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江浩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在技術創新、就業(ye) 創造、人才培養(yang) 、資源配置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融資問題始終是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的生命線,是關(guan) 乎其發展信心的關(guan) 鍵問題之一。長期以來,黨(dang) 和國家高度重視企業(ye) 融資問題,出台一係列政策法規,改革紅利不斷釋放,發展環境持續優(you) 化,廣大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獲益匪淺,融資“貴”問題得到極大緩解。然而,融資“難”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全國政協委員、恒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浩然認為(wei) ,科技創新是探索性、創造性工作,即便投入也不一定有產(chan) 出,存在相對較大的經營風險。加上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普遍規模較小,缺乏有效抵押物,融資業(ye) 務具有“短、小、頻、急”特征,導致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獲得銀行貸款的難度較大。“此外,銀企信息不對稱這一痛點問題始終存在,銀行在審批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貸款時運用技術手段不足,仍然主要依賴傳(chuan) 統的抵押擔保方式,不僅(jin) 影響貸款審批的效率和質量,還給金融體(ti) 係帶來一定的風險隱患。”
針對以上問題,江浩然提出,可以推動信貸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傾(qing) 斜。根據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的特定需求和風險特征,不斷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政策,引導企業(ye) 用好普惠小微貸款等工具以及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大力創新知識產(chan) 權質押融資、股權質押融資等新型配套政策;結合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經營活動場景,積極開發“設備貸”“采購貸”“租金貸”等定製化金融產(chan) 品,幫助企業(ye) 拓寬多元化貸款渠道。
同時,拓寬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直接融資渠道。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融資問題,鼓勵利用好資本市場,優(you) 化發債(zhai) 融資環境,包括評級機構、評級方法、評級覆蓋麵等,創新推出科創票據、科創公司債(zhai) 等債(zhai) 券產(chan) 品,積極引導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直接對接資本市場,並為(wei) 其開辟融資“綠色通道”。比如,對弱資質的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發行信用債(zhai) 券,激發投資人債(zhai) 券投資積極性,更多惠及發行人和實體(ti) 經濟;加強對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的金融供給,鼓勵支持創投基金、政府性基金發展,積極落實創投差異化安排,支持創投基金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在江浩然看來,要運用大數據分析手段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融資質量和效率。“運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手段,科學構建模型,打通包括工商、稅收、收支流水、煤、氣、水等數據通道,建立有公信力的數據庫,通過運用大數據分析,給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精準‘畫像’,科學評估企業(ye) 經營狀態和能力,幫助銀行進行客戶篩選、額度測算及風險監測等,快速審批貸款。”江浩然認為(wei) ,這種模式重數據、輕抵押,改變了傳(chuan) 統抵押擔保方式,既是融資手段創新,也是營商環境創新,能夠滿足廣大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融資需求,全麵提高金融風險防控能力。
此外,江浩然建議,發揮保險和融資擔保機構的風險分擔作用。“科技創新活動不確定性較強,保險和融資擔保具有風險分擔的天然職能,建議進一步完善保險補償(chang) 機製試點政策,幫助廣大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獲得更多資金支持,不斷推動解決(jue) 資金瓶頸問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