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hui) 治理”“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ju) 措,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促進社會(hui) 和諧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過去一年,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始終聚焦民生關(guan) 切,著力抓好民生保障,推進社會(hui) 事業(ye) 發展,人民生活繼續改善,社會(hui) 大局保持穩定,民生答卷溫暖人心。
代表委員表示,奮進新征程,要堅持一切為(wei) 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發展造福人民,聚焦群眾(zhong) 關(guan) 切,辦好民生實事,在發展中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
突出就業(ye) 優(you) 先導向,夯實民生之本
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2023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1244萬(wan) 人,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平均為(wei) 5.2%,就業(ye) 局勢保持總體(ti) 穩定。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突出就業(ye) 優(you) 先導向,加強財稅、金融等政策對穩就業(ye) 的支持,加大促就業(ye) 專(zhuan) 項政策力度。
“盡管今年就業(ye) 麵臨(lin) 諸多挑戰,但總體(ti) 看,就業(ye) 穩定的基礎仍然牢靠。”中國勞動和社會(hui) 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委員說,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不斷鞏固增強,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和服務體(ti) 係不斷豐(feng) 富完善,增強了穩就業(ye) 的信心和底氣。
“我們(men) 一直把促就業(ye) 作為(wei) 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努力打造宜業(ye) 城市。”內(nei) 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賀海東(dong) 代表說,今年呼和浩特將統籌做好重點人群就業(ye) 幫扶和創業(ye) 扶持工作,為(wei) 就業(ye) 創業(ye) 者提供更廣闊的創業(ye) 平台、更優(you) 質的就業(ye) 崗位、更高效的就業(ye) 服務保障。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餘(yu) 興(xing) 安委員介紹,當前,數字經濟、綠色經濟、銀發經濟等新業(ye) 態的就業(ye) 帶動能力強,應著力挖掘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蘊含的就業(ye) 新機會(hui) 。
創業(ye) 帶動就業(ye) ,釋放倍增效應。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廳長王斌代表建議,完善創業(ye) 帶動就業(ye) 保障製度,打造擔保貸款、稅費減免、場地安排等鏈式服務體(ti) 係,進一步激發創新創業(ye) 活力,發揮創業(ye) 帶動就業(ye) 的倍增效應,培育就業(ye) 增長點。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預計今年高校畢業(ye) 生超過1170萬(wan) 人,要強化促進青年就業(ye) 政策舉(ju) 措,優(you) 化就業(ye) 創業(ye) 指導服務。
“解決(jue) 好高校畢業(ye) 生的就業(ye) 問題,既關(guan) 係個(ge) 人價(jia) 值實現和家庭幸福,更關(guan) 乎國家長遠發展。”浙江省寧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局長葉苗代表建議,通過推出就業(ye) 指導公開課、組織職業(ye) 指導師進校園、實施青年專(zhuan) 項技能培訓計劃等方式,增強高校畢業(ye) 生職業(ye) 發展能力。同時,開發更多適合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的見習(xi) 崗位,增加青年實踐經驗。
支持企業(ye) 穩崗拓崗,做好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工作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落實和完善穩崗返還、專(zhuan) 項貸款、就業(ye) 和社保補貼等政策,加強對就業(ye) 容量大的行業(ye) 企業(ye) 支持。
代表委員表示,要支持企業(ye) 穩崗拓崗,紮實做好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工作,加強困難群體(ti) 就業(ye) 兜底幫扶,不斷提高政策精準度。
著力促進農(nong) 民工就業(ye) ,穩定就業(ye) 水平。2023年,全國農(nong) 民工總量29753萬(wan) 人,比上年增長0.6%。
“做好農(nong) 民工就業(ye) 工作,有利於(yu) 紮實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上海熊貓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采購經理李豐(feng) 代表建議,要進一步健全勞務協作機製,鼓勵東(dong) 部省份與(yu) 中西部省份開展駐點招聘、組團招工等活動,加強東(dong) 西部協作,促進穩崗增收。
莫榮委員表示,促進農(nong) 民工就業(ye) 要堅持外出務工和就近就業(ye) 並重,既加強跨區域勞務協作,引導農(nong) 民工有序外出求職就業(ye) ,也要落實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業(ye) 政策,支持農(nong) 民工就地就近就業(ye) 。
著力幫扶就業(ye) 困難人員,提升民生溫度。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累計促進城鎮失業(ye) 人員再就業(ye) 514萬(wan) 人,困難人員就業(ye) 172萬(wan) 人。
王斌代表表示,應加強困難人員就業(ye) 援助,健全優(you) 先服務、分類幫扶、動態管理援助機製,實現零就業(ye) 家庭至少一人就業(ye) 。同時,強化失業(ye) 人員生活保障,及時兌(dui) 現各項失業(ye) 保險待遇,加強生活救助與(yu) 就業(ye) 促進協同。
著力優(you) 化就業(ye) 公共服務,提升技能水平。
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三棵樹機務段動車運用車間動車組司機邢雲(yun) 堂代表說,技能培訓至關(guan) 重要,正是通過一次次理論和實操培訓、考核,自己才能成為(wei) 合格的高鐵司機。建議政府部門、企業(ye) 、職業(ye) 院校等增加各類技能培訓項目,讓勞動者想學、能學、學好技能,實現好就業(ye) 、就好業(ye) 。
“加強技能培訓,除了能提高勞動者就業(ye) 能力,還有利於(yu) 培育符合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需要的技能人才,為(wei) 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助力。”浙江省杭州技師學院整形塗裝與(yu) 設計學院副院長楊金龍代表介紹,今年他將指導學生備戰世界技能大賽,“希望通過努力,幫助更多學生站上世界技能大賽領獎台,培養(yang) 更多高技能人才。”
加快補齊短板,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
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和社會(hui) 運行的穩定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社會(hui) 保障和服務。代表委員表示,應繼續加大民生投入、加快補齊短板,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
“老百姓都期盼有更可靠的社會(hui) 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我們(men) 將不折不扣抓好落實,提高城鄉(xiang) 居民基礎養(yang) 老金月最低標準、退休人員基本養(yang) 老金,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王斌代表說。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hui) 救助體(ti) 係,要在聚焦精準施策上見真章。”賀海東(dong) 代表說,對困難群眾(zhong) ,要完善主動發現機製,及時幫助他們(men) 排憂解難,把溫暖送進困難群眾(zhong) 心坎裏。
穩妥推進改革,提高可持續性。莫榮委員表示,麵對城鎮化、人口老齡化、就業(ye) 方式多樣化帶來的新挑戰,要把養(yang) 老、醫療、失業(ye) 、工傷(shang) 、社會(hui) 救助、住房保障等各方麵工作一體(ti) 謀劃、統籌推進、全麵落實,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可持續發展。
優(you) 化服務水平,提升幸福指數。“我們(men) 將進一步加強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信息化,讓社保服務越來越方便快捷,讓群眾(zhong) 辦事能就近辦、線上辦、快速辦。”葉苗代表說。
王斌代表表示,江蘇將持續做好新就業(ye) 形態就業(ye) 人員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試點工作,持續深化養(yang) 老、工傷(shang) 、失業(ye) 等各項社保領域應用,進一步提升通過社會(hui) 保障卡支持本地和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便利性。
使命重在擔當,奮鬥創造未來。代表委員表示,要堅定信心,開拓進取,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為(wei)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貢獻新的力量。
(本報記者姚雪青、巨雲(yun) 鵬、竇皓、翟欽奇參與(yu) 采寫(xie) )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09日 13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