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長春淨月高新區:繪就綠色宜居的生態畫卷

發布時間:2024-03-06 11:39:00來源: 人民網-吉林頻道

 

  生態與(yu) 文化和諧共存、自然與(yu) 人文交相輝映,作為(wei) 北國春城的“綠色明珠”,長春淨月高新區在護綠、增綠方麵持續發力,讓美好的綠化景觀為(wei) 城鄉(xiang) 群眾(zhong) 的工作生活創造優(you) 美、舒適的環境,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化為(wei) 生動的現實。城在林中、人在花中、移步換景,一幅夏季綠色怡人、四季生態宜居的畫卷已在淨月高新區徐徐展開。

  久久為(wei) 功 綠美生態成色更足

  抬頭見綠,城市綠道、生態小景隨處可見;推窗賞綠,廣場綠地、城市生態早已融入市民生活。森林覆蓋率高、城市綠意濃,淨月高新區更是被稱為(wei) 長春的“綠色明珠”。據悉,截至2023年年底,淨月高新區林地麵積已達12850.50公頃,另有2313公頃農(nong) 民自願還林地參照林地管理,全區森林覆蓋率達30.1%。

  木欣欣以向榮。保護生態、以綠美城,淨月高新區大力推進“以退耕還林為(wei) 主的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對生態中心區實施“退耕、退企、退屯”“增綠、增色、增景”,持續推進生態造林、農(nong) 防林改造和林相改造工作,已累計完成工程造林920公頃,礦山複綠46處,建設了占地100公頃的淨月潭人工濕地。目前,森林樹種結構得到改善,森林厚度和蓋度得以提升,促進了生態係統良性發展,形成了遠觀有勢、近覽有質的淨月森林風貌。基於(yu) 多年來對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視和投入,淨月高新區大規模的造林時代已結束,轉向零星地塊的“見縫插綠”。

  近年來,淨月高新區還不斷優(you) 化和放大生態資源,將自然生態要素引入城市之中,大力實施“東(dong) 林西進”“南水北連”工程,全麵構建了“水域綠野”的優(you) 良生態空間,打造山水繞城的優(you) 質居住環境。

  全域風景 城市綠化穩步推進

  整潔優(you) 美的城市綠化環境不僅(jin) 展示著一個(ge) 城市的形象,更是提升人居環境的關(guan) 鍵環節。淨月高新區圍繞市委市政府關(guan) 於(yu) “擴大城鄉(xiang) 綠化總量、提升城鄉(xiang) 綠化美化水平”的總體(ti) 部署和“淨月宜居城”目標定位,踐行生態利民初心使命,高起點規劃布局,高水平建設管理,打造環境優(you) 美、宜居宜業(ye) 的綠色發展新區。

  打造精致優(you) 美、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態景觀;建設社區公園、口袋公園,讓市民出門享綠;園林設計與(yu) 城市意境巧妙融合……截至2023年年底,淨月高新區城區開展精細化養(yang) 護的公共綠地存量綠化麵積達678萬(wan) 平方米,建成區綠地率達42.5%,人均公園綠地麵積20平方米,形成了以規劃為(wei) 基礎、以公共綠地為(wei) 重點、以道路綠化為(wei) 網絡、以小區綠化為(wei) 依托、以街頭綠地為(wei) 點綴的點、線、麵相結合的城市園林綠化體(ti) 係,並發揮長春市區“綠核”與(yu) “肺葉”的作用。

  淨月天更藍、地更綠、城更美、居更佳的現代園林城市風貌,呈現在世人麵前。

  提檔升級 品質之城宜居宜業(ye)

  在淨月高新區,綠樹成蔭、風景如畫,這裏的高品質生態環境已經成為(wei) 宜居、宜商的“金字招牌”。

  打造移步換景的街路綠化景觀,擦亮城市生態底色。淨月高新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綠色作為(wei) 宜居城市建設的底色,緊跟城市建設步伐完善園林綠化建設,通過地形改造、植物配置及景觀小品,打造四季分明的街路特色景觀,體(ti) 現北方園林“通透大氣,疏朗開放”的特色,豐(feng) 富了生態功能。

  城園融合,讓逛公園成為(wei) 居民生活中的簡單事、幸福事。著眼區域特質和百姓需求,淨月高新區將綠化建設向居民身邊的社區公園和口袋公園延伸,建設了聽露溪公園等12個(ge) 環境優(you) 美、特色鮮明的社區公園,精耕細作的南環城路等口袋公園也相繼建成,不僅(jin) 使“推窗見綠、出門賞景”的遊憩便利成為(wei) 群眾(zhong) 現實的可觸可感,也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與(yu) 競爭(zheng) 力。

  對濱河路進行係統改造,增添區域綠色活力。在景觀建設方麵,淨月高新區依托伊通河形成城水共棲的綠脈,融入商業(ye) 建築和休閑綠地,打造“快連都市、慢享生活”的濱水景觀線路。據悉,2023年已新建了濱河路沿線口袋公園4處,不僅(jin) 達到了銜接空間層次並點綴藝術氛圍的效果,還對地段進行了個(ge) 性化的主題定位,加強了區域辨識性,打造了提檔升級的秀美淨月多彩景觀。(長春日報 孫嬌楊 淨月高新區供圖)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