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內蒙古讓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

發布時間:2024-03-12 15:25: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眼看著家門口的雙台什學校建設項目初見雛形,家住附近的居民幸福感滿滿。該項目同時配建了宿舍樓、報告廳、體(ti) 育館、餐廳等,各種功能室一應俱全。建成後,將成為(wei)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東(dong) 部城區的又一所九年一貫製學校。

  “近年來,附近小區建了不少,也陸續配套了好幾所小學,現在這所九年一貫製學校建成後,中學配套少的難題也解決(jue) 了,孩子們(men) 在家門口就上完小學初中,能不幸福嗎?”呼和浩特市民望家園小區居民張四有高興(xing) 地說。

  2023年,內(nei) 蒙古真金白銀投入,持續擴大學位供給,新建改擴建204所幼兒(er) 園、676所中小學、13所特殊教育學校,新增學位7.06萬(wan) 個(ge) 。累計下達中央和自治區學前教育專(zhuan) 項資金12.81億(yi) 元,進一步增加和優(you) 化普惠性資源供給;下達義(yi) 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yu) 能力提升專(zhuan) 項資金10.55億(yi) 元,著力提升義(yi) 務教育學校辦學水平;下達高考綜合改革專(zhuan) 項發展資金6.95億(yi) 元,支持普通高中改善辦學條件,推動中高考改革政策落地。“入園貴”“入園難”“上好學難”的矛盾得到有效緩解。

  一年來,自治區教育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聚焦基礎教育領域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積極滿足群眾(zhong) 對優(you) 質教育資源的迫切需要。

  全區9個(ge) 旗縣(市、區)通過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驗收,10個(ge) 旗縣(市、區)通過縣域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省級督導評估,優(you) 質均衡發展邁出新步伐。通過持續擴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提高師資水平、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等,不斷推進基礎教育擴優(you) 提質。

  去年秋季學期開學時,包頭市第21中學初中部發生了可喜變化,迎來344名初一新生,而在以前,這個(ge) 數字不足100,這得益於(yu) 包頭市實施的教育提升工程。2023年,包頭市成立北重一中教育集團,以教學實力雄厚的青山區第一中學為(wei) 核心,首批納入包頭市第21中學、包頭市第五中學、青山區朝陽路小學實行一體(ti) 化發展,集團內(nei) 各校之間實現場地、課程、師資、活動等資源共享,積極開展同課異構、專(zhuan) 題研討、學術論壇等教研活動,全麵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呈現出集團內(nei) 學校一體(ti) 化發展的嶄新麵貌。

  “力爭(zheng) 到2026年,全區集團化辦學學校覆蓋率達到50%,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覆蓋率達到100%。”內(nei) 蒙古出台的《義(yi) 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指導意見》定下了清晰而明確的目標,指導各地通過名校辦分校、強校帶弱校、縣域聯盟等模式促進優(you) 質教育資源共享。

  “以前老大一年級入學時,我們(men) 跑前跑後,準備了很多材料,還有很多道程序,很繁瑣。去年又輪到老二入學,沒想到動動手機就一鍵搞定了!”鄂爾多斯市市民薛小穎感慨地說。

  2023年,自治區教育廳聯合公安廳、人社廳、政務服務局等7個(ge) 部門,印發《內(nei) 蒙古自治區入園入學辦理一件事指導意見》,全麵推行入園入學線上一鍵辦理。秋季學期,全區各盟市均建成“一鍵入園”和“一鍵入學”信息管理係統並投入使用,約36.4萬(wan) 名新生使用該係統報名,實現了入園入學“掌上辦”“省心辦”。

  “2024年,自治區教育廳將繼續用好中央和自治區支持學前教育、義(yi) 務教育薄弱環節改造提升以及高考綜合改革專(zhuan) 項發展資金等,持續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改善義(yi) 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辦好縣域普通高中,推動高中階段學校多樣特色化發展,切實辦好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基礎教育。”自治區教育廳基礎教育一處處長劉星成介紹。(記者 劉誌賢)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