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加固中央八項規定堤壩(人民時評)
持續深化糾治“四風”,既防反彈回潮又防隱形變異,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八項規定這張新時代作風建設的“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曾經,開公車辦私事問題,群眾(zhong) 反映強烈。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公車改革循序展開,壓減公車數量,強化調度監管,張貼標誌亮明公車“身份”。經過一段時間探索,有地方發現,“一人一車”派車雖合理合規,卻容易造成公車低效使用。通過數據整合、流程再造,讓同一時間出行且目的地相近的公務人員“拚車”前往,公車周轉率得到提升。敢於(yu) 破除積弊,深化改革創新,助力公車的使用與(yu) 管理更加科學、高效,成為(wei) 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推動社會(hui) 風氣向上向好的一個(ge) 生動縮影。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開辟了百年大黨(dang) 自我革命的新境界。這其中,堅決(jue) 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以嚴(yan) 明紀律整飭作風,豐(feng) 富了自我革命有效途徑。改進調查研究、精簡會(hui) 議活動、精簡文件簡報、改進新聞報道、嚴(yan) 格文稿發表、厲行勤儉(jian) 節約……小切口推動大變局,作風建設從(cong) “小微題材”上不斷突破,書(shu) 寫(xie) 我們(men) 黨(dang) 作風轉變的“宏大敘事”。如今,黨(dang) 風、政風、社會(hui) 風氣持續好轉,呈現出“一子落滿盤活”的效果。
改進作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率先垂範、身體(ti) 力行。黨(dang) 的二十大閉幕後不久,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召開第一次會(hui) 議,審議《中共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帶領新當選的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來到延安,重溫住窯洞、吃粗糧、穿布衣的“延安作風”。為(wei) 什麽(me) “八項規定改變中國”?其中一個(ge) 關(guan) 鍵原因就在於(yu)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率先垂範、親(qin) 力親(qin) 為(wei) 、說到做到,為(wei) 全黨(dang) 同誌樹立了標杆,形成了巨大的“頭雁效應”,彰顯了把新時代黨(dang) 的偉(wei) 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決(jue) 心和堅強意誌。
抓作風建設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新情況新動向,對頂風違紀行為(wei) ,必須一刻不鬆、露頭就打,持續加固中央八項規定堤壩。黨(dang) 的二十大以來,截至2023年11月,全國共查處“四風”問題11.2萬(wan) 起,批評教育和處理16.1萬(wan) 人。繼元旦前夕公開通報6起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典型問題後,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開通報7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在元旦、春節前夕進行兩(liang) 次通報,釋放出紀檢監察機關(guan) 堅守節點、常抓不懈的強烈信號。持續深化糾治“四風”,既防反彈回潮又防隱形變異,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八項規定這張新時代作風建設的“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立起“嚴(yan) 的標準”,為(wei) 的是樹牢“實的作風”。2023年,全黨(dang) 大興(xing) 調查研究,成為(wei) 堅持不懈推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深化作風建設的重磅“年度印記”。江西南昌市紅穀灘區圍繞優(you) 化營商環境等工作,深挖問題、多謀對策,推動調研成果落實落地;山東(dong) 高青縣組織領導幹部到一線蹲點調研,化身企業(ye) 發展的“解難員”、村民致富的“領頭雁”;陝西延川縣梁家河村黨(dang) 支部,通過調研建立“問題台賬”和“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台賬,服務群眾(zhong) 更有抓手……廣大黨(dang) 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撲下身子、沉到一線,運用黨(dang) 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jue) 新問題,真誠傾(qing) 聽群眾(zhong) 呼聲、真實反映群眾(zhong) 願望、真情關(guan) 心群眾(zhong) 疾苦,準確了解群眾(zhong) 的所憂所盼,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在深入推進黨(dang) 的自我革命實踐中需要把握好九個(ge) 問題”,其中之一就是“以正風肅紀反腐為(wei) 重要抓手”。新的征程上,繼續以釘釘子精神查作風之弊、掃行為(wei) 之垢,我們(men) 定能以清風正氣凝聚幹事創業(ye) 的磅礴力量,為(wei) 開創事業(ye) 新局麵提供有力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