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長城在這裏握手》 民族交響音樂會傾情奏響
“你可知道天下黃河幾十幾道彎?幾十幾道彎彎裏有幾十幾隻船?”2月2日晚,伴隨著膾炙人口的漫瀚調高亢嘹亮唱響,一場“混搭”了二胡、馬頭琴、嗩呐等民族樂(le) 器的大型民族交響音樂(le) 會(hui) 《黃河長城在這裏握手》,在內(nei) 蒙古藝術劇院傾(qing) 情上演。
本場音樂(le) 會(hui) 以北疆文化中的“黃河、長城”為(wei) 核心元素,以民族交響樂(le) 為(wei) 主,融合合唱、對唱等多種表演形式,展示了北疆文化深厚的曆史底蘊和魅力。
音樂(le) 會(hui) 開篇,民族管弦樂(le) 曲《黃河從(cong) 長城腳下流過》為(wei) 觀眾(zhong) 描繪出黃河與(yu) 長城在北疆相遇的壯麗(li) 景象。隨後,一首膾炙人口的《黃河情歌》以歡快的旋律瞬間將觀眾(zhong) 帶入喜慶的氛圍中。揚琴清脆,馬頭琴雄渾,琵琶輕彈,大提琴低吟,各種樂(le) 器交響呼應……演出現場氣氛熱烈,曲罷觀眾(zhong) 席上掌聲如雷。
董亞(ya) 男是台上布列號的演奏者。她的丈夫夏鑫專(zhuan) 程來看妻子演出。“有時也聽她在家練,她演奏的布列號也不能獨奏,這次在台下聽到這樣一場大型的交響音樂(le) 會(hui) 很震撼!看著妻子在舞台演出,很激動,突然還有種崇拜感。”夏鑫笑談。“今天是個(ge) 特殊的日子,陪她台上台下一起過小年感覺也很有儀(yi) 式感。”夏鑫說。
位於(yu) 舞台中央的揚琴演奏者查娜的表演給觀眾(zhong) 留下極為(wei) 深刻的印象。身處“C位”的她,演奏期間深情舒展,時而陶醉縱情,時而眼波流轉。“看她演奏得很入迷,感覺她沉醉其中,很享受,看得人都跟她一起陶醉了。”觀眾(zhong) 格日樂(le) 說。
來自鄂爾多斯烏(wu) 蘭(lan) 牧騎的鋼琴演奏者王典演奏的是鋼琴協奏曲《黃河》裏的章節。“《保衛黃河》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我每次彈奏也會(hui) 有特別昂揚飽滿的情感。黃河流經內(nei) 蒙古,我也是長在黃河邊上的孩子,對黃河有著特殊的情感。彈奏時,腦海裏浮現出黃河奔騰一瀉千裏的意象,很宏偉(wei) !能在這麽(me) 大的舞台上表演,特別是第一次與(yu) 內(nei) 蒙古民族樂(le) 團合作這樣一場融合創新的交響樂(le) ,感覺很激動。”王典說。
“太精彩了!”演出在民族管弦樂(le) 曲《中華風》的激昂旋律中落下帷幕,觀眾(zhong) 席上人們(men) 歡呼。
《黃河長城在這裏握手》民族交響音樂(le) 會(hui) 指揮、內(nei) 蒙古藝術劇院藝術總監葉爾達說:“這場音樂(le) 會(hui) 融合多種音樂(le) 元素和表演形式,包括把漫瀚調融入交響樂(le) ,在編曲上都有所創新,組成這麽(me) 大的樂(le) 團一起演奏這樣的一個(ge) 演出陣容前所未有,整場音樂(le) 會(hui) 是北疆文化底蘊厚重的體(ti) 現,想通過這樣的藝術形式帶給觀眾(zhong) 藝術的享受。” (記者 王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