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社區誌願調解員張慶華:善解鄰裏“麻紗事” 化解矛盾促和諧

發布時間:2024-01-23 10:25:00來源: 人民網-湖南頻道

 

  “有矛盾,找滿爹!”在長沙市天心區青園街道湘園社區,提及“滿爹”張慶華,街坊鄰居無人不曉。

  72歲的張慶華已經連續13年當一名社區誌願調解員。由於(yu) 他在兄弟中年齡最小,湖南方言喚作“老滿”,大家都習(xi) 慣親(qin) 切地喊他“滿爹”。

  湘園社區是在原長沙市國營畜牧農(nong) 場改製基礎上成立的一個(ge) “村改社區”。張慶華所在的青山小區現有居住人口2000人左右。“原先分散居住的村民改成社區集中起來後,鄰裏之間難免會(hui) 有摩擦。”社區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張均說,張慶華熱心、講公正,誰家起了爭(zheng) 執,都願意找他說道說道。久而久之他就成了大家認可的“和事佬”。

  走進張慶華家裏,隻見客廳牆上居中位置懸掛著一個(ge) 醒目的人民調解徽章,旁邊寫(xie) 著“互諒、互讓”四個(ge) 大字。這裏就是他牽頭創辦的“滿爹和諧鄰裏調解室”辦公點。

  張慶華從(cong) 一張擺滿各類法律書(shu) 籍的櫃子中抽出一個(ge) 記錄本,上麵記著他多年來調解的各種“麻紗事”。

  兩(liang) 口子吵架,離婚申請都寫(xie) 好了,經過“滿爹”勸說,夫妻倆(lia) 重歸於(yu) 好;綠化帶上種菜引發糾紛,喊他去主持公道,一番擺事實、講道理,最終雙方握手言和;有人停車不規範把路堵死,差點為(wei) 此大打出手,“滿爹”聽聞後主動介入,矛盾成功化解……

  他說,別看這些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如果小糾紛得不到及時妥善解決(jue) ,也有可能會(hui) 導致大衝(chong) 突,帶來大麻煩。

  調解工作不僅(jin) 耗時間、費精力,還沒有工資,甚至有時候會(hui) 遭受誤解,但張慶華卻一幹就是十多年。有人問他圖啥,他言辭樸實地說,自己退休後有了時間,就是希望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著一個(ge) 個(ge) 矛盾糾紛成功得到化解,他心裏覺得欣慰,有成就感。

  做好調解工作有哪些訣竅?張慶華對此頗有心得:心要細、膽要大,立場得堅定。“這個(ge) 立場就是要堅持公平正義(yi) 這個(ge) 出發點,先談情,後說理,最後再講法。”

  這些年,張慶華榮獲了“長沙市優(you) 秀誌願者”“長沙市十佳矛盾調處先鋒”等稱號。在他的帶動下,長沙市司法局退休幹部周北辰、社區居民尹明良等熱心人士相繼加入進來,成為(wei) 調解室的成員。

  “‘滿爹’有奉獻精神,又在居民中有號召力。他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努力做到讓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張均介紹說,目前湘園社區已連續7年獲得“全省民主法治示範社區”稱號。

  人民調解為(wei) 人民。近年來,長沙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推進特色調解室建設,打造了“滿爹”、鄒美紅、蔣新輝等一批個(ge) 人特色品牌調解室,就近服務群眾(zhong) ,著力化解基層矛盾糾紛,促進社會(hui) 和諧,產(chan) 生了良好效果。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