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用好民情檔案 提升治理效能(幹部狀態新觀察)

發布時間:2024-03-12 10:5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大早,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花園街道上洋村村民徐後根來到村裏的黨(dang) 群服務中心,年滿60歲的他準備辦個(ge) 老年優(you) 待證。“個(ge) 人相關(guan) 信息通過民情檔案就能查到,村裏還可幫辦代辦,蠻方便的。”徐後根說。

  近年來,衢州市以“民情檔案、民情溝通、為(wei) 民服務”為(wei) 重點,建好、用好民情檔案,並進行數字化升級,進一步優(you) 化便民服務,持續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建立民情檔案,加強管理維護,推廣使用線上平台

  此前,徐後根要開具證明,曾因為(wei) 一時找不到身份證而發愁。“好在黨(dang) 群服務中心的民情檔案裏,還有我的身份證複印件,沒耽誤辦事。”徐後根說。

  徐後根所說的民情檔案存放於(yu) 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二樓的辦公室。辦公室裏,一組組檔案櫃整齊碼放著村裏2000多套各類資料。“10多年前,村裏開始係統收集村情、戶情和民情等資料,並做好更新管理,以便更好服務群眾(zhong) 。”上洋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黃嶽華說。

  此前,不少農(nong) 戶因資料保存不善甚至遺失,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黃嶽華說,村裏逐村逐戶收集民情信息,建立起“一村一冊(ce) 、一戶一檔、一事一表”的民情檔案體(ti) 係,組織村兩(liang) 委幹部做好民情檔案的管理和維護。

  如今,村民個(ge) 人信息有變動都會(hui) 主動及時交到黨(dang) 群服務中心,放入民情檔案。不僅(jin) 如此,村裏發揮基層幹部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you) 勢,建立健全日常走訪機製,協助補充完善民情檔案。

  “我們(men) 村集體(ti) 每年分紅,都清清楚楚、有據可查。”黃嶽華說,村裏建立民情檔案後,村幹部日常走訪收集更新,各類資料隨時可查,確保了“事先有約定,分紅少糾紛”。

  現在,民情檔案進一步升級。衢州在全市推廣使用的線上平台“鄰禮通”,涵蓋了居民、住房、場所等5大類40餘(yu) 項信息,歸集11個(ge) 部門約2500萬(wan) 條民情數據,與(yu) 基層多個(ge) 應用打通融合。如今,“鄰禮通”線上歸集民情檔案超過110萬(wan) 戶。為(wei) 保護居民隱私、保證數據安全,幹部隻能打開自身工作權限範圍內(nei) 的數據,無法越權訪問。

  推進領導幹部下訪,建立溝通機製,及時聽取群眾(zhong) 訴求

  “3個(ge) 網格407戶1489人……”衢州江山市虎山街道彭裏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鄭書(shu) 香打開手機頁麵,向記者展示自己的走訪記錄:此前在村民何麗(li) 麗(li) 家宣傳(chuan) 防範電信詐騙,詢問近期情況。村民們(men) 有任何訴求,都可以通過線上平台隨時向相關(guan) 負責人反映。

  “村幹部每半年要把全部農(nong) 戶走訪一次,但走訪不是簡單收集信息,更要了解群眾(zhong) 訴求、解決(jue) 問題。”鄭書(shu) 香說。

  項目征遷如何推進?村裏衛生如何管理?前不久,彭裏村召開村民大會(hui) ,村委會(hui) 召集村民討論新的工作要點,並就大家關(guan) 心的問題答疑解惑。

  “有事大家一起議,難事大家一起解。”這是鄭書(shu) 香最常說的一句話。去年,為(wei) 做好民情檔案的補充完善,鄭書(shu) 香逐戶了解民情,用一周時間走遍村裏3個(ge) 網格407戶。不少村民白天忙工作,村幹部就晚上走訪,鄭書(shu) 香說:“村幹部勤到村民家裏走動,能更及時了解情況。”

  衢江區蓮花鎮推行問題日清日結以及“民情直通車”下訪等機製,強化民情收集,解決(jue) 群眾(zhong) 難題;柯城區鬥潭社區借助“鄰禮通”的數據打通,針對社區老年群體(ti) 的子女是否同城、身體(ti) 是否健康等不同情況分類標注,方便網格員入戶隨訪、紓困解難……

  近年來,衢州在做好民情收集的基礎上,探索建立民情溝通會(hui) 、鄰裏議事會(hui) 等溝通機製,落實每月一次的村情民情分析製度,推行“民呼我為(wei) ”“夜訪夜辦”等服務,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建議,推進領導幹部下訪,把群眾(zhong) 期盼轉化為(wei) 實際工作。“在對民情檔案進行數字化升級的同時,黨(dang) 員幹部也要更好地傾(qing) 聽民聲,撲下身子、沉到一線,切實做到精準服務、為(wei) 民辦事。”衢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嚴(yan) 兵說。

  提升黨(dang) 員幹部能力,組織誌願團隊,改善為(wei) 民服務質量

  “吳阿姨,現在洗漱方便些了嗎?”江山市鳳林鎮幹部魯苗苗負責聯係白沙村,她一早來到村民吳井法家中走訪。此前一晚,她還在村裏的黨(dang) 群服務中心與(yu) 村兩(liang) 委幹部一道商量村務。

  “剛來時不熟悉,工作開展也不順利。現在與(yu) 大家交流多了,對村裏的情況也更了解了,工作起來效率更高。”大學畢業(ye) 後,魯苗苗就來到了鄉(xiang) 鎮工作,已聯係白沙村3年多。為(wei) 了解群眾(zhong) 訴求,魯苗苗走遍了白沙村的家家戶戶,民情記錄本上寫(xie) 滿了她走訪的所見所聞。村民說:“魯苗苗很真誠又能解決(jue) 問題,我有什麽(me) 想法都願意和她聊一聊。”

  一次走訪中,吳井法向她說起,村裏的景觀池改造後,雖說環境好了,村民洗漱卻不方便了。如何解決(jue) ?魯苗苗到現場查看,及時與(yu) 村幹部協商,決(jue) 定增設水槽,方便村民洗漱。該項目目前已經改造完成。

  針對村級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工作需要,衢州深化導師幫帶製度,開設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提升治理能力等專(zhuan) 題培訓班;針對網格員工作需要,衢州建立從(cong) 市到縣的新進網格員培訓班,開展係統化培養(yang) 。此外,當地加強各類基層組織建設,引導鄉(xiang) 賢、退役軍(jun) 人、高校畢業(ye) 生等群體(ti) 參與(yu) 基層治理,增強活力、提升效能。

  衢州還按照組織所能、群眾(zhong) 所需,以市縣機關(guan) 幹部、黨(dang) 員、誌願者等為(wei) 主體(ti) ,組建地域性強、緊貼基層實際、服務特色鮮明的誌願服務團隊,提供基層便民服務,持續提升幹部為(wei) 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在走訪聯係群眾(zhong) 、用好民情檔案的鍛煉中,黨(dang) 員幹部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有助於(yu) 增強基層黨(dang) 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衢州市委組織部部長陳玲芳說。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