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產業”氣勢磅礴
汽車,現代社會(hui) 的重要交通工具,更是一個(ge) 極其龐大的產(chan) 業(ye) 。
生產(chan) 、維修、銷售、養(yang) 護、車載設備乃至能源、旅遊……它衍生出一條條長長的產(chan) 業(ye) 鏈,更是推動經濟增長、拉動消費的關(guan) 鍵產(chan) 業(ye) 。
從(cong) 早期的依托國外品牌合資建廠,到現在的新能源汽車“換道超車”,如今,在中國,汽車業(ye) 已然成為(wei) 硝煙彌漫的“紅海”。
據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發布的數據,2023年,中國汽車產(chan) 銷累計完成3016.1萬(wan) 輛和3009.4萬(wan) 輛,雙雙突破3000萬(wan) 輛大關(guan) ,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2%。
在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亮眼的成績單中,“安徽板塊”的表現尤為(wei) 突出,主要指標增幅遠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
安徽在2023年將汽車產(chan) 業(ye) 確定為(wei) “首位產(chan) 業(ye) ”,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的力度前所未有。2023年,全省汽車產(chan) 量249.1萬(wan) 輛,由2022年全國第7位躍居第2位,增長48.1%。其中,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86.8萬(wan) 輛,由2022年全國第7位上升至第4位,增長60.5%。汽車出口114.7萬(wan) 輛、增長80.1%,占全國比重23.4%。
“首位產(chan) 業(ye) ”,是如何加速疾馳的?
首位產(chan) 業(ye) 爆發式增長
首位產(chan) 業(ye) ,顧名思義(yi) ,就是“第一產(chan) 業(ye) ”或者是“優(you) 先級別最高的產(chan) 業(ye) ”。
確立汽車產(chan) 業(ye) 為(wei) 首位產(chan) 業(ye) ,主要得益於(yu) 安徽的汽車產(chan) 業(ye) 基礎和未來發展前景。目前,安徽已集聚奇瑞集團、江汽集團、蔚來、合肥長安、比亞(ya) 迪合肥、大眾(zhong) 安徽、漢馬科技等7家整車企業(ye) ,擁有乘用車、商用車、專(zhuan) 用車等全係列產(chan) 品,有著配套完善的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能、配套、技術等都有著強大的發展潛力。
2023年,是安徽汽車首位產(chan) 業(ye) 爆發增長的一年。安徽召開了全省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推進大會(hui) ,成立由省委書(shu) 記、省長擔任雙組長的高規格領導小組,組建實體(ti) 化運作的省汽車辦,省人大常委會(hui) 審議通過了全國首部省級層麵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專(zhuan) 項地方性法規。
發展質效全麵提升,汽車全產(chan) 業(ye) 鏈全年營業(ye) 收入邁上萬(wan) 億(yi) 元新台階,4108戶企業(ye) 營收總量達1.15萬(wan) 億(yi) 元、增長28.5%。汽車業(ye) 增加值增長33.9%,增幅創2010年以來新高,為(wei) 全部規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長貢獻26.4%、居41個(ge) 行業(ye) 大類之首。
產(chan) 業(ye) 的全麵爆發,得益於(yu) 龍頭企業(ye) 的強勁帶動。
奇瑞集團2023年營收首次突破3000億(yi) 元,同比增長超過50%,實現一年增長1000億(yi) 元的“大跨越”;
江淮汽車去年全年銷量為(wei) 59.25萬(wan) 輛,同比增長18.40%。傳(chuan) 統強項商用車全年銷量23.54萬(wan) 輛,同比增長18.70%;
“造車新勢力”蔚來在2023年完成了全係產(chan) 品的代際切換,全年先後交付第二代技術平台5款全新車型EC7、全新ES6、ET5T、全新ES8和全新EC6,成為(wei) 全球首個(ge) 完成技術平台垂直切換的智能電動汽車品牌;
比亞(ya) 迪合肥工廠一、二、三期項目建成投產(chan) ,年產(chan) 值有望實現近2000億(yi) 元,成為(wei) 這家國內(nei) 新能源汽車領軍(jun) 企業(ye) 的最大生產(chan) 基地。
“七大生態”引領,“雙核”聯動發展,多點強勁支撐。當前,安徽正圍繞建設創新生態、“智造”生態、服務生態、人才生態、文化生態、資本生態、開放生態,以共建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實施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重要基礎產(chan) 品攻關(guan) 項目,構建“合肥—蕪湖”雙核聯動、多點支撐的一體(ti) 化發展格局,構建城鄉(xiang) 一體(ti) 的汽車銷售和售後服務網絡,一體(ti) 推進全省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汽車類學科專(zhuan) 業(ye) 建設,引育汽車文化產(chan) 業(ye) ,組建運營汽車產(chan) 業(ye) 鏈投資基金,共建共享海外服務、物流和供應鏈體(ti) 係,協同打造長三角汽車產(chan) 業(ye) 鏈生態,加快建設具有競爭(zheng) 力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
創新的致勝之道
創新,永遠是產(chan) 業(ye) 發展致勝的不二法寶。
如今,汽車市場競爭(zheng) 激烈,日趨“內(nei) 卷”,安徽正埋頭於(yu) 技術創新,力求在新賽道上取得領跑新優(you) 勢。
2023年,安徽汽車產(chan) 業(ye) 在新技術新產(chan) 品研發、創新平台建設等多個(ge) 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以新能源汽車為(wei) 例,電池技術一直是最大瓶頸,研發出續航裏程長、充電時間短、安全性更高、成本價(jia) 值更優(you) 的電池,一直是各大車企及電池廠商競爭(zheng) 最焦灼的地方。
