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激發實體商業發展新動能(市場漫步)

發布時間:2024-02-22 15:57:00來源: 人民日報

  以融合化、數字化、連鎖化、標準化為(wei) 方向,推動實體(ti) 店實現創新發展,激發商業(ye) 發展新動能,更好滿足城鄉(xiang) 居民消費需求

  

  新年以來,許多地方商圈銷售額和客流量大幅增長。同時,新一批購物中心集中開業(ye) ,商業(ye) 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這些都表明,線下消費活力在穩步釋放,我國消費市場正持續恢複向好。

  2023年,我國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47.1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7.2%。其中,實體(ti) 零售持續恢複向好,限額以上零售業(ye) 單位中,百貨店、便利店、專(zhuan) 業(ye) 店、品牌專(zhuan) 賣店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8.8%、7.5%、4.9%和4.5%。實體(ti) 零售是推動消費持續擴大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各地著力推進城市核心商圈轉型創新,提升服務品質,拓展消費場景,提升實體(ti) 店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實體(ti) 店品牌集聚能力持續增強,有效帶動市場繁榮,拉動國內(nei) 需求。

  同時要看到,當前,居民的消費需求已從(cong) “有沒有”向“好不好”升級,品質型消費逐漸取代基礎型消費。適應消費需求變化,實體(ti) 店空間布局有待優(you) 化,基礎設施有待更新,同質化格局有待打破。為(wei) 此,要加快推動傳(chuan) 統實體(ti) 店轉型升級,以更優(you) 質的供給引領和創造消費需求。

  提升融合化和集成式水平,拓展消費新業(ye) 態。配置滑雪場和遊樂(le) 場的武商夢時代廣場成為(wei) 武漢市“網紅”打卡地,杭州萬(wan) 象城超市開設的杭書(shu) 房吸引眾(zhong) 多消費者參觀體(ti) 驗,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打造的美術館成為(wei) 市民們(men) 的“心頭好”……如今,越來越多的實體(ti) 店通過豐(feng) 富內(nei) 涵與(yu) 功能,把“流量”轉化為(wei) “留量”。實體(ti) 店應進一步向融合消費、體(ti) 驗、休閑、社交等為(wei) 一體(ti) 的綜合性服務平台轉變,開拓特色消費體(ti) 驗場景和社交空間,促進居民實現一站式消費。

  提升數字化和綠色化水平,打造智慧高效和環境友好的新模式。隨著5G、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入應用,實體(ti) 店發展形態也在發生變化。有條件的地區要加速探索城市智慧商圈建設運營模式。廣大縣鄉(xiang) 地區可依托已有的數字平台資源,提升區域數字化服務水平,推動數字應用從(cong) 銷售前端向采購、庫存、配送等全過程延伸,加快線上線下融合。同時,要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讓實體(ti) 店更加低碳、綠色。

  提升便利化和下沉水平,培育更多社區商圈與(yu) 鄉(xiang) 村商業(ye) 。目前,社區商圈仍存在較大發展空間。要推動更多零售企業(ye) 向社區下沉,促進城鎮居民消費便利化。廣袤縣域地區要以有條件的商貿中心為(wei) 依托,進一步增強縣城商業(ye) 輻射能力,提高鄉(xiang) 鎮商業(ye) 集聚效應,提升村級商業(ye) 便民服務水平。

  高質量的實體(ti) 商業(ye) 是高品質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融合化、數字化、連鎖化、標準化為(wei) 方向,我國實體(ti) 店應在業(ye) 態、品牌、體(ti) 驗和場景等方麵實現創新發展,激發商業(ye) 發展新動能,更好滿足城鄉(xiang) 居民消費需求。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