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2024合肥民政將從這八個方麵重點發力
人民網合肥3月4日電(趙越、實習(xi) 生王玉敏)民政工作關(guan) 係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hui) 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
過去一年,合肥民政幹在實處,走在前列:一攬子提高低保、特困、孤兒(er) 等6項社會(hui) 救助補貼標準,惠及57萬(wan) 餘(yu) 名民政服務對象;新建老年食堂、養(yang) 老服務站等居家養(yang) 老服務設施369個(ge) ;發放孤兒(er) 基本生活保障金7380萬(wan) 元;節地生態安葬“合肥模式”引全國關(guan) 注,節約土地約49.9畝(mu) ……一係列數據展示出生活在這座城市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記錄著一座城市責任與(yu) 擔當。
3月4日,在2024年合肥市民政工作會(hui) 議上,合肥市民政局提出今年工作的總體(ti) 要求:堅持穩中求進,牢牢把握“黨(dang) 建引領,陽光民政”工作基調,持續打造“四有機關(guan) ”,認真履行新時代民政使命職責,持續做到“全國有影響、長三角走前列、全省領頭雁、市直爭(zheng) 一流”,主動適應合肥特大城市轉型發展需要。
用心用情改善民生 奮勇爭(zheng) 先碩果累累
過去一年,合肥民政多項指標位居全國前列,2023年累計獲得國家級表彰及示範試點8個(ge) 、省級13個(ge) 、市級42個(ge) ;多項創新工作在全國推廣,老年助餐、智慧養(yang) 老等在全國得到重點推廣,為(wei) 全國民政事業(ye) 高質量發展貢獻合肥智慧;多項法規政策順利出台,通過人大立法出台《關(guan) 於(yu) 加強老年助餐服務的決(jue) 定》,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將老年助餐服務納入地方立法的省會(hui) 城市。
過去一年,合肥與(yu) 多個(ge) 城市形成雙向合作,與(yu) 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民政局、南京市民政局、杭州市民政局簽約《長三角三市一區民政工作合作框架協議》,將民政工作融入長三角一體(ti) 化等多項國家戰略,民政事業(ye) 高質量發展“朋友圈”進一步擴大;與(yu) 合肥職業(ye) 技術學院“成功牽手”,在專(zhuan) 業(ye) 建設、人才培養(yang) 、實踐基地和繼續教育等方麵開展校地合作,培育更多高素質的民政人才。
關(guan) 愛是合肥民政與(yu) 生俱來的情懷。過去一年民生兜底保障堅實有力,建成了覆蓋城鄉(xiang) 、信息完整的全市困難群眾(zhong) 數據庫,困難群眾(zhong) 救助更加精準高效,低保標準位列中部省會(hui) 城市第二,長三角中上水平。“一老一小”關(guan) 愛服務也不斷優(you) 化,1家企業(ye) 、4個(ge) 鄉(xiang) 鎮(街道)、2個(ge) 縣區入選國家智慧健康養(yang) 老應用試點示範名單,鄉(xiang) 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實現全覆蓋,合肥維護婦女兒(er) 童權益工作受全國表彰。 此外,創新建立了“近鄰關(guan) 愛”機製,並在全省推廣,切實保障流浪乞討人員安全,讓暖心城市更加溫暖。
過去一年也是公共服務跨越發展、基層治理活力迸發的一年。2023年,合肥民政全麵提升社會(hui) 事務和基層治理水平,打造節地生態安葬“合肥模式”;打造全省首家公園式婚登機關(guan) ——合肥市駱崗公園“最美婚登處”。此外,基層社區治理取得新突破、社會(hui) 組織發展取得新實效、社工誌願服務取得新發展,民政人正切實解決(jue) 好群眾(zhong) 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彰顯著2023年合肥民政的工作成果,也激勵著民政人凝心聚力,推動全市民政工作實現新的發展。
辦更多可及可感實事 開創民政工作新局麵
根據最新統計,合肥實有人口達到1253萬(wan) 人,人口淨流入居全國城市前列。立足合肥“千萬(wan) 人口特大城市”定位,民政部門如何適應特大城市轉型發展需要?2024年民政工作怎麽(me) 幹?這場會(hui) 議也給出了答案。
——加快推進分層分類社會(hui) 救助體(ti) 係建設。完善社會(hui) 救助製度,適時修訂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yang) 等政策文件,推動社會(hui) 救助從(cong) “保生存”向“防風險”“促發展”轉型升級。持續推進社會(hui) 救助專(zhuan) 項基金、“救急難”互助社的建設和提升,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慈善救助新模式。
——推動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完成適老化改造不少於(yu) 1500戶、城市街道級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綜合體(ti) 、農(nong) 村居家養(yang) 老服務站覆蓋率達48%等建設任務。持續優(you) 化老年助餐服務網絡,打造方便可及的就餐服務圈。
——持續提升基層社區治理能力。優(you) 化布局社區配套服務設施,推動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親(qin) 民化改造,建設20個(ge) 小區居民活動中心,繼續推進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完成智慧社區二期項目建設,提升融合平台功能,形成具有合肥特色的智慧治理新模式。
——做好兒(er) 童福利兜底保障與(yu) 服務。按照自然增長機製,適時調整孤兒(er) 基本生活保障標準,開展跨部門信息共享與(yu) 核對,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推進市兒(er) 童福利院成立特殊教育學校,創建首批全國兒(er) 童福利機構高質量發展實踐基地。
——繼續抓好社會(hui) 組織高質量發展。堅持培育發展和監督管理並重,通過合肥市行業(ye) 協會(hui) 商會(hui) 服務高質量發展專(zhuan) 項行動和全市社會(hui) 團體(ti) 清理規範專(zhuan) 項行動,進一步加強社會(hui) 團體(ti) 規範管理,圍繞全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重點任務,促進行業(ye) 協會(hui) 商會(hui) 服務高質量發展。
——持續提升民政專(zhuan) 項服務效能。積極推進婚俗改革,進一步落實規範婚姻登記“跨省通辦”和涉外婚姻登記製度。持續開展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動態精準管理,實現應享盡享,應退則退。深入推進殯葬事業(ye) 改革,強化公墓價(jia) 格監管,大力推廣節地生態葬式,推進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
——推進慈善工作高質量發展。深化“四善一體(ti) ”社區慈善建設模式,不斷提高鄉(xiang) 鎮(街道)、村(居)社區慈善基金覆蓋率,打造社區慈善品牌項目,培育發展社區慈善類組織,建設一批慈善服務綜合體(ti) 。
——穩妥有序推進區劃地名工作。穩妥有序推進行政區劃調整工作,進一步優(you) 化城市發展空間。修訂《合肥市地名管理辦法》,打造地名管理“1+N”政策體(ti) 係。做好“運河新城”“訊飛小鎮”“未來大科學城”“新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重點片區道路命名以及“鄉(xiang) 村著名行動”工作。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guan) 鍵一年。合肥民政將堅持穩中求進,主動適應特大城市轉型發展需要,紮實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hui) 治理、基本社會(hui) 服務等職責,用心用情關(guan) 愛“一老一小”和特殊群體(ti) ,努力辦成更多群眾(zhong) 可感可及實事,為(wei) 推動合肥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民政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