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 小多肉走出鄉村振興新“花路”
冬日草木蕭條,走進吉縣壺口鎮社堤村的多肉產(chan) 業(ye) 園,卻是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九尾狐、象牙玉墜、灰姑娘、胖美人……文藝又清新的多肉植物,有的嬌小玲瓏,有的瓣厚體(ti) 大,搭配上一些創意花盆,打造出一個(ge) 五彩斑斕、形態各異的多肉“王國”,吸引了不少遊人前來觀賞。
“我覺得這個(ge) 多肉植物園很好玩,這些植物以前隻在書(shu) 上見到過,這回終於(yu) 見到真的了。”從(cong) 臨(lin) 汾來的小遊客何紫萱激動地說。
據了解,吉縣多肉產(chan) 業(ye) 園占地麵積約1000平方米,栽植了輾轉雲(yun) 南、江蘇等五個(ge) 省市引進的350餘(yu) 類多肉母本品種,是目前華北地區品種最全的多肉培育基地。產(chan) 業(ye) 園區把農(nong) 業(ye) 研學和農(nong) 業(ye) 體(ti) 驗、農(nong) 業(ye) 觀光相結合,分為(wei) 觀賞區、研學區、直播區、休閑區四個(ge) 區域,於(yu) 2023年8月開始籌備建設,今年元旦正式開園運營。
在研學區,小遊客們(men) 自己動手製作盆栽,園區還配了講解員,引導孩子們(men) 動手實踐,了解植物的習(xi) 性,通過仔細觀察、親(qin) 手記錄、學習(xi) 栽植,去感受植物的魅力,激發探索欲,增強動手能力。
“我和爸爸來到多肉園特別開心,這裏有超級多的植物,我們(men) 還栽了一個(ge) 盆栽,它叫菲歐娜。”小遊客張一諾舉(ju) 起手裏剛做好的盆栽說。
如今,多肉產(chan) 業(ye) 園不僅(jin) 是當地市民近郊遊玩的打卡地,也成為(wei) 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綠色引擎”。
在產(chan) 業(ye) 園精心打造的直播區,一些返鄉(xiang) 創業(ye) 青年、網紅農(nong) 民在這裏直播,對吉縣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及產(chan) 業(ye) 園內(nei) 的多肉植物、花卉進行線上銷售。園區采取“基地+觀光+網銷+體(ti) 驗”的種銷一體(ti) 新模式,帶動村民增收,預計年產(chan) 值300餘(yu) 萬(wan) 元,為(wei) 社堤村解決(jue) 10個(ge) 穩定就業(ye) 崗位和50餘(yu) 個(ge) 務工崗位。
“一天就是養(yang) 養(yang) 花、澆澆水,打掃打掃衛生,遊客來了招呼招呼,工資也給的不少,一天150元,在家門口掙錢就挺好,啥也不誤。平時活多的時候,十幾個(ge) 人在這裏幹活。”村民葛玉印從(cong) 建設之初就在產(chan) 業(ye) 園務工,說起自己的工作,老人很是滿足。
近年來,社堤村不斷擴大鄉(xiang) 村旅遊項目,打造了現代化農(nong) 業(ye) 、休閑旅遊、教育實踐、農(nong) 耕體(ti) 驗為(wei) 一體(ti) 化的“蘋果小鎮”。多肉產(chan) 業(ye) 園的落戶,既為(wei) 鄉(xiang) 村景觀增添了一抹亮色,也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和農(nong) 民增收致富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多肉產(chan) 業(ye) 園落戶社堤村,為(wei) 村子裏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後我們(men) 要村企共建,共同努力,把家園打造得更美好。”吉縣壺口鎮社堤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葛振西說。
吉縣多肉產(chan) 業(ye) 園負責人趙海鑫表示,在未來的發展中,將秉持綠色、創新、發展的理念,努力將多肉產(chan) 業(ye) 園打造成為(wei) 全國一流的多肉植物培育基地,為(wei) 推動綠色農(nong) 業(ye) 、生態旅遊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