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發布時間:2024-03-04 14:5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龍年早春時節,全國兩(liang) 會(hui) 代表委員齊聚首都北京,共赴盛會(hui) 。明媚的春光中,代表委員們(men) 帶來人民群眾(zhong) 的心裏話——“總書(shu) 記始終牽掛著百姓冷暖!我們(men) 有勁頭、有盼頭、有奔頭!”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全國兩(liang) 會(hui) 團組審議討論,聽取代表委員發言,坦誠交流、親(qin) 切關(guan) 懷,讓來自人民群眾(zhong) 的智慧升華成國家的頂層設計。

  每次到地方考察,總書(shu) 記常常到老百姓家走一走、坐一坐,揭鍋蓋、問冷暖,平易近人的家常、溫暖人心的問候、親(qin) 切和藹的笑容,展現著大黨(dang) 大國領袖對百姓生活的細微體(ti) 察。

  “共產(chan) 黨(dang) 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讓老百姓過好日子上。好了還要再好,不能止步。”總書(shu) 記的話語溫暖而堅定。

  “我們(men) 的目標很宏偉(wei) ,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中,習(xi) 近平主席溫暖人心的話語,吹響了新年奮進的號角。

  “為(wei) 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我們(men) 要時刻不忘這個(ge) 初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

  熱鬧的鑼鼓敲起來,歡快的長龍舞起來……龍年春節裏,內(nei) 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鬆山區大廟鎮小廟子村一派喜慶祥和。

  “小廟子村在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道路上越走越順暢。”全國人大代表、小廟子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趙會(hui) 傑介紹,“黨(dang) 組織+合作社+黨(dang) 員+農(nong) 戶”的黨(dang) 建引領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圓了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產(chan) 業(ye) 致富夢,人均年收入超過2萬(wan) 元。

  2022年3月5日下午,人民大會(hui) 堂東(dong) 大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內(nei) 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當趙會(hui) 傑代表發言時,總書(shu) 記認出了她。

  “2018年,在這裏我邀請您到我們(men) 家鄉(xiang) 看看,沒想到2019年您真的來了。”趙會(hui) 傑代表按捺不住心中的感動。

  “總書(shu) 記心裏有人民,他總把人民說的每一件事都放在心上,當成最重要的事。”趙會(hui) 傑代表說,“人勤春來早。春節剛過,鄉(xiang) 親(qin) 們(men) 就已經在規劃今年的產(chan) 業(ye) 了。我們(men) 的日子還會(hui) 更好!”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為(wei) 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我們(men) 要時刻不忘這個(ge) 初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

  “黨(dang) 的二十大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首次出京考察就來到延安,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永葆初心使命的堅定信心和決(jue) 心。”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延安市甘泉縣橋鎮鄉(xiang) 橋鎮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樊九平說。

  彼時正值金秋時節,延安蘋果紅了,一派豐(feng) 收景象。

  一下火車,總書(shu) 記就前往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同老鄉(xiang) 們(men) 親(qin) 切交流,並采摘了一個(ge) 紅紅的大蘋果。聽說老鄉(xiang) 們(men) 通過築水壩、搞滴灌和精細化管理,有效解決(jue) 了用水和灌溉問題,總書(shu) 記稱讚說:“這就是農(nong) 業(ye) 現代化,你們(men) 找到了合適的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

  “總書(shu) 記的話,給我們(men) 指明了前進方向。老鄉(xiang) 們(men) 不僅(jin) 賣蘋果,還吃上了‘產(chan) 業(ye) 飯’‘旅遊飯’。如今,延安的蘋果產(chan) 業(ye) 鏈串起萬(wan) 千小農(nong) 戶,成為(wei) 延安農(nong) 業(ye) 第一大特色產(chan) 業(ye) 。”說起延安的蘋果,樊九平代表滔滔不絕。

  從(cong) 陝北的變化看到中國的變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現在,‘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ge) 百年目標已經實現,絕對貧困問題解決(jue) 了,老鄉(xiang) 們(men) 過上了好日子,但還要繼續努力往前走,讓生活越來越美好。”

