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江陰:把優質醫療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

發布時間:2024-02-03 14:58: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以前住院要等幾天,現在可直接入住,非常方便。”家住江蘇省江陰市利港街道北郭莊村的李老伯在江陰市人民醫院治療,目前已進入術後化療階段。為(wei) 了減輕醫院床位緊張壓力,避免患者來回奔波,江陰市人民醫院將李老伯轉入利港分院的腫瘤“聯合病房”。幹淨整潔的病房、周到體(ti) 貼的服務,讓李老伯感到十分溫暖。

  為(wei) 加快構建分級診療、急慢分治、雙向轉診的診療模式,進一步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下沉,近日,江陰市人民醫院在利港分院建立的腫瘤“聯合病房”正式投入使用,附近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便捷優(you) 質的診療服務。

  據了解,目前利港分院腫瘤“聯合病房”共設28張床位,主要收治各類腫瘤化療及姑息治療的患者。“聯合病房”以中西結合診療服務為(wei) 特色,由江陰市人民醫院聯合利港分院製定詳細實施方案,並由兩(liang) 院醫護人員共同參與(yu) 一體(ti) 化病房管理,讓患者在當地醫院就能得到及時、高效的診治,同時享受三級甲等醫院同質化的醫療服務,整個(ge) 就醫過程更便捷、更高效。

  據江陰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範曉東(dong) 介紹,開設“聯合病房”,可以充分發揮市人民醫院的專(zhuan) 業(ye) 和人才優(you) 勢,通過開展坐診、查房、學術交流、遠程會(hui) 診等方式進行協作指導,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you) 質的醫療衛生服務。“一方麵實現了醫共體(ti) 優(you) 質資源的共享,減輕了市人民醫院床位的壓力,進一步緩解群眾(zhong) 看病難、住院難等問題;另一方麵也將大大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形成‘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康複回社區’的醫療衛生服務格局,構建合理有序的分級診療體(ti) 係。”

  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江陰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作為(wei) 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的有力舉(ju) 措,立足解決(jue) 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最迫切的實際需求。包括腫瘤“聯合病房”在內(nei) ,全市建有76個(ge) 專(zhuan) 家工作室、12個(ge) 聯合病房,讓群眾(zhong) 不出鎮就能享受三甲醫院優(you) 質便捷的服務,實現了醫院績效與(yu) 百姓滿意度雙提升。

  家住周莊鎮的王阿姨平時經常請中醫幫忙調理身體(ti) ,以前,她總是乘坐公交車前往位於(yu) 市區的中醫院。自從(cong) 市中醫院在周莊醫院設置分院後,她可以直接在家門口的醫院掛到喜歡的專(zhuan) 家號:“太方便了,我們(men) 走幾分鍾就能到醫院,跟去城裏看的醫生是一樣的。”

  名醫、專(zhuan) 科主任定期到成員單位坐診,是江陰充分釋放醫療資源共享的務實舉(ju) 措。通過推進專(zhuan) 家工作室(聯合病房)建設,製定醫療集團專(zhuan) 家工作室和聯合病房建設工作方案,結合“千醫巡診萬(wan) 村行”和“家庭藥師進萬(wan) 家”等活動,江陰共建成專(zhuan) 家工作室76個(ge) 、聯合病房12個(ge) ,基層覆蓋率達70.83%。

  與(yu) 此同時,江陰市鎮兩(liang) 級財政設立專(zhuan) 項補助基金,持續推進基層醫療機構建設發展。各基層醫療機構不斷提高基層醫療機構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延伸了家庭病床服務,實現“點單式”簽約服務,打通了醫院與(yu) 患者之間最後“一堵牆”,讓中、重度失能人員,足不出戶,居家就能享受專(zhuan) 業(ye) 的醫療服務。(耿誌超 劉淞源 楊莎靜 孫潔 張文琛)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