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看清水河縣緣何成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發布時間:2024-03-18 15:31: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公路平整了、寬敞了,來玩的人越來越多,我家的農(nong) 家樂(le) 和蘋果海紅果采摘生意也越做越紅火,現在一年能收入20多萬(wan) 元,日子越過越滋潤。”3月9日,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城關(guan) 鎮八龍灣村村民賀銀鎖談起家鄉(xiang) 的變化,自信溢於(yu) 言表。

  “把農(nong) 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為(wei) 廣大農(nong) 民致富奔小康、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提供更好保障”。

  近年來,清水河縣牢記囑托,聚焦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高標準規劃、高質量落實,將建設“四好農(nong) 村路”作為(wei)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先手棋”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重要基礎設施,成效明顯。

  2023年底,傳(chuan) 來好消息:清水河縣成功創建成為(wei) 2022年度“四好農(nong) 村路”全國示範縣。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該縣公路總裏程達1840.876公裏,其中,國、省幹線裏程263.832公裏,農(nong) 村公路1577.044公裏,實現鄉(xiang) 鎮、建製村通硬化路和鄉(xiang) 鎮、建製村通客車“四個(ge) 100%”。自然村公路硬化率達到83%,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裏達到64.39公裏,形成了“四橫二縱八出口”的公路交通路網格局。

  一條條“四好農(nong) 村路”成為(wei) 民生路、產(chan) 業(ye) 路、致富路,為(wei) 清水河縣城鎮、農(nong) 村帶來了人氣和財富,也凝聚了民心。

  建好是基礎,管好是關(guan) 鍵。

  該縣成立了縣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四好農(nong) 村路”建設領導小組,不斷完善“四好農(nong) 村路”建設長效機製,以“縣為(wei) 主體(ti) 、鄉(xiang) 鎮主管、部門協同”的鄉(xiang) 村道路運輸安全監管機製,構建“縣道有中心、鄉(xiang) 道有站、村道有所”“縣有路政員、鄉(xiang) 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路產(chan) 隊伍管理體(ti) 係,全麵推行縣、鄉(xiang) 、村“路長製”,配齊114名路長,做到上下聯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無縫監管。

  他們(men) 還投資800萬(wan) 元完善安防設施,用於(yu) 提升農(nong) 村道路整體(ti) 風貌和形象品質。

  “我也真的把這一段段路當作自家‘院前路’,組織村民雨天掃水、雪天掃雪、刮風掃落葉和垃圾,別看咱雖然是農(nong) 村路,那也得收拾得幹幹淨淨。”五良太鄉(xiang) 菠菜營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也是村級“路長”的張靜說,“按照‘四好農(nong) 村路’路長製的要求,我作為(wei) 103個(ge) 村一級‘路長’的一員,不間斷地對道路巡邏檢查,發現道路損毀都一一記錄並上報了,由我們(men) 鄉(xiang) 管護所派施工隊來維護。”

  有路必養(yang) 、養(yang) 必到位。

  “我們(men) 將管護經費和人員工資全額列入縣財政預算。”清水河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李登雲(yun) 告訴記者,對269人的縣、鄉(xiang) 、村三級監管隊伍定期舉(ju) 辦養(yang) 護、檢測培訓,實行鎮幹部包村、村幹部包段,定期對農(nong) 村公路進行清雜去亂(luan) 、清溝疏渠等日常養(yang) 護,全縣農(nong) 村公路列養(yang) 率達100%,有效解決(jue) 了一般性日常養(yang) 護問題。持續開展沿線綠化及沿途村鎮美化工程,大力實施公路綠化工程,實現縣道“路田分家、路宅分家”,示範農(nong) 村公路綠化率達95%以上。

  經濟騰飛路先行。

  清水河縣以完善農(nong) 村路網結構為(wei) 重點推進“四好農(nong) 村路”高標準建設,“十三五”以來累計投資16.4億(yi) 元,建設完善幹支相連、城鄉(xiang) 通暢的交通網絡,促進了縣域交通一體(ti) 化發展,服務民生直抵民心。

