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重慶精準施策,讓小店成長“煩惱”少一點

發布時間:2024-03-14 15:12:00來源: 重慶日報網

  一家火鍋店,靠食客K歌出名;一家理發店,隻剪男士頭;一家小食攤,湯圓裏包蛋黃;一家小麵館,小麵配咖啡……

  連日來,本報策劃推出“奔跑吧,小店”係列報道,解碼重慶小店經濟中“熱辣滾燙”的部分代表,講述它們(men) 別具一格的故事。

  這組報道推出後,引起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新重慶客戶端的相關(guan) 視頻和文章,收獲多個(ge) 100萬(wan) +流量,不少小店創業(ye) 者致電本報,希望也講一講他們(men) 在開設和經營小店時的一些體(ti) 會(hui) 、感受,以及煩惱和辛酸。

  小店經濟是城市經濟的“毛細血管”,為(wei) 城市運轉提供動力,對於(yu) 穩經濟、吸納就業(ye) 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如今,小店發展主要麵臨(lin) 哪些“煩惱”?如何讓小店成長“煩惱”少一點,城市煙火氣濃一點?記者采訪了部分小店店主、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和專(zhuan) 家。

  小店經營“囧事”不少

  個(ge) 人創業(ye) 勢單力薄,缺少運轉資金,是不少小店麵臨(lin) 過的一件“囧事”。

  黃鵬在酉陽縣城經營一家建材小店。去年,因為(wei) 資金短缺,小店一度陷入生死存亡危機。

  “去年底,我有大量應收賬款沒收回來,資金沒辦法周轉,壓力特別大。”黃鵬說,店麵是租的,店內(nei) 的建材不能作為(wei) 抵押物,想要融資比較困難。今年春節期間,他一直在為(wei) 小店能否開下去犯愁。

  與(yu) 黃鵬缺資金不同,握有現錢的張秋燕,卻為(wei) 場地受限而憂愁。

  張秋燕在渝中區解放碑的一幢老社區居民樓內(nei) 開了一家火鍋店。味道好、價(jia) 格便宜,她的火鍋店不僅(jin) 吸引了周邊社區的居民,其他地方的不少“好吃狗”也慕名而來。

  然而,口碑越好、食客越多,張秋燕卻越苦惱。

  “火鍋店是一樓住宅改的,隻放得下8張桌子,幾乎每天用餐高峰都排起長隊,有些顧客嫌等得太久,就走掉了,既影響體(ti) 驗感,又影響收益。”張秋燕說。

  雖然靠小麵+咖啡,讓小麵館有了一定名氣,但老板吳鵬仍對成本管理不甚滿意。

  “我的小店開在解放碑人流最密集的地段,店麵租金成本高是沒辦法的。但食材成本,在保證質量不變的前提下,我認為(wei) 還有一定空間。”吳鵬說。

  以常見的食材肥腸為(wei) 例,在不同地方進貨,價(jia) 格相差懸殊,“比如在渝中區大溪溝農(nong) 貿市場拿貨,價(jia) 格在每斤25元左右,而在九龍坡太慈農(nong) 貿市場批發市場拿貨,價(jia) 格是23元”。

  23元/斤,幾乎是吳鵬能拿到的最便宜的肥腸價(jia) 格;但有的連鎖麵店,肥腸卻能拿到15元/斤的低價(jia) 。

  原來,這些連鎖麵店進貨量大,直接從(cong) 屠宰場拿貨,一般的小店進貨量少,不可能拿到這樣的低價(jia) 。

  對這些小店的“囧事”,重慶工商大學教授莫遠明了解得不少。他說,重慶是個(ge) 體(ti) 工商戶大市,小店數量多、分量重、作用大,是保主體(ti) 、穩就業(ye) 、惠民生的重要支撐,為(wei) 這些小店解決(jue) 問題,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相關(guan) 調查顯示,不少小店麵臨(lin) 著營業(ye) 成本增加、營業(ye) 收入止步不前、周轉資金短缺、缺少對應的政策扶持等困難,這些都直接影響小店經濟的進一步成長壯大。

