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篇章

發布時間:2024-01-23 09:5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1月22日,全國林業(ye) 和草原工作視頻會(hui) 議在北京召開,會(hui) 議總結2023年全國林草領域取得的成績,安排部署今年重點任務,持續推動林草工作高質量發展,為(wei) 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新的貢獻。

  完成造林、種草改良1.25億(yi) 畝(mu) ,“三北”工程三大標誌性戰役完成造林種草1800萬(wan) 畝(mu)

  去年,我國完成造林、種草改良1.25億(yi) 畝(mu) ,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857萬(wan) 畝(mu) ,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實現了森林麵積和森林蓄積連續40年“雙增長”,書(shu) 寫(xie) 了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新篇章。

  深入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事關(guan) 我國生態安全、事關(guan) 強國建設、事關(guan) 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去年,國家林草局完成三北工程總體(ti) 規劃修編,編製《三北工程六期規劃(2021—2030年)》,明確了任務書(shu) 、施工圖、項目庫。

  去年下半年以來,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科爾沁和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等“三北”工程三大標誌性戰役全麵啟動、開局順利,各項任務紮實推進,謀劃布局68個(ge) 重點項目,已陸續開工22個(ge) ,完成造林種草1800萬(wan) 畝(mu) 。

  此外,國家林草局加快推進國土綠化重點項目實施,優(you) 化國土綠化落地上圖係統,開展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持續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其中,國家森林城市已達到219個(ge) 。

  林業(ye) 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超過9.2萬(wan) 億(yi) 元,經濟林成為(wei) 第三大農(nong) 產(chan) 品,林下經濟年產(chan) 值突破1萬(wan) 億(yi) 元

  當前,我國林業(ye) 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超過9.2萬(wan) 億(yi) 元。經濟林產(chan) 量達到2.26億(yi) 噸,成為(wei) 繼糧食、蔬菜之後的第三大農(nong) 產(chan) 品。

  深化集體(ti) 林權製度改革,是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的重要路徑,是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動力源泉。國家林草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應推進適度規模經營,支持有序開展林權流轉,培育家庭林場、村集體(ti) 林場、股份合作林場等規模經營主體(ti) ,因地製宜發展林菌、林藥、林禽等林下經濟,鼓勵發展生態旅遊、森林康養(yang) 等新業(ye) 態,切實讓百姓得實惠、有收益。

  持續推進林草產(chan) 業(ye) 規範健康發展。國家林草局製定實施《林草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21—2025年)》,大力培育、合理利用林草資源,推動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擴大優(you) 質產(chan) 品有效供給。印發國家林業(ye) 產(chan) 業(ye) 示範園區創建認定、國家林下經濟示範基地管理等辦法,不斷增強林草生態產(chan) 品的保障能力和供給能力。

  記者從(cong) 會(hui) 上了解到,近年來,我國木本油料、林下經濟、竹藤花卉、林草種苗、木竹加工等林草產(chan) 業(ye) 不斷壯大。其中,林下經濟年產(chan) 值突破1萬(wan) 億(yi) 元。油茶產(chan) 業(ye) 、竹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全國完成油茶新增種植和低產(chan) 林改造1018萬(wan) 畝(mu) ,占油茶產(chan) 業(ye) 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年度計劃任務的105%。茶油產(chan) 量逐年增加,成為(wei) 全國食用植物油消費量前十位的油種。全國現有竹加工企業(ye) 1萬(wan) 多家,竹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超過4000億(yi) 元,發展潛力巨大。

  藏羚羊、大熊貓等標誌性物種種群數量穩定增長

  去年,三江源、大熊貓、東(dong) 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首批5個(ge) 國家公園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穩步提升,藏羚羊、大熊貓、東(dong) 北虎豹、海南長臂猿等標誌性物種種群數量穩定增長,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穿山甲、黑麂等一批旗艦物種時隔10多年重新現身。

  三江源國家公園實現了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整體(ti) 保護,藏羚羊種群恢複到7萬(wan) 多隻。大熊貓國家公園實施九寨白馬—摩天嶺等重點生態廊道建設,推進大熊貓局域種群的棲息地連通和跨域交流。東(dong) 北虎豹國家公園打通虎豹跨境通道,東(dong) 北虎種群數量已恢複到50隻以上,東(dong) 北豹數量超過60隻,野生東(dong) 北虎幼崽存活率提升到50%以上,野外監控設備多次捕捉到野生東(dong) 北虎活動蹤跡。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恢複至6群37隻。武夷山國家公園統籌保護和發展,發現雨神角蟾等17個(ge) 新物種。

  智慧化、數字化監測管理體(ti) 係建設日趨完善。國家公園感知係統已麵向首批國家公園開放使用。東(dong) 北虎豹國家公園已有可實時傳(chuan) 輸的無線紅外相機等野外監測終端2萬(wan) 餘(yu) 台,“天空地”一體(ti) 化監測係統基本覆蓋全域。三江源、武夷山國家公園內(nei) 廣泛應用智能化自然資源監測管理係統。大熊貓國家公園建立大熊貓遺傳(chuan) 數據平台,掌握了500餘(yu) 隻大熊貓的DNA檔案信息,建立了大熊貓國家保護研究中心,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科研合作平台。

  國家林草局局長關(guan) 誌鷗表示,國家林草局將繼續加快推進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建設,推動國家公園管理機構設置方案批複及組建,推動出台國家公園法,穩妥有序推進設立新的國家公園,逐步建設完善國家公園“天空地”一體(ti) 化監測體(ti) 係,推進東(dong) 北虎豹、穿山甲、蘭(lan) 科和蕨類、蘇鐵等重點物種保護研究中心建設。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23日 14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