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突破丨鹽城,工業經濟跨萬億
2023年,南京文旅火爆出圈,蘇州晉級特大城市,常州衝(chong) 關(guan) 萬(wan) 億(yi) 之城,連雲(yun) 港圓夢深水大港……在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複發展的一年,江蘇每一座城市都在奮力奔跑,勇做示範。歲末年初,人民網江蘇頻道策劃推出“突破·2023”係列城市觀察報道。
10074.1億(yi) 元!2023年,鹽城市工業(ye) 經濟總量不出意外地跨過了萬(wan) 億(yi) 關(guan) 口。
與(yu) 此同時,鹽城新能源產(chan) 業(ye) 集群入選首批省級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融合示範集群,晶矽光伏、動力及儲(chu) 能電池、不鏽鋼產(chan) 業(ye) 規模躍居全國前三位,並入選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和全國首批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綜合試點城市。
在江蘇的經濟版圖中,鹽城屬於(yu) “腰部城市”,2023年實現地區生產(chan) 總值7403.87億(yi) 元,在省內(nei) 13個(ge) 設區市中排在第八,和第七位的揚州僅(jin) 有20億(yi) 的微小差距。對於(yu) 這一年區域經濟發展的質態,鹽城市委書(shu) 記周斌給出的評價(jia) 是:動能蓄積、活力迸湧、量質雙升。
產(chan) 業(ye) 體(ti) 係強支撐
鹽城工業(ye) 經濟去年衝(chong) 關(guan) 萬(wan) 億(yi) 之所以盡在掌握,是因為(wei) 2022年時該市全口徑工業(ye) 開票銷售收入已達9700億(yi) 元,加之工業(ye) 強市戰略深入實施形成了一定的發展勢能。
過去,人們(men) 提起鹽城的實體(ti) 經濟,一個(ge) 突出的印象就是以悅達起亞(ya) 為(wei) 代表的汽車產(chan) 業(ye) 。進入新時代,鹽城已從(cong) 汽車“一業(ye) 為(wei) 主”,發展到汽車、鋼鐵、新能源、電子信息“多輪驅動”,繼而在2022年底鹽城對產(chan) 業(ye) 體(ti) 係進行優(you) 化調整,梳理形成了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大健康和數字經濟、海洋經濟“5+2”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以及23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
新的產(chan) 業(ye) 架構鎖定“高精新”,突出“鏈群配”,讓產(chan) 業(ye) 方向更加明晰,產(chan) 業(ye) 生態更加健全,也讓支撐作用更加凸顯。數據顯示,2023年鹽城實現工業(ye) 實時開票銷售10074.1億(yi) 元,其中新材料產(chan) 業(ye) 規模超2000億(yi) 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突破千億(yi) 、達1027.7億(yi) 元,汽車產(chan) 業(ye) 逼近千億(yi) 、實現開票銷售971.7億(yi) 元。
重大項目是工業(ye) 經濟壓艙石。 2023年,鹽城新簽約、新開工、新竣工億(yi) 元以上產(chan) 業(ye) 項目分別達1300個(ge) 、750個(ge) 、450個(ge) ,通威、晶澳、蜂巢等百億(yi) 級項目建成投產(chan) 。鹽城市發改委重大項目推進處處長傅剛介紹,這些百億(yi) 項目涉及動力電池、晶矽光伏等領域,緊緊圍繞“5+2”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進行布局。
1月3日,鹽城全市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現場推進暨埃克森18GWh 儲(chu) 能電池項目開工活動在鹽城經開區舉(ju) 行,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yi) 元,預計滿產(chan) 後,年可實現開票銷售不低於(yu) 110億(yi) 元。據了解,新的一年,當地已初步編排年度投資超億(yi) 元市重大項目538個(ge) ,年度計劃投資2017億(yi) 元;在2024年江蘇省重大項目清單上,鹽城有31個(ge) 實施項目,年度計劃投資432億(yi) 元,分別位居全省第六、第二。
發展注重含綠量
2023年,是鹽城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範區的起步之年。這一年,鹽城空氣優(you) 良天數比例、PM2.5平均濃度繼續位居全省前列;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1380萬(wan) 千瓦,是長三角地區首個(ge) 千萬(wan) 千瓦級新能源發電城市;當地還先行先試低(零)碳產(chan) 業(ye) 園建設,並入選為(wei) 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
作為(wei) 擁有“世界自然遺產(chan) ”“國際濕地城市”兩(liang) 張國際名片的生態城市,鹽城有著江蘇省內(nei) 最長的海岸線、最大的沿海灘塗、最廣的海域麵積,在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
以風電、光伏為(wei) 代表的鹽城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勢頭正猛,在去年入選江蘇省首批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融合示範集群後,當地正推動新能源產(chan) 業(ye) 創建國家先進製造業(ye) 集群。
“鹽城新能源產(chan) 業(ye) 的發展,得益於(yu) 天時、地利和政策把握。”在鹽城工學院教授、江蘇省新能源裝備電氣係統工程中心主任何堅強看來,鹽城地處黃海之濱,具有豐(feng) 富的灘塗與(yu) 海洋風光資源,是我國海上新能源開發建設條件最好的區域之一,當地在能源結構調整優(you) 化過程中把握住了機遇,無論是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裝備製造生產(chan) ,還是沿海新能源資源開發與(yu) 利用,都走到了全國前列。
不唯新能源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是鹽城在產(chan) 業(ye) 發展中一貫堅持的發展理念。2月1日,周斌在鹽城市招商引資和重大項目推進工作會(hui) 議上表示,要把含綠量作為(wei) 項目必選的第一標準,將綠色低碳作為(wei) 轉型的第一方向,既不能“撿到籃子裏都是菜”,也不能一味“貪大求洋”。
對於(yu) 2024年6%左右的經濟增速,周斌認為(wei) 這是一個(ge) “必須跳一跳才能實現”的目標。“最大的變量在項目、在投資,必須與(yu) 時俱進抓招商、真刀真槍拚項目。”他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