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闖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蝶變之路
原標題:承德:闖出“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蝶變之路
努力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
承德:闖出“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蝶變之路
草長鶯飛,萬(wan) 物勃發,又一個(ge) 春天如約而至。京津冀協同發展也迎來了第十個(ge) 年頭。
十年,是時間的刻度,也是發展的標尺。十年來,承德曆屆班子始終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立足承德,放眼京津,錨定了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強市、魅力承德”總目標,確立了“三區兩(liang) 城”發展定位,努力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闖出了一條“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蝶變之路。
三地攜手共治,生態建設發生曆史性巨變
2月23日一大早,潮河岸邊。灤平縣虎什哈鎮西營坊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村級河長李樹民沿河而行,邊走邊看,不時舉(ju) 起手機拍攝記錄河道情況,一天的巡河工作又開始了。
目前,在潮河,像李樹民這樣的河長共有145名,河湖管理員數百名,他們(men) 悉心守護著密雲(yun) 水庫這一庫淨水。
一灣潮河水,蜿蜒潤京華。近年來,承德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大力實施“800裏灤河水質保護”“200裏潮河淨水廊道”工程,治理水土流失6000多平方公裏。特別是在全省率先開展生態立法,頒布《承德市水源涵養(yang) 功能區保護條例》《承德市灤河潮河保護條例》,力求從(cong) 法製層麵上防治汙染、優(you) 化生態。
共護一灣淨水,共擔一份責任。承德與(yu) 北京、天津、內(nei) 蒙古等相鄰地區全部建立了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機製,定期召開聯席會(hui) 議,組織開展汙染協同治理、聯合執法監測和應急演練行動。
清水綠岸,魚翔淺底。十年來,23個(ge) 地表水國省考斷麵優(you) 良水質比例由68%提升到100%,入京斷麵水質全部達到Ⅰ類,入津斷麵水質達到Ⅱ類以上。
生態是承德可持續發展的第一資源和永恒競爭(zheng) 力。十年來,承德把“為(wei) 京津阻沙源、涵水源,保障生態安全”作為(wei) 重要任務,堅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生態。
堅決(jue) 築牢京津綠色屏障。大力實施北方防沙帶、國土綠化試點等生態工程,累計營造林1221萬(wan) 畝(mu) ,森林覆蓋率提升到60.03%,有林地麵積占到京津冀的32%,市本級和8個(ge) 縣市全部建成了森林城市,林長製改革經驗做法受到國務院表彰激勵。
牢牢守住生態紅線。堅持把生態優(you) 先理念貫穿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過程,絕不以犧牲環境為(wei) 代價(jia) 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10年來,該市壓減煉鋼產(chan) 能683萬(wan) 噸、煉鐵產(chan) 能462萬(wan) 噸、焦炭產(chan) 能59.1萬(wan) 噸、水泥產(chan) 能365萬(wan) 噸、煤炭產(chan) 能220萬(wan) 噸。
如今的紫塞大地空氣清新怡人、山川林草豐(feng) 茂、河流岸綠水清,2023年被評為(wei) “中國最具生態競爭(zheng) 力城市”。
協同創新驅動持續發力,高質量發展動力強勁
“啟動操作開始!”日前,隨著現場最後一組刀閘合攏,標誌著承德豐(feng) 寧風光氫儲(chu) 100萬(wan) 千瓦風光項目升壓站帶電一次成功。
位於(yu) 豐(feng) 寧滿族自治縣壩上地區的這一項目,由國家能源集團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投資,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風、光、氫、儲(chu) 、產(chan) 一體(ti) 化基地項目。
“該項目的投產(chan) 是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生動實踐,必將對河北建設新型能源強省,以及承德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首批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提供有力支撐。”項目經理郝春雨說。
壩上的風,點亮京津的燈。加快生態資源優(you) 勢向經濟社會(hui) 發展優(you) 勢轉變,承德堅持“風光水儲(chu) 氫”一體(ti) 化發展,同步推進風電、光伏、抽水蓄能三個(ge) 千萬(wan) 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構建氫能“製儲(chu) 運用”全產(chan) 業(ye) 鏈,打造“中國綠氫穀”。目前,全市清潔能源總裝機達到1400萬(wan) 千瓦,占全市電力總裝機的88.8%。世界裝機容量最大的豐(feng) 寧抽水蓄能電站10台機組並網發電,在建及列規的抽蓄項目共5個(ge) ,正在形成中國北方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集群。
實現文化旅遊曆史性跨越。建成世界首部以皇家文化為(wei) 主題的大型實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中國最大的馬文化主題旅遊度假區“中國馬鎮”等景點,吸引中電建、阿那亞(ya) 等國內(nei) 一流企業(ye) 投資建設承德國際康旅度假區、阿那亞(ya) 金山嶺及霧靈山養(yang) 生穀等項目,已成為(wei) 吸引京津遊客來承休閑度假打卡目的地。2023年承德接待遊客數量較2013年增長342%,旅遊收入增長533%,“皇家避暑地·熱河溫泉城”品牌全麵叫響,成為(wei) “這麽(me) 近,那麽(me) 美,周末到河北”的優(you) 選之地。