  今年春節,位於(yu) 羅霄山脈深處的江西省井岡(gang) 山市茅坪鎮神山村格外熱鬧,家家戶戶貼春聯、掛燈籠、打糍粑,支起火紅的爐灶,炸起噴香的油果。

  “8年前,就是在這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一起打糍粑、吃米果,與(yu) 大家共商脫貧攻堅之策。”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井岡(gang) 山市茅坪鎮神山村村民左香雲(yun) 說。

  “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過越甜!我們(men) 抓住鄉(xiang) 村旅遊的發展契機,靠竹木加工和農(nong) 家樂(le) 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致富。”左香雲(yun) 代表自豪地拿出一本相冊(ce) ,裏麵是神山村的今昔對比。

  初心如一,江山印證。

  “要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wei) 推進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為(wei) 。”

  “把人民群眾(zhong) 滿意不滿意作為(wei) 評判主題教育成效的根本標準,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

  …………

  堆積的垃圾清理了、暖氣不熱的問題解決(jue) 了、停車位更多了、泥沙淤積的河道清理了……在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期間,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四下基層”作為(wei) 了解民情、科學決(jue) 策的關(guan) 鍵環節,廣大黨(dang) 員、幹部撲下身子、沉到一線,傾(qing) 聽群眾(zhong) 呼聲、反映群眾(zhong) 願望、關(guan) 心群眾(zhong) 疾苦,不斷辦好惠民利民實事,不斷創造新的幸福生活。

  “人民群眾(zhong) 什麽(me) 方麵感覺不幸福、不快樂(le) 、不滿意,我們(men) 就在哪方麵下功夫,千方百計為(wei) 群眾(zhong) 排憂解難”

  千裏隴原,大道通衢。甘肅臨(lin) (夏)大(河家)高速公路在崇山峻嶺之間穿梭,連接起沿線15個(ge) 鄉(xiang) 鎮、28個(ge) 村,成為(wei) 當地百姓的幸福路。

  談起這條公路,全國人大代表、臨(lin) 夏開放大學副校長董彩雲(yun) 說,五年前的場景曆曆在目。

  2019年3月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甘肅代表團審議。

  “我的家鄉(xiang) 坐落在美麗(li) 的積石山腳下,是撒拉、東(dong) 鄉(xiang) 、保安等多個(ge) 少數民族的家園,但我們(men) 缺乏一條連接外部的高速公路,孩子們(men) 去周邊上學要坐一天車……”董彩雲(yun) 代表直言不諱。

  總書(shu) 記聽得認真,用溫和的目光注視著她。

  “總書(shu) 記和藹的笑容,充滿鼓勵的眼神,讓我不自覺便打開‘話匣子’,把基層的需求講給他聽。”董彩雲(yun) 代表說。

  發言結束,總書(shu) 記在會(hui) 議現場就指出:“各部委同誌都在,要積極吸收采納代表建議”。

  當年,臨(lin) 大高速公路就開工建設,將臨(lin) 夏縣、臨(lin) 夏市、積石山縣串聯在了一起。

  “現在,臨(lin) 大高速公路全線已經開通運行三個(ge) 多月了,在去年底的積石山地震中,這條公路成了救援力量和物資運輸的‘大動脈’。”董彩雲(yun) 代表說,“這條路寄托著家鄉(xiang)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我代表家鄉(xiang) 的父老鄉(xiang) 親(qin) 表達感恩謝意。”

  枝葉關(guan) 情,念茲(zi) 在茲(zi) 。

  百姓的急難愁盼就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牽掛事,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心中的“國之大者”。

  “人民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問題是什麽(me) ?是食品安不安全、暖氣熱不熱、霧霾能不能少一點、河湖能不能清一點、垃圾焚燒能不能不有損健康、養(yang) 老服務順不順心、能不能租得起或買(mai) 得起住房,等等。”

  “共產(chan) 黨(dang) 就是為(wei) 人民謀幸福的,人民群眾(zhong) 什麽(me) 方麵感覺不幸福、不快樂(le) 、不滿意,我們(men) 就在哪方麵下功夫,千方百計為(wei) 群眾(zhong) 排憂解難。”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減輕學生課業(ye) 負擔、“廁所革命”、垃圾分類、清潔取暖……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與(yu) 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吳浩感慨,百姓的一件件一樁樁“小事”總書(shu) 記擺在案頭、記在心中,不斷融入國家發展的頂層設計,一次次成為(wei) 改革的關(guan) 注點、發力點。

