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提升保障能力 促進增產增收

發布時間:2024-03-01 14:5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從(cong) 製種到用種,好種子讓農(nong) 民多受益

  初春時節,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縣孟村鎮馬莊子村,地裏的麥苗長勢正好。

  “去年選的小麥品種‘品育8012’不錯,平均每畝(mu) 地增產(chan) 150斤,今年一下種了3000多畝(mu) 。”金大地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白金峰說。

  據白金峰介紹,合作社承包了1.2萬(wan) 多畝(mu) 地。當地的地塊大多是旱地與(yu) 鹽堿地,地力條件不太理想,想要提高產(chan) 量就得有適合的品種。

  “‘品育8012’是一款旱水兩(liang) 用的種子,適應性廣,而且耐鹽堿程度相比傳(chuan) 統麥種提高了50%。”中化現代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MAP)黃驊中心經理耿立宮介紹。

  “這個(ge) 品種不隻抗旱耐鹽堿,抗凍性還好呢。”白金峰說:“前年冬天寒潮厲害,不少地塊減產(chan) ,咱種的小麥不僅(jin) 沒減產(chan) ,每畝(mu) 地還增收了100元。”

  好種子不隻讓種糧農(nong) 民增收,製種農(nong) 民也從(cong) 種業(ye) 發展中持續受益。

  福建省建寧縣溪口鎮溪口村農(nong) 民蘭(lan) 永賢從(cong) 事雜交水稻製種20多年。“現在從(cong) 製種到賣種,省力又省心。”他說。

  “雜交水稻製種機插需要考慮父母本花期錯期以及分開種植等問題,一般的插秧機滿足不了需求。為(wei) 提升製種機械化率,縣裏引進插秧機進行試驗示範,通過與(yu) 農(nong) 機企業(ye) 協作配合,研發出水稻母本專(zhuan) 用高速插秧機,規模化機插大大提升了效率。”蘭(lan) 永賢介紹,種子晾曬環節效率也高起來。“過去人工晾曬不僅(jin) 耗時費力,遇到陰雨天氣種子容易堆漚發黴,影響發芽率。現在都用上了烘幹機,效率高了,能保證種子質量。”

  蘭(lan) 永賢種了210畝(mu) “兩(liang) 優(you) 9號”雜交水稻種子田,“公司+合作社+農(nong) 戶”的合作模式讓他不再為(wei) 出售種子發愁。“從(cong) 前隻能自己去跑市場,現在跟製種企業(ye) 合作,接種植訂單,銷路有保障,一畝(mu) 地能賺1000元。”

  據了解,建寧縣將農(nong) 業(ye) 項目資金重點向機械化製種推廣傾(qing) 斜。近年來全縣推廣母本機插麵積15萬(wan) 畝(mu) ,共節本增效2250萬(wan) 元。

  記者從(cong)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了解到,目前全國小麥、大豆繁種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玉米、水稻製種全程機械化率提高20個(ge) 百分點。從(cong) 全國範圍看,製種大縣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專(zhuan) 業(ye) 化服務水平、聯農(nong) 帶農(nong) 等均取得長足進步,國家級基地供種保障能力提高到75%。

  優(you) 服務,配良法,讓好種子產(chan) 出好糧食

  好種子要讓農(nong) 民用得上、種得好,實驗室到田間的“最後一公裏”要暢通起來。

  在陝西省定邊縣,中化現代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MAP)定邊中心農(nong) 藝師武東(dong) 平,準備好待推廣的種子品種、肥料樣品、技術展板、技術手冊(ce) ,喊上同事前往賀圈鎮小巨灘村。

  “現在地裏在做深耕,為(wei) 春播做準備,農(nong) 戶們(men) 也在選擇今年的玉米品種,我們(men) 要抓緊時間做選種培訓。”武東(dong) 平說。

  武東(dong) 平趕到時,小巨灘村村委會(hui) 辦公室裏已經有幾十名村民在等著了。他架好展板開始講課:“地塊之間的土壤、水質不一樣,選種最重要的是配合地塊特性。適應旱地種植的品種要結合氣候定期做病蟲害防治……”

  “地是農(nong) 民在種,種子性狀好不好,他們(men) 最有發言權。”武東(dong) 平說,品種推廣要讓農(nong) 民看到增產(chan) 效果,測土配方、技術服務這些工作都很關(guan) 鍵。

  這場培訓讓小巨灘村村民張恒君對“潞玉1572”有了興(xing) 趣。“家裏種了40畝(mu) 玉米,以前的品種都是到市場上買(mai) 的,不清楚適不適合自家的地。”張恒君說,“中化的老師去我家地裏檢測了,鹽堿度偏高,如果換上‘潞玉1572’,畝(mu) 產(chan) 能增加200多斤,我打算試試。”