好山水育好產(chan) 品,好產(chan) 品賣好價(jia) 錢。十年來,承德與(yu) 京津企業(ye) 共建環京蔬菜生產(chan) 基地14個(ge) 、農(nong) 業(ye) 項目80多個(ge) ,每年供應京津農(nong) 產(chan) 品220萬(wan) 噸以上。特別是2019年,該市推出“承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整合7大類、1245種單品入駐,每年在京津開展承德農(nong) 產(chan) 品進超市、進食堂、進餐桌等“六進”活動,累計銷售220多億(yi) 元。
產(chan) 業(ye) 發展,人才是關(guan) 鍵。出台了承德人才創新創業(ye) 15條政策,拿出“真金白銀”用於(yu) 招才引智。目前,全市建有院士工作站或重點合作單位9家,吸引20餘(yu) 名院士來承工作或進行技術指導,促成15個(ge) 專(zhuan) 家團隊與(yu) 承德企業(ye) 達成合作。
同時,依托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創新議程示範區的契機,推出《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的若幹措施》,設立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承德中心等各類創新平台,推動承德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加入京津冀科研院所聯盟。目前,承德市與(yu) 京津合作共建省級技術創新中心15家、省級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11家,省級以上研發平台達到72家。
主動對接中關(guan) 村、高等院校等創新策源地,積極組織“產(chan) 學研用”對接活動,吸引京津科技成果在承轉化落地。目前,承德市引進科技成果轉化項目61項,僅(jin) 2023年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就達到127億(yi) 元,位列全省各市第三位。
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協同紅利不斷釋放
2月21日,承平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舉(ju) 行項目開工儀(yi) 式。作為(wei) 京承間的第二條高速公路通道,承平高速預計2025年年底建成通車,屆時將進一步織密京津冀交通一體(ti) 化路網,為(wei) 區域協同發展注入新動力。
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來,一係列惠民利民政策的出台,給百姓生活帶來深刻變化。
協同發展,交通先行。十年來,承德已建成京承、承唐、承秦、承赤、張承等兩(liang) 環八射高速公路網,所轄八縣(市)三區全部通高速,承平高速今年年底前承德段竣工通車,承克高速已經開工建設,將打通與(yu) 內(nei) 蒙古的第二條快速通道,承德“一市連五省”的區位優(you) 勢將更加凸顯。每天京承間往返經停動車126趟次,環首都的興(xing) 隆、灤平、豐(feng) 寧三縣都開通了與(yu) 北京的城際公交,實現與(yu) 北京的同城化,承德已經進入北京1小時生活圈。承德普寧機場已開通21條航線,通達全國20個(ge) 城市,成為(wei) 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生之基,教育為(wei) 本。教育協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內(nei) 容。建立教育合作項目落實機製,承德109所學校與(yu) 京津一批大學及中小學建立聯誼關(guan) 係,推進教育資源共享,天津市對口支援建設的承德應用技術職業(ye) 學院全麵完成投入使用,高職、中職在校生達1.05萬(wan) 人。承德醫學院與(yu) 北大醫學部、首都醫科大等20餘(yu) 所國內(nei) 頂尖大學和20餘(yu) 所頂尖醫院,聯合進行國家重點項目研發、臨(lin) 床診療研究。河北民族師範學院、河北旅遊職業(ye) 學院、承德應用技術職業(ye) 學院、承德護理職業(ye) 學院分別與(yu) 天津大學、中國勞動關(guan) 係學院、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華北理工大學等高校,共建院士工作站、文旅職教研究院、承德智能裝備產(chan) 業(ye) 研究院,成立“京津冀協同發展口腔職業(ye) 教育合作共同體(ti) ”,聯合培養(yang) 智能物聯、智能製造、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人才。
醫療協同,讓患者“家門口”看京津名醫。承德積極對接京津三甲醫院,通過開辦分院、合作共建、專(zhuan) 科協作等形式開展醫療合作。目前,全市27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與(yu) 京津53家醫院開展合作,科室間合作63個(ge) ;9家醫院加入31個(ge) 京津冀專(zhuan) 科聯盟,6家醫院加入9個(ge) 京津冀遠程醫療協作網,與(yu) 京津27家醫院開展遠程會(hui) 診。截至目前,三地合作項目331個(ge) ,17項新技術填補該市空白,培養(yang) 學科帶頭人87名,開展各類學術講座3405次。
“河北哪裏好·承德來養(yang) 老”。發揮聯席機製作用,協力推進,承德分別與(yu) 京津所轄區民政局、內(nei) 蒙古阿拉善盟簽訂了9個(ge) 養(yang) 老領域合作框架協議,就優(you) 質養(yang) 老機構外延、京津籍老人外遷、開展常態化對接、人才合作等達成一致。吸引京津等外地養(yang) 老企業(ye) 在承德投資興(xing) 業(ye) ,開辦分支機構,進行連鎖化、品牌化經營的同時,本地養(yang) 老機構通過開展等級評定,改造提升服務水平,陸續建設了一批環京高質量發展示範項目,京津籍老人來承養(yang) 老的承載能力不斷提升。同時,以大力發展醫養(yang) 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為(wei) 目標,全域打造醫養(yang) 康養(yang) 基地,持續滿足京津養(yang) 老需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