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河北首次發現孟氏中生鰻化石

發布時間:2024-02-28 11:22:00來源: 河北日報

  原標題:河北首次發現孟氏中生鰻化石

  古生物化石資源調查再獲新進展

  河北首次發現孟氏中生鰻化石

  體(ti) 長26厘米,身形細長如鰻魚,被稱為(wei) 名副其實的“吸血鬼”……近日,河北省區域地質調查院在豐(feng) 寧滿族自治縣四岔口鄉(xiang) 四岔口村發現孟氏中生鰻化石,這也是河北首次發現孟氏中生鰻化石。

  “這是一種已經滅絕的七鰓鰻類,屬於(yu) 無頜類脊椎動物,曾被認為(wei) 是中生代以來世界上已知唯一的化石無頜類。”省區域地質調查院總工程師孫肖介紹,孟氏中生鰻化石屬於(yu) 古生物化石資源。孟氏中生鰻因沒有硬骨和鱗片,很難被保存為(wei) 化石,因此該化石極為(wei) 珍貴。

  據了解,此次孟氏中生鰻化石調查成果屬於(yu) 由省自然資源廳組織實施,省區域地質調查院承擔的河北省豐(feng) 寧滿族自治縣中生代古生物化石資源調查評價(jia) 項目。項目旨在查清豐(feng) 寧滿族自治縣古生物化石資源分布、種屬、賦存層位、產(chan) 出特征等情況,掌握重點產(chan) 地的保護對象、價(jia) 值、科普教育和保護管理等狀況,對重點化石產(chan) 區深入開展古生物學、地層學、古環境與(yu) 古生態學研究,為(wei) 冀北熱河生物群的科研科普工作提供基礎支撐。

  孫肖介紹,除孟氏中生鰻化石,河北首次發現的古生物化石資源還包括疑似龜類幼崽化石、保存有罕見毛發和皮膚軟組織成分的柱齒獸(shou) 目新屬種等。

  截至目前,省區域地質調查院已在豐(feng) 寧滿族自治縣圈定化石富集區17處,其中具有較高科研科普價(jia) 值的化石點39處。同時,共調查發現宏觀化石79屬114種、微觀化石20屬20種,其中豐(feng) 寧滿族自治縣首次發現的古生物資源44屬48種,極大地豐(feng) 富了冀北熱河生物群的種屬組成。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這是繼2023年9月豐(feng) 寧滿族自治縣兩(liang) 具恐龍骨架化石調查成果引起國內(nei) 外廣泛關(guan) 注之後的又一新進展。此項工作由省區域地質調查院20餘(yu) 名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曆時8個(ge) 月的野外勘查,通過係統古生物地質路線調查和剖麵測量,全麵係統地摸清了豐(feng) 寧古生物化石資源。

  據悉,下一步,省自然資源廳將不斷深化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和保護利用工作,充分發掘當地古生物化石資源的科研、科普等價(jia) 值,不斷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苑立立 通訊員王茂江)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