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造”精密數控機床走向世界
原標題:“廊坊造”精密數控機床走向世界
隨著雕刻刀的精密操作,一枚厚度約0.3毫米的生雞蛋殼上,“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的字樣逐漸顯現出來……日前,在廊坊精雕數控機床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廊坊精雕公司”),記者目睹了該公司自主研發生產(chan) 的五軸數控機床在雞蛋殼上雕刻的精彩一幕。
“這是我們(men) 獨創的數控機床‘在機測量和智能修正’技術。自2014年北京精雕集團將生產(chan) 與(yu) 裝配基地搬遷至廊坊,公司在關(guan) 鍵核心技術上不斷取得新突破,自主研發的五軸數控機床係列產(chan) 品已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實質性進口替代。”廊坊精雕公司總經理黃海自豪地說,十年來,他們(men) 先後建成投產(chan) 數控機床製造基地一期、二期、三期項目,年產(chan) 1.08萬(wan) 台中型精雕機,“微米級”加工工藝處於(yu) 全球領先水平。
廊坊精雕公司工程部裝配車間裏,數十台機床整齊排列,工人們(men) 忙著安裝調試,全無想象中機床廠的嘈雜。“這台JDGR400T是我們(men) 研發的‘拳頭產(chan) 品’,也是我國首台達到機床裝備製造成熟度8級認證的產(chan) 品。”該公司工程部產(chan) 品設計一組組長劉春城介紹,他們(men) 研發生產(chan) 的JDGR200T、JDMR600兩(liang) 款五軸數控機床,曾創下“國內(nei) 首次兩(liang) 台機床同時獲得成熟度最高等級9級認證”的紀錄。
廊坊精雕公司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牛”?在北京精雕集團執行總裁張保全看來,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yu) 京津冀協同發展,得益於(yu) 集團“北京研發、廊坊生產(chan) ”的戰略布局。
1994年,北京精雕集團在北京門頭溝區成立。“隨著集團的發展壯大,既要搞研發,又要滿足生產(chan) ,原來6.8萬(wan) 平方米的生產(chan) 空間遠遠不夠用。”張保全回憶,生產(chan) 空間偏小,企業(ye) 很難有大發展,“走出北京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從(cong) 北京總部到河北廊坊,開車隻要一個(ge) 多小時,而且廊坊資源配置好、產(chan) 業(ye) 基礎實、要素支撐強。”張保全說,經多方考察,北京精雕集團最終決(jue) 定,在廊坊開發區建設數控機床製造基地。
新成立的廊坊精雕公司,一係列手續急需辦理。廊坊開發區開通項目建設審批“綠色通道”,24小時提供全方位服務。短短20個(ge) 月,總建築麵積7.5萬(wan) 平方米的數控機床製造基地一期項目,就完成了從(cong) 開工建設到試生產(chan) 的所有工作。
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這一年,一期項目全麵投產(chan) ,可年產(chan) 數控機床6000台,當年完成營業(ye) 收入3億(yi) 元,贏得了首年‘開門紅’。”廊坊精雕公司行政綜合辦公室經理葉利鋼告訴記者。
北京精雕集團堅定了在廊坊做大做強的決(jue) 心。十年來,他們(men) 先後進行三次增資擴產(chan) ——二期項目投資7億(yi) 元,三期項目追加投資3億(yi) 元,四期項目再投資4億(yi) 元。目前,廊坊精雕公司已經成為(wei) 北京精雕集團最大的機床核心製造基地。
“廊坊開發區還為(wei) 我們(men) 配備了專(zhuan) 門的服務人員,有資金、環評、創新等方麵的需求,園區馬上辦。”葉利鋼介紹,搬到廊坊後,辦公區麵積擴大了10倍,研發和生產(chan) 各有寬敞的廠房和車間,做到了“兩(liang) 翼齊飛”。
開展研發項目70餘(yu) 項,科技成果轉化60餘(yu) 項,獲得專(zhuan) 利授權38項……走出北京,紮根廊坊,廊坊精雕公司每年將8%以上的收入用於(yu) 技術研發,相繼推出300多個(ge) 型號的精雕機,具備“0.1微米進給、1微米切削、納米級表麵粗糙度”的加工能力,產(chan) 品技術性能國際領先。
“即將開工的四期項目一期工程,建築麵積6.7萬(wan) 平方米,預計明年年底建成,構建以國產(chan) 工業(ye) 軟件為(wei) 基礎的數字化生產(chan) 車間。”攤開手中的規劃圖,黃海告訴記者,這裏將建成精密零件數字化驗證等4條產(chan) 線,可年產(chan) 五軸數控機床500台,在數字化生產(chan) 上將實現質的飛躍。(記者劉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