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科學分析 守護“黑土糧倉”(築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發布時間:2024-02-23 10:5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2024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即將召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東(dong) 北地理與(yu) 農(nong) 業(ye) 生態研究所所長薑明正在認真準備提案。

  近年來,薑明始終聚焦黑土地保護,深入一線調研,了解具體(ti) 問題,科學細致分析,為(wei) 守護“黑土糧倉(cang) ”貢獻科技力量。2023年,薑明在調研中了解到,玉米秸稈打包離田時存在黑土流失的問題。“如今,秸稈打包離田在東(dong) 北大部分地區已是常態。在此過程中會(hui) 帶走一部分黑土,長此以往會(hui) 對黑土地保護帶來挑戰。”

  發現問題後,薑明帶領調研團隊前往遼寧、吉林和黑龍江實地調研多個(ge) 農(nong) 業(ye) 合作社和企業(ye) ,並測定了11個(ge) 重點企業(ye) 的秸稈打包離田帶土量。

  通過詳實的數據分析,薑明發現,秸稈打包離田造成的黑土流失量與(yu) 秸稈打捆機具性能、作業(ye) 季節、作業(ye) 方式、土壤狀況等密切相關(guan) 。

  心係黑土地,解決(jue) 真問題。基於(yu) 深入調研,薑明認為(wei) ,解決(jue) 秸稈打包離田帶走黑土的問題,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科學的秸稈打包帶土全鏈條評價(jia) 體(ti) 係;加快秸稈打捆機除塵設備升級換代,從(cong) 源頭降低帶土量;分類推進適應不同區域的秸稈還田模式,減少秸稈帶土影響。

  近年來,薑明還針對侵蝕溝治理、鹽堿地改造等黑土地保護中的具體(ti) 問題開展調研。“我們(men) 也在關(guan) 注黑土地保護帶來的長期生態效益,希望通過實地調研和科學分析,讓黑土地發揮更大的綜合效益。”薑明說。

  

  記者手記

  目光聚焦耕地保護

  近年來,為(wei) 解決(jue) 部分地區黑土地“變薄、變瘦、變硬”的問題,從(cong) 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視,持續擴大黑土地保護實施範圍,保護好“耕地中的大熊貓”。

  “保護好黑土地,就是守護好我們(men) 的現在和未來。”這句話,是薑明成為(wei) 全國政協委員以來愈發深切的體(ti) 會(hui) 。

  作為(wei) 科研工作者,薑明專(zhuan) 注打好“黑土糧倉(cang) ”科技會(hui) 戰,把目光聚焦黑土地,把論文寫(xie) 在大地上,為(wei) 黑土地保護插上科技的翅膀。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3日 04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