  為(wei) 小店解憂招式多

  雖然,小店經營麵臨(lin) 各式各樣的“囧事”,但隨著“小店經濟”越來越受到各方重視,“解決(jue) 方案”也紛紛出台。

  今年春節後,黃鵬的建材小店峰回路轉,解決(jue) 了資金問題。

  原來,前不久黃鵬從(cong) 朋友那裏得知重慶銀行推出了“個(ge) 體(ti) 貸”業(ye) 務,專(zhuan) 門服務廣大個(ge) 體(ti) 工商戶。

  “個(ge) 體(ti) 工商戶普遍具有規模小、抵押物少、財務製度不健全及‘短、小、頻、急’的融資特點。”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

  因此,我市推動重慶征信公司(省級征信平台)建立了個(ge) 體(ti) 工商戶信用評價(jia) 體(ti) 係,鼓勵銀行基於(yu) 信用評價(jia) 體(ti) 係開發適合個(ge) 體(ti) 工商戶發展特點的“個(ge) 體(ti) 貸”產(chan) 品。

  在此背景下,今年初,重慶市“個(ge) 體(ti) 貸”業(ye) 務在重慶銀行落地。重慶銀行根據黃鵬小店經營的實際情況,對其“精準畫像”,批了其貸款,解了其燃眉之急。

  記者了解到,重慶銀行“個(ge) 體(ti) 貸”產(chan) 品推出以來,受到個(ge) 體(ti) 工商戶歡迎,截至今年2月底,已發放貸款3000萬(wan) 元,支持個(ge) 體(ti) 工商戶546戶。

  張秋燕最近也解了心頭之憂。3月11日中午,記者在她經營的社區火鍋店看到,店外的空地上已擺起七八張桌子。

  “顧客排隊等候的時間,明顯減少了很多,店裏的客流量、翻台率提高了近一倍。”張秋燕高興(xing) 地說。

  原來,張秋燕在向有關(guan) 部門谘詢是否能外擺攤位後,得到了正確積極的引導——渝中區解放碑街道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告訴她,根據我市《關(guan) 於(yu) 扶持個(ge) 體(ti) 工商戶發展的若幹措施》,在符合幹淨整潔有序安全和不影響市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遵循“主幹道嚴(yan) 禁、次幹道嚴(yan) 控、背街小巷規範”原則,以規定區域、規定時間等方式,為(wei) 菜農(nong) 、果農(nong) 設置臨(lin) 時占道銷售點,允許門店經營者擴大外擺經營場所,適度拓展經營場地,並依法減免有關(guan) 費用。

  這些舉(ju) 措,向眾(zhong) 多小店釋放利好,激發了活力。同時,我市還引導創業(ye) 者,如何降低開店成本。

  去年7月舉(ju) 行的一場“服務個(ge) 體(ti) 工商戶發展”發布活動上,有創業(ye) 者吐露了自己的網店計劃,但苦於(yu) 沒找到租金合適的場所。

  對此,市市場監管局注冊(ce) 許可局局長鄭曉鍾進行了現場指導。他表示,很多創業(ye) 者初期往往資金不充裕,如果要去租賃寫(xie) 字間或商業(ye) 門麵,成本肯定高,因此,相關(guan) 部門為(wei) 支持個(ge) 體(ti) 工商戶發展,在場所方麵推出了一係列改革創新措施。

  “每個(ge) 區縣都有微企孵化園、眾(zhong) 創空間等,大家隻需要在這些孵化園或眾(zhong) 創空間租賃一個(ge) 工位就可以完成營業(ye) 執照的經營住所登記,成本大大低於(yu) 租賃正規商業(ye) 門麵或寫(xie) 字間。”鄭曉鍾說,如果從(cong) 事電子商務方麵的經營,比如在淘寶、京東(dong) 上有一個(ge) 小店,營業(ye) 執照上可直接使用在淘寶、京東(dong) 的網址進行住所登記。

  不僅(jin) 如此,去年我市還推行“一網通辦”、釋放場地資源、包容審慎監管、推進“個(ge) 轉企”等多種招式,優(you) 化營商環境,提振發展信心,為(wei) 小店成長解決(jue) 了不少“煩惱”,助推城市畫出消費提振的上揚曲線。

  對小店“照顧”更周全

  不斷出台幫扶政策,是為(wei) 了讓小店發展走得更穩。

  然而小店點多麵廣,且每戶的訴求都不一樣,針對小店的幫扶政策如何才能“照顧”周全?