  磚井鎮侯場村種植戶李櫃是中化現代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MAP)玉米品種的老用戶。“我種了600畝(mu) 旱田玉米、200畝(mu) 水田玉米,都用的中化推薦的品種,增產(chan) 效果都不錯。而且種子都是他們(men) 直接送過來的,方便得很。”李櫃說。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業(ye) 管理司副司長謝焱表示:“加強種業(ye) 產(chan) 業(ye) 鏈建設,離不開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社會(hui) 化服務的推廣普及。服務主體(ti) 以良種為(wei) 核心解決(jue) 種植服務配套問題,提供土壤檢測、品種規劃、作物保護、田間指導、農(nong) 機作業(ye) 等全程專(zhuan) 業(ye) 化服務,以技術示範農(nong) 場為(wei) 展示基地,實現‘做給農(nong) 民看、帶著農(nong) 民幹’。”

  良種配良法,讓好種子種出好糧食。

  “小麥種子要先穿‘衣服’才能下地!”白金峰說。所謂小麥種子穿衣服,就是指拌種。“拌種的好處可多了,既能防病蟲害,又能促進種子萌發,提高發芽率,達到健苗、增產(chan) 的效果。”

  除了拌種,小麥增產(chan) 還離不開地塊精細化管理。白金峰從(cong) 前年開始跟中化現代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MAP)合作,公司提供農(nong) 資、科學田管等社會(hui) 化服務。“團隊提供專(zhuan) 業(ye) 化、精細化的田間管理服務,好種子真正產(chan) 出了好糧食。”白金峰說。

  “去年秋播前,我們(men) 就下地進行土壤檢測,根據地塊土壤的特性,選取最合適的品種,便於(yu) 後期精準施肥,既能節本增效,也能達到綠色可持續化發展。我們(men) 還會(hui) 通過微生物菌劑幫助種植戶調節土壤pH值、有機質含量,進一步提高小麥單產(chan) 。”耿立宮介紹。

  這些天,耿立宮時常到馬莊子村的麥地裏轉轉,“現在看,每畝(mu) 出苗在45萬(wan) 至50萬(wan) 株之間,長勢還不錯。”

  強化龍頭企業(ye) 引領,有效保障市場供給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穩定糧食播種麵積,把糧食增產(chan) 的重心放到大麵積提高單產(chan) 上,確保糧食產(chan) 量繼續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提單產(chan) ,種子是重要環節。

  種子繁育周期相對較長,怎樣才能有效保障市場供給?

  中國中化旗下先正達集團中國楊淩技術中心分子檢測中心科研人員唐鑫銳介紹,傳(chuan) 統育種做法是科研人員去田間收集性狀表現,需要至少一個(ge) 作物季才能收集到完整數據。目前在楊淩技術中心,科研人員在自動化溫室裏隻需要一到兩(liang) 周就可以拿到想要的性狀數據,這大大加快了繁育優(you) 勢品種的流程和速度。

  “田間示範顯示,2022年至2023年間,由楊淩技術中心參與(yu) 選育並通過國家審定的玉米新品種產(chan) 量平均畝(mu) 增產(chan) 30公斤以上。”唐鑫銳說。

  據了解,去年全國審定通過了197個(ge) 小麥新品種,還新推出了一批優(you) 質綠色水稻、耐密宜機收玉米、高油高產(chan) 大豆、優(you) 質短季棉品種。下一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以推動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為(wei) 方向,統籌推進多層次育種創新聯合攻關(guan) ,加快選育一批高油高產(chan) 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鹽堿作物等急需的突破性品種。

  提升良種保障能力,離不開龍頭企業(ye) 引領。謝焱說:“對育種基礎性研究以及重點育種項目應給予長期穩定支持,支持企業(ye) 新品種選育,通過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種,解決(jue) 實際生產(chan) 中的難題。必須把扶優(you) 企業(ye) 擺上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的突出位置,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研發能力、產(chan) 業(ye) 帶動能力、國際競爭(zheng) 能力的航母型領軍(jun) 企業(ye) 、‘隱形冠軍(jun) ’企業(ye) 和專(zhuan) 業(ye) 化平台企業(ye) ,加快形成優(you) 勢種業(ye) 企業(ye) 集群。與(yu) 此同時,要強化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對假冒偽(wei) 劣、套牌侵權等問題嚴(yan) 加整治。”

  政策助力,加強種業(ye) 重大品種推廣補助,促進單產(chan) 提升和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去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財政部印發《關(guan) 於(yu) 支持糧油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能提升有關(guan) 政策實施工作的通知》,啟動重大品種推廣補助試點,中央財政投入5億(yi) 元,對推廣麵積大、單產(chan) 水平高、增產(chan) 潛力大、優(you) 質專(zhuan) 用性好,以及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急需的玉米、大豆、油菜等糧油作物品種進行補助,充分發揮優(you) 良品種在促進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和農(nong) 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

  數據顯示,國家農(nong) 作物種業(ye) 陣型企業(ye) 發展勢頭良好,2022年資產(chan) 總額已突破600億(yi) 元,種子銷售占全國比重超過1/5,市場集中度穩步提升。企業(ye) 愈加重視科技創新,研發投入超過17億(yi) 元,占全部農(nong) 作物種業(ye) 企業(ye) 科研總投入的1/4。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01日 18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