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濉溪:做亮特色產業 帶動鄉村振興“加速跑”
“我現在在家門口就有事做,主要做配料、打掃羊舍衛生等方麵的事情,每個(ge) 月有三千多元工資,這得感謝穆總幫助。”65歲的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臨(lin) 渙鎮劉油坊村脫貧戶袁昌亮如是說。
袁昌亮口中的“穆總”,就是淮北牧騰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穆林。2021年,他創辦這家公司,專(zhuan) 門從(cong) 事黃淮山羊繁育、養(yang) 殖、技術服務、科技研發等,逐漸成為(wei) 當地一家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市級龍頭企業(ye) 。
“養(yang) 羊基地共有14棟大棚高床羊舍,存欄黃淮白山羊5000餘(yu) 隻,年出欄肥羊12000隻左右,每年為(wei) 鄉(xiang) 鄰提供優(you) 質母羊2000隻左右。”穆林說。
走進其中一棟羊舍,隻見羊舍內(nei) 幹淨整潔,山羊的“家”裏安裝了多個(ge) 監控設備,技術人員坐在辦公室裏通過電腦就可查看山羊的飲食與(yu) 健康狀況,而羊糞堆於(yu) 輸送帶上,每天下午一起進入“堆糞棚”,集中發酵處理,變成優(you) 質有機肥,尿液自動流入集尿室,集中處理後變成沼液。
在辦好養(yang) 羊場的同時,穆林還走上了種養(yang) 結合之路。
他介紹,由於(yu) 羊場采用幹清糞工藝,通過堆積發酵提供大量的有機肥料,在資源豐(feng) 富的條件下,他流轉了1050畝(mu) 土地,年提供近500噸不用化學肥料的優(you) 質小麥,為(wei) 養(yang) 殖場提供400噸純綠色玉米,綠色認證桃子100多噸,優(you) 質手工粉條30000餘(yu) 斤,從(cong) 而形成“畜禽一汙染一治理一肥料一飼料一畜禽”生態循環係統,羊場實現“秸稈養(yang) 羊、羊肉上桌、羊糞下田”三步一體(ti) 的循環農(nong) 業(ye) 模式,有效帶領企業(ye) 促進綠色種植,健康發展,真正做到了生態養(yang) 殖綠色種植。
“種養(yang) 結合既解決(jue) 了糞汙對環境的汙染問題,又降低了種植業(ye) 成本。而多施有機肥,有利於(yu) 提升土壤質量和農(nong) 產(chan) 品品質。”穆林樂(le) 嗬嗬地說,這種有機肥一部分用在自家地裏,一部分出售給周邊的果蔬種植戶,羊糞最受果樹種植戶歡迎,很多人前來預訂。
據其統計,基地能帶動100多人就業(ye) ,增加村民收入近200萬(wan) 元,村集體(ti) 收入20萬(wan) 元。
濉溪縣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像穆林這種以大戶帶農(nong) 戶的新模式、合作共贏的新理念在當地並非少數,以此提升黃淮山羊產(chan) 品的附加值、品牌的影響力,能走出一條有規模、有特色、有品牌、有效益的“羊”光大道。
眼下在濉溪縣,當地聚焦產(chan) 業(ye) 融合,通過實施“千萬(wan) 工程”來做亮特色產(chan) 業(ye) ,形成以魯王、昊晨、旭源等企業(ye) 為(wei) 主的“糧頭食尾”,以神華、華陽、華安豐(feng) 等企業(ye) 為(wei) 主的“畜頭肉尾”,以牧原飼料、神華飼料、口子酒業(ye) 等企業(ye) 為(wei) 主的“農(nong) 頭工尾”,全縣2023年規模以上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產(chan) 值122.8億(yi) 元。
在此基礎上,濉溪縣還打造出省級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5個(ge) ,建成省級研發平台7個(ge) ,全縣主導產(chan) 業(ye) 特色鮮明,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加工集聚效應明顯,聯農(nong) 帶農(nong) 、綠色發展成效突出,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特色產(chan) 業(ye) 品牌不斷打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