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有家國 鐵肩擔責任(暖聞熱評)
【關(guan) 鍵詞】天安門地區消防救援支隊故宮特勤站
【事件】“在這裏,沒有火情就是最高的榮譽。”天安門地區消防救援支隊故宮特勤站於(yu) 2019年正式掛牌,其前身可追溯到1970年。50餘(yu) 年來,一代代消防救援人員傳(chuan) 承“駐故宮、愛故宮、護故宮”的精神理念,實現了轄區“零火災”,為(wei) 故宮古建築群的消防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有效維護了遊客及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chan) 安全。
【點評】
夏注水、冬鑿冰、春除草、秋清葉,守著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古代宮殿建築群,故宮特勤站的消防員一年四季不得閑。走遍故宮的每個(ge) 角落,逐一檢查保養(yang) 168個(ge) 消火栓以及3100多個(ge) 滅火器,為(wei) 每個(ge) 宮殿“量身定製”火災撲救預案,反複開展實戰化滅火操法演練……這份“零火災”的答卷,是以堅持為(wei) 筆、使命為(wei) 墨,腳踏實地一筆一畫寫(xie) 成的,成績得來殊為(wei) 不易。
故宮特勤站幾十名消防員的默默堅守,是廣大消防救援人員不畏艱險、護佑平安的縮影。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寶塔消防救援站提出“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衛紅色舊址”,消防員踏遍了轄區內(nei) 的山峁溝梁;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員把“不起火就是最好的赴湯蹈火”作為(wei) 座右銘,三十多年如一日當好古厝守護人;內(nei) 蒙古自治區森林消防總隊大興(xing) 安嶺支隊奇乾中隊的消防員巡邏在幾乎與(yu) 世隔絕的原始森林,傾(qing) 力守衛祖國北疆的綠色長城……從(cong) 賡續紅色血脈,到護佑文化瑰寶,再到築牢生態屏障,“火焰藍”時刻聽從(cong) 黨(dang) 和人民召喚,聞令而動、從(cong) 不退縮,承擔起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
胸中有家國,所以激蕩起敢戰山洪、敢闖火海的無畏勇氣;鐵肩擔責任,所以練就了召之即來、戰之必勝的過硬實力。每當災害事故發生,總有“逆行者”向險而行。他們(men) 是千裏馳援外省市撲救森林火災、“追著火打”的李孝忠,是在生命最後時刻奮戰96個(ge) 小時、從(cong) 洪水中轉移解救2665名群眾(zhong) 的陳陸,是在爆炸事故中深入火海、冒死救援的丁良浩,是所有“救民於(yu) 水火,助民於(yu) 危難,給人民以力量”的消防救援人員。以血肉之軀衝(chong) 鋒在前,不是因為(wei) 他們(men) 不知危險,而是因為(wei) 他們(men) 始終把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放在第一位。
消防救援隊伍竭誠為(wei) 民、英勇奮鬥,作出了巨大犧牲奉獻,要加強對他們(men) 的關(guan) 心保障。當前,我國已製定出台《關(guan) 於(yu) 做好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有關(guan) 優(you) 待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設立了“中國消防忠誠衛士”等表彰項目,具有消防救援隊伍職業(ye) 特點的保障機製和榮譽體(ti) 係日益完善。著眼消防隊伍切身需求,在教育、養(yang) 老、醫療、住房、交通出行以及撫恤等方麵進一步落細落實相關(guan) 政策,拓展保障領域、優(you) 化保障待遇,才能不斷提高其社會(hui) 尊崇度,切實保障好其權益。
對個(ge) 體(ti) 而言,我們(men) 在尊崇、學習(xi) 廣大消防救援人員的同時,也應該時刻繃緊防火這根弦,以學習(xi) 消防安全知識、確保用火用電安全等實際行動形成群防群控的力量,同廣大消防救援人員攜手織密“安全網”,為(wei)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