  建設四好農(nong) 村路,鄉(xiang) 村振興(xing) 鋪坦途。

  農(nong) 村公路養(yang) 護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建設和美鄉(xiang) 村實現了有機融合。

  通過“四好農(nong) 村路”的建設,清水河縣吸納脫貧人口參與(yu) 農(nong) 村公路建設管理,提供道路公益性崗位216個(ge) ,每年兌(dui) 付補貼資金77.76萬(wan) 元,帶動全縣103個(ge) 行政村216戶年人均增收3600元以上。

  打通外循環、優(you) 化內(nei) 循環、疏通微循環。

  暢通的道路,促進了客運、電商、物流的發展。清水河現有三級客運站1個(ge) 、客運公司4家、四級客運站6個(ge) 、招呼站和候車廳28個(ge) 、營運車輛165輛,開通農(nong) 村客運班線33條,實現鄉(xiang) 鎮、建製村通客車率100%,確保全縣群眾(zhong) “行有所乘”。

  “農(nong) 村客運+農(nong) 村物流+郵政快遞”的融合方式,整合交通、郵政、供銷資源,依托鄉(xiang) 村超市、農(nong) 村銷售點、郵政營業(ye) 網點和快遞網點,縣、鄉(xiang) 物流網絡節點覆蓋率達100%,進一步打通“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電商進村、快遞服務入戶”的雙向運輸服務,城鄉(xiang) 物流網絡越織越密。

  “以前網上購物隻能郵到縣裏親(qin) 戚家,特別不方便,現在需要什麽(me) 一鍵下單直接就能送到村裏的小超市,別提多方便了。”北堡鄉(xiang) 老牛坡村民韓連生邊拆著剛取回來的快遞,邊對記者說。

  與(yu) 此同時,以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為(wei) 抓手,該縣因山就勢打造以鄉(xiang) 村旅遊公路為(wei) 主的2條精品旅遊環線288公裏。

  道路的高標準建設和養(yang) 護,給景區的發展帶來了商機,助力群眾(zhong) 增收致富,農(nong) 戶建成休閑觀光農(nong) 家樂(le) 83家,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和美鄉(xiang) 村”的美麗(li) 圖景正在沿著道路的建設徐徐展開。

  圍繞“生態立縣、生態強縣、生態優(you) 縣、生態興(xing) 縣、生態富民”總目標,清水河縣以路網聯通建設緊密串聯工業(ye) 園區、物流園區、綠色農(nong) 畜產(chan) 品園區、文旅發展示範區等產(chan) 業(ye) 發展輻射區,建成公路369公裏,有力保障了現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文化旅遊、現代物流、綠色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六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

  “把交通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發展優(you) 勢,交通便捷的優(you) 勢吸引了旭陽、超牌新材料等大塊頭企業(ye) 和廣東(dong) 風電、三峽集團等行業(ye) 領軍(jun) 以及伊利、賽科星、優(you) 然牧業(ye) 等龍頭企業(ye) 紛紛落戶,為(wei) 我縣產(chan) 業(ye) 發展增添‘新動能’。”清水河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副主任王維軍(jun) 說。

  “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持續鞏固,是與(yu) ‘四好農(nong) 村路’高質量建設分不開的。”清水河縣縣長陳胡日查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2023年,清水河縣各項經濟指標穩中快進,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長23.6%、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長84%、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長52.8%、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5%,以上四項指標增速均居全市第一;農(nong) 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1%、居全市第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項目實施了21個(ge) ,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長9.9%、達到1.99萬(wan) 元。

  “近5年,我縣新改建農(nong) 村公路驗收合格率都達到100%。我們(men) 創建了3個(ge) 黨(dang) 員示範養(yang) 護鄉(xiang) 鎮、5個(ge) 養(yang) 護示範村、8條精品示範線,農(nong) 村公路安全防護設施逐年提升。群眾(zhong) 真正成為(wei) ‘四好農(nong) 村路’參與(yu) 者、受益者和擁護者。”清水河縣副縣長李軍(jun) 說。(記者 鄭學良 通訊員 奈斯夫 李靜波)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