今年1月,江淮汽車集團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江淮釔為(wei) 正式向用戶交付全球首款鈉電池量產(chan) 車型,標誌著鈉離子動力電池迎來大規模應用的裏程碑。
目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主流品類是鋰電池。鈉電池與(yu) 鋰電池原理、結構類似,可兼容鋰電生產(chan) 設備和工藝,同時還具有成本低、低溫環境下性能好、快充性能更強等六大獨特優(you) 勢。未來,鈉電池有望與(yu) 磷酸鐵鋰電池形成互補格局,提供一種成本與(yu) 性能兼顧的動力解決(jue) 方案。
在創新平台建設方麵,2023年12月20日,安徽省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正式簽約落地合肥高新區。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包括1個(ge) 創新體(ti) 係建設類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和若幹個(ge) 關(guan) 鍵共性技術攻關(guan) 類實驗室,是致力於(yu) 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要素協同進化,促進產(chan) 業(ye) 創新主體(ti) 互利共生,構建場景驅動的關(guan) 鍵共性技術孵化熟化體(ti) 係,實現汽車產(chan) 業(ye) 生態化和汽車生態產(chan) 業(ye) 化的商業(ye) 平台。
在技術攻關(guan) 方麵,2023年,安徽啟動第二批車芯協同“攻尖”項目征集工作,組建了安徽省汽車芯片聯盟和安徽省汽車芯片製造中心。
一批新技術、新軟件、新係統裝車應用。奇瑞自主研發的世界級混動技術鯤鵬超能混動C-DM量產(chan) 裝車,奇瑞星途星紀元ES首搭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蔚來ET9搭載首款自研智能駕駛芯片神璣NX9031和自研國內(nei) 首個(ge) 整車全域操作係統SkyOS·天樞。宿州市與(yu) 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合作共建智算中心。
圍繞創新生態,安徽積極組建戰略谘詢委員會(hui) ,構建“1+N”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體(ti) 係,創新體(ti) 係建設類實驗室掛牌運行;啟動第二批車芯協同“攻尖”項目,組建省汽車芯片聯盟和製造中心。今年,安徽將圍繞車規級芯片、下一代動力電池、先進動力總成等領域開展產(chan) 業(ye) 鏈協同攻關(guan) 。
走好推廣應用“後半程”
如果說生產(chan) 和研發端是走完了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突破的“前半程”,那麽(me) 更關(guan) 鍵的“後半程”就是推廣與(yu) 應用,它直接決(jue) 定著用戶能否接受與(yu) 購買(mai) ,決(jue) 定著市場的銷路。
當前,在汽車市場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還有一些痛點堵點,比如充電樁配備不足、續航裏程焦慮、用戶認可度亟待提升等。
破除痛點堵點,安徽采取了有力措施。省汽車辦聯合12家省直單位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工作的通知》,分別在公務用車、公交、出租等11個(ge) 公共領域提出新能源化目標舉(ju) 措。組織奇瑞、江淮等汽車企業(ye) 采取“定製車型、定製模式、定製服務”方式,加快郵政快遞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去年1月到10月,累計舉(ju) 辦具有一定規模的汽車展會(hui) 活動70餘(yu) 場,帶動汽車消費超110億(yi) 元,其中,首屆合肥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覽會(hui) 吸引95個(ge) 品牌、1000餘(yu) 輛汽車參展,銷售額超31.7億(yi) 元。
充換電服務是新能源汽車後市場的重要內(nei) 容。在補能焦慮仍然普遍存在的情況下,有沒有良好的充換電體(ti) 驗,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
2023年,安徽充換電服務體(ti) 係建設全麵發力。省發改委印發《安徽省高質量充換電服務體(ti) 係建設方案(2023—2027年)》《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暫行)》,一體(ti) 推進市、縣、鄉(xiang) 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全年新增充電樁19.5萬(wan) 個(ge) 。
統一的監管服務平台,對於(yu) 充換電設施的統籌利用非常重要。2023年,安徽建成省充換電基礎設施綜合監管服務平台,與(yu) 國家平台實現互聯互通,全省公用充電樁接入率已達64.2%。安徽省能源集團旗下省充換電公司在全省首個(ge) 能源綜合改革創新試點縣長豐(feng) 先行先試,一體(ti) 推進縣鄉(xiang) 村三級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於(yu) 去年12月底全麵完成“縣有港、鎮有站、村有樁”網絡布局,在全省範圍內(nei) 率先完成充換電基礎設施全覆蓋。
在全省範圍內(nei) 大規模推進“充換電一張網”建設,必須調動多方力量,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多元化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模式,充分發揮充換電設施運營效益。由安徽省能源集團、蔚來、國軒高科和奇瑞旗下瑞丞基金管理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主題母基金共同出資組建的中安能源有限公司,於(yu) 2023年底注冊(ce) 。該公司致力於(yu) 推動安徽全省充換電基礎設施及平台建設,統一換電標準及電池銀行業(ye) 務,並將逐步深化至新能源汽車後市場、虛擬電廠、碳管理等相關(guan) 領域。
啟動、點火、選準方向、踩下油門……當前,在汽車產(chan) 業(ye) 的廣闊賽道,安徽汽車產(chan) 業(ye) 加速向前,正朝著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和新能源汽車強省的目標一路疾馳。(記者 王弘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