  打贏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實現小康這個(ge) 中華民族千年夢想,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ti) 係、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醫療衛生體(ti) 係,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我們(men) 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我們(men) 追求的富裕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

  如何紮實推進共同富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念茲(zi) 在茲(zi) 。

  “堅持精準扶貧,不能‘手榴彈炸跳蚤’”“少搞一些‘盆景’,多做一些惠及廣大貧困人口的實事”“絕不能搞數字脫貧”“抓工作不能狗熊掰棒子,去過的每個(ge) 地方都要抓反饋”……全國兩(liang) 會(hui) “下團組”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總是殷殷叮囑、諄諄告誡。山腳下直通省城的路、搬出土坯房的家、家門口就能讀書(shu) 的課堂,那些人、那些事,都裝在他的心裏。

  2023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在四川代表團全體(ti) 會(hui) 議上,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阿布洛哈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吉列子日帶來了三張照片。

  照片中反映的是阿布洛哈村的蛻變:2005年,鄉(xiang) 親(qin) 們(men) 住的是破敗不堪的小木屋;2007年,大家住上了土坯房;2020年通了路的阿布洛哈村建成了樓房,還擁有了活動室和衛生室。

  “阿布洛哈村的蛻變,離不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關(guan) 懷。”吉列子日代表說,涼山彝族自治州曾經屬於(yu) 全國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是總書(shu) 記深情牽掛的地方。

  2017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談到有關(guan) 大涼山“懸崖村”的新聞報道:“看著村民們(men) 的出行狀態,感到很揪心。”

  2018年2月,帶著對大涼山的掛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乘車沿著坡急溝深的盤山公路,往返四個(ge) 多小時,深入大涼山腹地的昭覺縣三河村、火普村,走進彝族貧困群眾(zhong) 家裏。

  火塘邊的知心話,感動著彝村百姓:“我們(men) 搞社會(hui) 主義(yi) 就是要讓人民群眾(zhong) 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一個(ge) 民族、一個(ge) 家庭、一個(ge) 人都不能少。”

  2022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來自四川的全國政協委員帶來了“懸崖村”的兩(liang) 張照片,一張是昔日掛在峭壁上顫巍巍的藤梯,一張是今日穩穩當當“飛”入雲(yun) 霄的鋼梯。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仔細端詳,細問孩子上學、老人看病的近況,再問鄉(xiang) 村旅遊進展。如今,“懸崖村”村民易地搬遷,住進樓房。這一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總算放下心來。

  “共產(chan) 黨(dang) 瓦吉瓦(好得很),總書(shu) 記卡沙沙(謝謝)!”吉列子日代表說,“這是我們(men) 彝族人民共同的心聲。”如今,大涼山正在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征程上不斷奮進,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大涼山之變,正是新時代中國厚植民生福祉、邁向共同富裕的剪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們(men) 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我們(men) 追求的富裕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

  2023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閉幕會(hui) 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完善分配製度,健全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強化基本公共服務,兜牢民生底線,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在推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斷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2022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hui) 議的農(nong) 業(ye) 界、社會(hui) 福利和社會(hui) 保障界委員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勞動和社會(hui) 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與(yu)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有過麵對麵的交流。

  莫榮委員說:“總書(shu) 記心裏時刻裝著老百姓,總書(shu) 記指出,要健全靈活就業(ye) 人員社保製度,擴大失業(ye) 、工傷(shang) 、生育保險的覆蓋麵,實現製度安排更加公平,覆蓋範圍更加廣泛,為(wei) 人民生活安康托底。”近年來,從(cong) 中央到地方,一係列新部署、新舉(ju) 措,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wei) 人民高品質生活,在努力推動共同富裕中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社會(hui) 全麵進步。