  答案是“量體(ti) 裁衣”。

  “非常感謝九龍坡區市場監管局給我們(men) 頒發首批‘新興(xing) 類’個(ge) 體(ti) 工商戶名牌,這給了我們(men) 個(ge) 體(ti) 戶發展的信心和動力。”

  今年2月初,在九龍坡區首批“名特優(you) 新”個(ge) 體(ti) 工商戶授牌儀(yi) 式上,九龍坡區個(ge) 樂(le) 皮具店店長黃柏青激動地說。

  九龍坡區個(ge) 樂(le) 皮具店是我市首批“新興(xing) 類”個(ge) 體(ti) 工商戶之一,試點個(ge) 體(ti) 工商戶分類“名特優(you) 新”,標誌著我市向探索個(ge) 體(ti) 工商戶分型分類精準幫扶邁出了第一步。

  “由於(yu) 個(ge) 體(ti) 工商戶呈現數量巨大、點多麵廣、利益訴求多元化、發展水平差異化的特點,麵臨(lin) 的困難和問題‘千戶千麵’,因此製定幫扶政策要盡量避免‘撒胡椒麵’的方式,而應采取個(ge) 性化措施進行分型分類培育和精準幫扶,才能真正有效幫助個(ge) 體(ti) 工商戶解決(jue) 急難愁盼。”市市場監管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介紹,按照市場監管總局部署,我市正積極探索構建分型分類精準幫扶等政策體(ti) 係。前不久,《個(ge) 體(ti) 工商戶分型分類精準幫扶實施方案》出台,采取個(ge) 性化措施進行分型分類培育和精準幫扶,有效幫助更多個(ge) 體(ti) 工商戶解決(jue) “急難愁盼”。

  什麽(me) 是分型分類精準幫扶?就是將實際開展經營活動的個(ge) 體(ti) 工商戶,按照存續時間、經營狀況、納稅情況等指標,劃分為(wei) “生存型”“成長型”“發展型”三型,並擇優(you) 分類,實施針對性扶持舉(ju) 措。

  對處於(yu) 初創階段的“生存型”個(ge) 體(ti) 工商戶,側(ce) 重優(you) 化市場準入服務、降低經營場所等成本、探索包容審慎監管機製,激發創業(ye) 創新活力,讓他們(men) 更好地“活下來”。

  對處於(yu) 穩定經營階段的“成長型”個(ge) 體(ti) 工商戶,側(ce) 重暢通招工用工渠道、提供職業(ye) 技能培訓信息、引導參加社會(hui) 保險、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強其抵禦風險、持續經營能力,讓他們(men) “走得穩”“行得遠”。

  對處於(yu) 持續壯大階段的“發展型”個(ge) 體(ti) 工商戶,側(ce) 重提升合規管理水平、支持引導轉型升級為(wei) 企業(ye) 、提高知識產(chan) 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讓他們(men) “做得強”。

  同時,有關(guan) 部門還提出,對“名特優(you) 新”四類個(ge) 體(ti) 工商戶,除了享受分型精準幫扶的各項扶持措施,還可獲得針對性培育。

  “分型分類精準幫扶試點這項政策創新,對發展小店經濟、增強消費活力有積極的意義(yi) 。”莫遠明認為(wei) 。

  莫遠明還建議,對納入幫扶試點的個(ge) 體(ti) 工商戶,政府部門和有關(guan) 部門可以結對幫扶,提供優(you) 質的政務服務,在構建幫扶機製、樹立先進經營理念、拓展市場等方麵走深走實,讓小店成長“煩惱”更少一點、城市煙火氣更濃一點。(新重慶-重慶日報 記者 陳鈞 周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