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打造跨省低空“高速路” 讓打“飛的”更方便
“起飛!”3月13日14時52分,伴隨著一聲起飛指令,一架塞斯納-172型飛機從(cong) 重慶龍興(xing) 通用機場騰空而起,飛往四川自貢,這是西南跨省低空目視航線成功進行首次演示飛行,意味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低空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當日,重慶市委軍(jun) 民融合辦還和四川省委軍(jun) 民融合辦簽署了川渝協作推進低空空域協同管理合作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
據悉,本次執飛的飛機共有4個(ge) 座位(包括機長),時速180公裏,飛行距離約280公裏。
重慶市委軍(jun) 民融合辦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跨省低空目視航線就像是在低空修建了一條跨省“高速公路”,今後低空飛行器可以在這個(ge) 固定的航線內(nei) ,簡化飛行審批手續,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實現飛機“想飛就飛”。
據了解,該航線還處於(yu) 試點運行階段,隨著此次首飛,相關(guan) 部門將進一步完善各方運行機製和該航線的飛行保障設施,力爭(zheng) 下半年實現常態化飛行。“這意味著不遠的將來,川渝兩(liang) 地打‘飛的’上班有望實現。”重慶市委軍(jun) 民融合辦相關(guan) 負責人說。
民航重慶空管分局是此次飛行的關(guan) 鍵支持力量,該局成功解決(jue) 了飛機通信、監視、導航、爬升越障、應急處置等多方麵問題,通過管製單位提前製定航線、起飛前為(wei) 飛機分配應答機代碼等手段,確保了飛行安全。
當日簽署的備忘錄明確提出,雙方將建立軍(jun) 民航主管部門指導、地方政府主導的跨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工作機製,最大限度盤活毗鄰地區空域資源,推動飛行器飛起來,川渝低空“熱”起來。
重慶市委軍(jun) 民融合辦相關(guan) 負責人說,此次合作就是要破解跨省空域資源使用難的痛點,科學配置低空空域資源,為(wei) 更多飛行器能飛起來提供條件。
根據備忘錄,雙方將共同推動開辟更多低空目視飛行航線,共建共享共用航空情報信息、低空氣象信息,共製運行規則,以提升飛行服務保障能力,實現跨區域短途運輸、通用航空器(有人機、無人機)跨地區交付、轉場常態化飛行,通過最大化有效配置空域資源,築牢“起飛”的根基。
此外,川渝兩(liang) 地將共同推動組建由政府相關(guan) 部門、航空器研發製造企業(ye) 、通航運營企業(ye) 等單位共同參與(yu) 的跨省低空飛行聯盟,共同探索培育更多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合力打造低空經濟區域協同發展模式。兩(liang) 地還將推動與(yu) 陝西、湖南、湖北、雲(yun) 南、貴州等周邊地區加入,形成“六省一市”跨省低空飛行聯盟,實現跨省低空飛行常態化,提高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輻射力和帶動力。
未來,川渝兩(liang) 地還將加大合作力度,持續構建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聯動機製,積極探索在基礎設施建設、產(chan) 業(ye) 發展等方麵的合作新模式。(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楊永芹 楊駿)
新聞科普>>>
低空飛行和民航運輸客機飛行有何區別?
低空飛行與(yu) 民航運輸客機飛行的不同主要表現在四個(ge) 方麵:
1.在飛行高度方麵,低空飛行通常指的是在較低的高度進行的飛行活動,如低於(yu) 1000米或某個(ge) 特定的飛行高度層;民航運輸客機飛行則通常在較高的高空進行,以避開低空的氣流幹擾和障礙物。
2.飛行目的和用途方麵,低空飛行可能涉及多種活動,如應急救援、觀光旅遊等;民航運輸客機飛行主要目的是將乘客和貨物安全、高效地運輸到目的地。
3.飛行管理和安全要求方麵,低空飛行環境複雜多變,且剛開始起步,管理體(ti) 係和安全標準還需進一步完善,存在更多的風險;民航運輸客機飛行則有更加完善和嚴(yan) 格的飛行管理體(ti) 係和安全標準。
4.從(cong) 飛行器的角度來看,低空飛行使用的飛行器包括輕型飛機、直升機、無人機、飛艇等;而民航運輸客機飛行則使用專(zhuan) 門為(wei) 客運和貨運設計的大型飛行器,具有更高的飛行速度和更遠的航程。
什麽(me) 是目視飛行?
目視飛行是在可見天地線和地標的條件下,能夠判明航空器飛行狀態和目視判定範圍的飛行,目視飛行航線通常是為(wei) 提高飛行效率,專(zhuan) 門為(wei) 小型固定翼飛機、直升機等提供的飛行航線。
什麽(me) 是低空經濟?
低空經濟是在低空空域,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wei) 牽引,輻射帶動相關(guan) 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
什麽(me) 是低空空域資源?
低空空域資源是發展低空經濟的基礎資源,其開放度、利用率直接影響低空經濟發展。
它山之石>>>
發展低空經濟其他地方怎麽(me) 做?
我國低空短途運輸發展較好的地區,如內(nei) 蒙古、山東(dong) 、廣東(dong) 、海南等地,已初步形成“幹+支+通”短途運輸的低空經濟模式,能夠為(wei) 重慶市低空飛行運輸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內(nei) 蒙古
內(nei) 蒙古是我國低空短途運輸發展最早和最好的區域之一,目前,已經初步構建了“覆蓋全省、幹支通聯動”的短途運輸網絡,基本實現短途運輸常態化運營。2021年,內(nei) 蒙古共有7家公司共計開通19條航線(往返僅(jin) 算1條),實現載客12506人次,是全國唯一載客突破萬(wan) 人次的省份。
廣東(dong)
2023年12月31日,深圳鹽田完成eVTOL(無人駕駛載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首飛測試。今年2月27日,全球首條eVTOL跨海跨城航線在珠海九洲港碼頭與(yu) 深圳蛇口間飛行。
海南
海南低空飛行體(ti) 驗項目為(wei) 遊客提供了從(cong) 空中欣賞海南島美景的機會(hui) ,為(wei) 海南旅遊業(ye) 增添了新的亮點,同時也推動了海南航空旅遊產(chan) 業(ye) 鏈的發展。
山東(dong)
山東(dong) 省是低空短途運輸領域的新興(xing) 力量,該省低空短途運輸自2020年啟動,主要服務省內(nei) 城市間政務、商務往來或旅遊包機。2021年,山東(dong) 運營低空短途運輸航線8條,累計執飛859小時,載客3000餘(yu) 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