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建設高質量研究生教育體係(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4-02-06 14:4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廣袤田野,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們(men) “以苦為(wei) 樂(le) ”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一線,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的研究生們(men) 開展創新實訓;實驗室內(nei) ,一批批研究生勇攀知識高峰……作為(wei) 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我國研究生教育已累計培養(yang) 1100多萬(wan) 名研究生,構築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yang) 的高地。

  千秋偉(wei) 業(ye) ,人才為(wei) 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研究生教育在培養(yang) 創新人才、提高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麵具有重要作用。”新時代以來,全國780多個(ge) 研究生培養(yang) 單位向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戰場輸送了60多萬(wan) 名博士和670多萬(wan) 名碩士,特別是實施了工程碩博士培養(yang) 改革專(zhuan) 項試點、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集成電路研究生專(zhuan) 項班等創新型研究生培養(yang) 模式,有的放矢地培養(yang) 出一批高層次緊缺人才,快速精準地響應了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迫切需要培養(yang) 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

  立足時代需要,服務創新發展,高質量研究生教育體(ti) 係建設不斷推進。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體(ti) 現在研究生教育的體(ti) 係建設上,也呈現在具體(ti) 的改革實踐中:布局不斷優(you) 化,涵蓋14個(ge) 學科門類、117個(ge) 一級學科、67個(ge) 專(zhuan) 業(ye) 學位類別的學科專(zhuan) 業(ye) 目錄,覆蓋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的主要領域;模式不斷創新,湧現出一批產(chan) 教融合、科教融匯、醫教協同、學科交叉、本碩博貫通的創新型研究生培養(yang) 模式;質量顯著提升,在學研究生已成為(wei) 我國科研創新活動的重要參與(yu) 者和貢獻者。作為(wei) 創新型、研究型、高層次人才聚集的高地,研究生教育要持續增強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快速反應能力,提高人才培養(yang) 的前瞻性和適配度,為(wei) 我國牢牢掌握科技創新和人才競爭(zheng) 的主動權作出貢獻。

  撫今追昔,在學人數從(cong) 1949年的僅(jin) 629人,到2022年的365萬(wan) 人,我國研究生教育實現了曆史性跨越,人才培養(yang) 路徑愈加清晰。大國闊步前行,對人才數量、質量、結構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必須依靠研究生教育培養(yang) 造就更多高層次人才。不久前,教育部印發《關(guan) 於(yu) 深入推進學術學位與(yu) 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的意見》,提出以分類發展為(wei) 切入點,對研究生教育體(ti) 係進行改造升級和重塑重構,健全中國特色學位與(yu) 研究生教育體(ti) 係。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為(wei) 核心,深化研究生培養(yang) 模式改革,有助於(yu) 進一步提高學術創新型人才和實踐創新型人才的培養(yang) 質量,更好滿足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人才需求。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以更大力度辦教育、興(xing) 科技、育人才。”教育是家事也是國事。研究生教育肩負著高層次人才培養(yang) 和創新創造的重要使命。新征程上,著力提升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建設高質量研究生教育體(ti) 係,將為(wei) 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提供更有力支撐。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05日 05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