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古鎮的時代價值
2000年從(cong) 山西嫁到雲(yun) 南時,吳春豔還大字不識幾個(ge) 。最初在和順圖書(shu) 館門口擺攤,她想不明白,“為(wei) 啥那麽(me) 多遊客來圖書(shu) 館”。後來,她也走進館裏,識字、閱讀,感受知識的魅力,成了圖書(shu) 館常客。如今,吳春豔愛上了寫(xie) 作,有空時還跟館長寸宇分享自己的作品。
和順圖書(shu) 館位於(yu) 雲(yun) 南省騰衝(chong) 市和順古鎮上。古鎮藏身於(yu) 山水之間,五山環抱三泉交,清溪奔快依山繞,保存了比較完整的明清古建築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和順古鎮考察調研時,走進和順圖書(shu) 館,了解古鎮曆史文化傳(chuan) 承和振興(xing) 文化教育情況。如今,和順古鎮成為(wei) 旅遊熱門目的地,每年迎來上百萬(wan) 遊客。風俗淳美、景色怡人的古鎮,處處湧動著生機。
古鎮、古城是寶貴的曆史文化遺產(chan) 。如何做到尊重曆史遺存,在“修舊如舊”的基礎上,以“繡花”功夫進行保護性利用,關(guan) 乎曆史文脈傳(chuan) 承與(yu) 發展。
激活古鎮,前提是盤點好資源清單。和順古鎮,粉牆黛瓦綿延數裏,民居與(yu) 自然融為(wei) 一體(ti)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展館、大馬幫博物館、宗祠文化館等訴說著過往的故事。這些古建新居,是古鎮曆史文化的載體(ti) 。遊客漫步古鎮,便能在“枕山、環水、麵屏”的古建築群中感受曆史滄桑、人文古雅。保護好、利用好這些獨特資源,有助於(yu) 增強古鎮的文化吸引力。
守護古鎮,就要在活態保護上做文章。古鎮上的明清民居建築點多麵廣。像和順圖書(shu) 館這樣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維護修繕有政府專(zhuan) 項經費保障,保護工作相對容易開展。而其他古建築如果長期空置,保護難度較大。近年來,和順古鎮通過文旅融合,讓原住居民在古鎮內(nei) 發展產(chan) 業(ye) 、就近就業(ye) ,使一些古建築更有“人氣”,既有利於(yu) 民居維護,也助推文旅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對古城老宅和傳(chuan) 統街區來說,保護與(yu) 發展是同向而行的。統籌好保護和發展,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才能讓前人留下的寶貴遺產(chan) 在我們(men) 手中煥發新的光彩、創造文化財富。
保護古鎮,不僅(jin) 是保護這些建築,更要傳(chuan) 承古鎮的文化。以和順圖書(shu) 館為(wei) 例,常住人口僅(jin) 7000多人的古鎮,辦出了3000多張借閱證。在這個(ge) 自古就有崇文尚教、重視家風家訓傳(chuan) 統的古鎮,包括圖書(shu) 館在內(nei) 的文化資源,是廣大群眾(zhong) 不可或缺的精神財富。如今,和順圖書(shu) 館建起了電子閱覽室、移動圖書(shu) 館等,並在離古鎮較遠的社區設立分館,讓那裏的孩子就近捧起更多書(shu) 本。可見,曆史文化資源保護具有現實意義(yi) 、時代價(jia) 值。
狂歡巡遊,篝火晚會(hui) ,音樂(le) 劇場,新春集市……和順古鎮正在籌備新春的盛宴,歡迎八方遊客。期待古鎮保持曆史文化特色,留住美好風景,讓居於(yu) 此、遊於(yu) 此的人們(men) 暢享文韻悠長、和和順順的美好生活。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02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