  “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

  2021年3月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始終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堅持生態優(you) 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一個(ge) 事關(guan) 國計,一個(ge) 連著民生,共同指向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在與(yu)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交流中,我感受到總書(shu) 記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工作非常關(guan) 注,心裏牽掛著億(yi) 萬(wan) 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幸福生活。”回想起2023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與(yu) 總書(shu) 記的交流,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鎮江市鎮江新區永興(xing) 農(nong) 機機械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魏巧仍曆曆在目。

  2017年,魏巧從(cong) 中國科學院的實驗室回到家鄉(xiang) 的田間地頭,建造智慧化農(nong) 場,發展數字農(nong) 業(ye) 。

  “像魏巧這樣的同誌到農(nong) 村去,很好!”得知魏巧的經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這樣稱讚她。

  “我向總書(shu) 記匯報了喜人變化:我們(men) 種植了2萬(wan) 多畝(mu) 水稻,畝(mu) 產(chan) 550公斤,有效帶動了周邊農(nong) 民增收致富。”魏巧說,“總書(shu) 記強調,要把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積極延伸和拓展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培育發展農(nong) 村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不斷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這為(wei) 我們(men) 新時代新農(nong) 人更好地紮根‘三農(nong) ’、服務‘三農(nong) ’指明了方向。”

  綠色發展,是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ti) 現。新時代的發展答卷,綠色成為(wei) 鮮明底色。

  浙江省安吉縣餘(yu) 村村,一個(ge) 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而享譽中外的山村。2005年夏天,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同誌來到餘(yu) 村村,“兩(liang) 山論”的科學論斷由此傳(chuan) 開。

  2020年3月3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時隔15年重訪餘(yu) 村村。一路上目睹變化,總書(shu) 記欣慰地說:“餘(yu) 村現在取得的成績證明,綠色發展的路子是正確的,路子選對了就要堅持走下去。”

  生態美,產(chan) 業(ye) 興(xing) ,百姓富。從(cong) “賣石頭”到“賣風景”,經濟發展方式之變,讓餘(yu) 村村被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評選為(wei) 首批“最佳旅遊鄉(xiang) 村”。如今,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幸福。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豐(feng) 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推動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

  龍年春節期間的天津古文化街,古色古香的街道上遊客流連忘返,舞龍、舞獅表演熱鬧非凡,處處洋溢著濃濃的文化味、中國味,展示著曆史文化與(yu) 現代化的交相輝映。

  2月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天津古文化街,先後走進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果仁張、泥人張、楊柳青年畫等特色店鋪,總書(shu) 記問品種、問客流、問價(jia) 格,掏錢買(mai) 了幾盒麻花和栗子羹,感慨一代代接續的工匠精神,讓文脈得以綿延不息,對保護和利用好曆史文化街區提出明確要求。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文化足跡遍及全國:考察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國曆史研究院,從(cong) 對曆史的思考中汲取走向未來的智慧;到訪古城蘇州,感受文化賦予經濟發展的充沛動能;走進陝西漢中市博物館,思考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創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wei) 山說,在習(xi) 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們(men) 堅定文化自信,在自己選定的路上昂首闊步,凝聚力和向心力極大提升。

  在江西景德鎮,陶瓷文化保護與(yu) 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相得益彰,2萬(wan) 多名年輕人忙碌在製瓷一線,讓這座古老的城鎮煥發新意。

  在四川成都,郫都區戰旗村的“唐昌布鞋”非遺傳(chuan) 承人和村民們(men) 通過傳(chuan) 統手工藝搭上了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快車,村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ye) 、致富。

  在陝西西安,古城牆保護成效凸顯,既有千年古都的曆史風華,又有現代城市的流光溢彩,完整貫通的城垣與(yu) 現代生活相融共生。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物質財富要極大豐(feng) 富,精神財富也要極大豐(feng) 富。”吳為(wei) 山委員說,“大力發展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wei) 豐(feng) 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凝聚更為(wei) 主動的精神力量。”

  *** ***

  一年春作首,萬(wan) 事行為(wei) 先。代表委員們(men) 表示,新征程上,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億(yi) 萬(wan) 人民眾(zhong) 誌成城、團結奮鬥,必將譜寫(xie)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的華彩篇章。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04日 01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