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一座產業新城的加速崛起

發布時間:2024-02-20 09:55:00來源: 天津日報

  原標題:一座產(chan) 業(ye) 新城的加速崛起

  開欄語

  春回大地,潮湧京畿。

  回望10年前的早春,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站在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重大決(jue) 策。

  去年,總書(shu) 記把京津冀協同發展置於(yu) 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新場景,賦予京津冀“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的戰略定位。

  今年春節前夕,總書(shu) 記親(qin) 臨(lin) 天津視察指導工作,賦予天津新的使命,強調要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wei) 戰略牽引,以更大決(jue) 心和力度推進改革開放,在使京津冀成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先行區、示範區中勇擔使命、開拓進取。

  殷殷囑托,切切期望,為(wei) 京津冀協同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動這一國家戰略不斷向縱深推進。

  協同發展十年路,京畿大地啟新章。10年來,京津冀打破“一畝(mu) 三分地”思維定式,一張圖規劃、一盤棋建設、一體(ti) 化發展,地緣相接、人緣相親(qin) 、文緣相通的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軌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1億(yi) 人的互動旅遊圈加速推進,廣袤的大地上每天都有新變化。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guan) 鍵一年,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10周年。本報今起推出“牢記囑托 勇擔使命 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周年特別報道”專(zhuan) 欄,聚焦小切口,反映大主題,深入報道天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行動的成果,展示天津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大都市、奮力譜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的火熱實踐。

  忽而春風,歲月向榮。

  在這個(ge) 萬(wan) 物生長的季節,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畫筆,正描繪著三地奮進的美好篇章。

  農(nong) 曆正月初九,走進武清京津產(chan) 業(ye) 新城核心區,在一座企業(ye) 獨棟辦公樓裏,中澤九州(天津)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迎來火熱的開工,該公司製藥級潔淨實驗室裝修落下了新年第一錘。

  公司執行董事王壯一大早從(cong) 北京趕來,21分鍾車程的京津城際鐵路讓他開啟了雙城生活。

  “去年12月底簽約落戶,一天時間我們(men) 就拿到了工商執照,今年1月拿到了國家發明專(zhuan) 利的預審合格通知書(shu) ,30人的科研團隊已經組建完成,現在開始啟動實驗室建設,5月就能投入生產(chan) 。”王壯形容公司如一株春筍,正在武清區這片創業(ye) 沃土上快速拔節。

  這是一家總部位於(yu) 北京的生物醫藥企業(ye) ,投資5000萬(wan) 元在武清區打造區域細胞製備中心,開展細胞存儲(chu) 、製備、采集、檢測等服務,將北京的研發成果在天津落地轉化。“武清區聚集了2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ye) ,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上下遊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我們(men) 要在3年內(nei) 打造一個(ge) 生態化的細胞平台,實現盈利7800萬(wan) 元。”王壯對未來充滿信心。

  王壯隻是京津產(chan) 業(ye) 新城眾(zhong) 多創業(ye) 者之一。2014年2月,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幕拉開;2015年,京津產(chan) 業(ye) 新城被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2023年9月15日,《武清京津產(chan) 業(ye) 新城規劃建設方案》得到天津市政府批複。北京以東(dong) 80公裏的天津武清,正在崛起一座新城,源源不斷地吸引著來自北京的創新種子向東(dong) 而行。

  2016年以來,武清區共引進北京項目1700餘(yu) 個(ge) ,累計到位資金808億(yi) 元。地處環京產(chan) 研一體(ti) 化圈層,承接著北京“擺不開、放不下、離不遠”的功能和環節,一批批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項目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到大,成為(wei) 推動京津產(chan) 業(ye) 新城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

  2023年,隨著京津產(chan) 業(ye) 新城產(chan) 業(ye) 規劃、城市設計和政策措施的發布實施,總投資超70億(yi) 元的34個(ge) 優(you) 質項目簽約落地,市場化機製引進北京資源新設機構236家,北京資源落地協同項目27個(ge) 、總投資148.6億(yi) 元。智能科技、生物醫藥“雙高引領”的產(chan) 業(ye) 格局進一步做大做強,6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加速壯大,產(chan) 業(ye) 呈現成龍配套、成鏈成群的良好態勢。

  “我們(men) 的服務小分隊現在已經上路了,為(wei) 河北、內(nei) 蒙古等地客戶安裝、調試巡檢機器人,除此之外,還要深度走訪客戶,了解他們(men) 的新需求,為(wei) 我們(men) 的研發提供一手資料。”昨天一大早,隨銳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隨銳)總經理王庫的辦公室裏人來人往,新春伊始,無需熱備,公司各項工作迅速步入正軌。

  5年前,坐落於(yu) 北京的隨銳科技集團將公司主營業(ye) 務之一人工智能板塊的技術轉化和生產(chan) 放在了武清區。天津隨銳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為(wei) 客戶打造智能化巡檢解決(jue) 方案,已生產(chan) 出7款智能巡檢機器人和機器人智能管控平台,廣泛應用於(yu) 電力、能源、石油、通信等領域。落戶武清區5年,天津隨銳已由集團的事業(ye) 部發展成為(wei) 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去年,該公司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全年銷售額比上一年翻了兩(liang) 番。

  目前,全公司上下幹勁十足,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新產(chan) 品研發,力爭(zheng) 在6月推出一款新型機器人。與(yu) 此同時,對現有產(chan) 品進行升級,全部采用人工智能技術,提高機器人巡檢的識別精度和效率,計劃全年各類機器人生產(chan) 量突破300台。

  “2024年是拚搏的一年,我們(men) 計劃今年的銷售額要在去年的基礎上再翻一番!”王庫對記者說。

  開局關(guan) 乎全局,開局就要衝(chong) 刺。

  2024年是武清區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加快建設京津明珠、幸福武清的關(guan) 鍵一年,也是京津產(chan) 業(ye) 新城建設從(cong) 夯基壘台到全麵起勢的關(guan) 鍵一年。

  京津產(chan) 業(ye) 新城管委會(hui) 副主任張書(shu) 月說:“今年,我們(men) 將深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要求,堅持一核引領、多點支撐、全域聯動,推動京津產(chan) 業(ye) 新城建設全麵提速,在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上勇爭(zheng) 先、善作為(wei) 。特別是圍繞啟動核心區建設,突出智能科技、生物醫藥‘雙高引領’,大力推進中央創新區建設,精準落地一批標誌性項目,推動天津大學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特變電工‘六中心一基地’等標誌性項目建成運營,全麵提升政務服務、科創服務、金融服務、商務服務、知識服務水平,做強核心區科創引領、產(chan) 業(ye) 引領、政策引領功能,打造京津智穀、科創新城。”

  一年四季春為(wei) 首,莫負春日好時光。與(yu) 時間賽跑,用奮鬥發聲,一個(ge) 加速蝶變的新城正在崛起。(記者 張立平)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