) 北街、學府街、東(dong) 盛路等6個(ge) 項目,實施涅河太行橋、和平橋、西河底橋等15項市政工程項目,完善縣城“窄馬路、密路網”空間骨架。

  2023年以來,武鄉(xiang) 縣全力推進路網暢通工程,一個(ge) 框架持續拉大、功能日趨完善、品質明顯提升的“新”武鄉(xiang) 正款款走來。

  站在鳳凰山頂,放眼遠眺,條條路網縱橫交錯,宛如條條緞帶鋪展延伸。武鄉(xiang) ,正以最美麗(li) 的容顏在新時代奮進。

  抓文旅、強活力,跑出融合加速度

  踏尋紅色足跡,傳(chuan) 承革命精神。

  在八路軍(jun) 太行紀念館感受濃鬱的紅色文化、緬懷革命先烈的豐(feng) 功偉(wei) 績;到八路軍(jun) 文化園體(ti) 驗衝(chong) 鋒陷陣、艱苦卓絕的抗戰生活;於(yu) 關(guan) 河水庫北岸觀看大型實景演藝《太行山上》,觸摸波瀾壯闊的革命曆史與(yu) 悲壯曆程……行走在老區大地,越來越多的紅色元素可觸摸、可感知,助力著革命老區振興(xing) 發展。  

  武鄉(xiang) 縣立足打造山西“紅色會(hui) 客廳”,堅持把完善基礎配套設施作為(wei) 優(you) 化服務的支撐,實施糠醛廠片區城市更新、縣城生態綠化提質、新區“一橫兩(liang) 縱”主幹道路建設等城市更新、品質提升、路網暢通40餘(yu) 項重點城建項目,聚焦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用心用情辦好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心頭事”。

  安居則樂(le) 業(ye) ,武鄉(xiang) 縣充分發揮紅色旅遊資源的富民潛力,積極保護、修複、開發紅色遺址,實施八路軍(jun) 太行紀念館人行地下通道、八路軍(jun) 文化園休閑街區、豐(feng) 州路迎賓街建築立麵更新整治、太行西街集貿市場、武鄉(xiang) 賓館、太行國際假日酒店、太行帝景配套酒店等產(chan) 業(ye) 配套設施建設項目,進一步完善遊、購、娛、吃、住、行六大旅遊要素,以一體(ti) 化、沉浸式的體(ti) 驗促進紅色旅遊融合發展。截至目前,接待遊客141.14萬(wan) 人次、門票收入1019.31萬(wan) 元、旅遊總收入2892.02萬(wan) 元。

  如今,武鄉(xiang) 縣不少市民吃上了“旅遊飯”、走上了致富路,城市的吸引力、輻射力、帶動力也在持續增強。

  武鄉(xiang) ,正以欣欣向榮之勢闊步前進,“建”出高品質,“繡”出高顏值,“靚”出精氣神,一座現代化城市的魅力逐步彰顯。(張凱麗(li)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