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重托辦好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辦好思政課,是我非常關(guan) 心的一件事。”
2019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見證了一堂特殊而難忘的思政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以高遠的曆史站位、寬廣的國際視野、深邃的戰略眼光,深刻回答了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的根本問題,為(wei) 推進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5年來,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聚焦發揮思政課關(guan) 鍵課程作用,在機製建設、師資配置、課程設計、資源整合等方麵深化改革創新,探尋提高思政課吸引力的根本路徑,擎信仰之炬,育時代新人。
“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
今年1月20日至21日,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在河北、山西、內(nei) 蒙古、甘肅舉(ju) 辦。來自各地高校的數百名思政課教師,經過前期“雲(yun) 上大練兵”備賽磨課、網絡評審篩選,最終呈現出12場精益求精的教學展示活動,10餘(yu) 萬(wan) 名思政課同行在線上觀摩助威,直播收看量超過76萬(wan) 次,集中反映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戰線的良好精神風貌和教學建設成果。
“我們(men) 辦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
“當前形勢下,辦好思政課,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中來看待,要從(cong)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高度來對待。”
…………
從(cong) 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到給江蘇省淮安市新安小學少先隊員回信,再到觀摩中國人民大學思政課智慧教室現場教學,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著眼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深刻思考,站在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戰略高度,明確指出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yi) 。
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思政課建設行穩致遠。
最重要的是解決(jue) 好信心問題。長期以來,思政課建設形成了一係列規律性認識和成功經驗,培養(yang) 了一支可信、可敬、可靠,樂(le) 為(wei) 、敢為(wei) 、有為(wei) 的思政課教師隊伍,為(wei) 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最根本的是要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5年來,思政課建設成為(wei) 學校黨(dang) 建工作考核、辦學質量和學科建設的重要評估標準。學校黨(dang) 委書(shu) 記、校長全程參與(yu) 指導“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概論”課程建設,帶頭走進課堂聽課講課,推動思政課建設內(nei) 涵式發展。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guan) 鍵在教師”
“請問老師,我怎麽(me) 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30多年前,安徽師範大學教師路丙輝創辦“丙輝漫談”,學生說出困惑,老師解答輔導。路丙輝的抽屜裏,珍藏著由學生提問的小紙條積攢而成的書(shu) 冊(ce) 。
一名教師,一群學生,一問一答,各抒己見。30餘(yu) 年,舉(ju) 辦數百期線上線下活動,“丙輝漫談”浸潤眾(zhong) 多學生心田。用心、用情、用創新的方式,把道理講到學生心坎上,路丙輝為(wei) 青年教師樹立了榜樣。在他的影響下,學生曹克亮加入思政課教師隊伍,在中國計量大學思政課堂開展“克亮漫談”等活動,以情化人、用心育人。
強化引育並舉(ju) ,夯實教師隊伍“主力軍(jun) ”。
吉林健全兼職教師製度,選聘優(you) 秀地方黨(dang) 政領導幹部、企事業(ye) 單位管理專(zhuan) 家、社科理論界專(zhuan) 家、各行業(ye) 先進模範等加入思政課教師隊伍;寧夏積極推進“大思政課”建設,指導各校采取引進、轉任、培養(yang) 等方式,確保思政課教師全部按要求配備到位;北京科技大學通過“校外人才引一批、校內(nei) 教師轉一批、應屆畢業(ye) 生招一批”,優(you) 先配齊思政課教師隊伍……各地區各部門各學校努力配齊建強思政課專(zhuan) 職教師隊伍,在打造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yan) 、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上下足功夫。
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召開5年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增至14.5萬(wan) 人,專(zhuan) 職教師超過11萬(wan) 人,綜合師生比總體(ti) 達到國家規定標準,整體(ti) 結構明顯優(you) 化,為(wei) 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更為(wei) 堅實的人才支撐。
提升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用好立德樹人“大課堂”。
“中老鐵路是一條通往合作共贏、展現兩(liang) 國友誼的幸福路。”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思政課教師劉倩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轉換為(wei) 生動的思政課素材,與(yu) 學生深入探討大國責任、大國擔當。
用虛擬現實觀影、用彈幕互動,和學生一起刷微博、拍視頻日誌,越來越多思政課教師豐(feng) 富課堂內(nei) 容,貼近學生喜好,著力打造讓更多學生愛聽、能懂、真信、篤行的新時代高質量思政課。
5年來,思政課集體(ti) 備課會(hui) 、骨幹教師研修班、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等活動持續舉(ju) 辦,思政課教師培訓實現常態化、全覆蓋、分眾(zhong) 式;河南、四川、陝西等地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建,著力提升思政課教師的業(ye) 務能力與(yu) 育人水平。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guan) 鍵在教師,關(guan) 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課教師要有家國情懷,心裏裝著國家和民族,在黨(dang) 和人民的偉(wei) 大實踐中關(guan) 注時代、關(guan) 注社會(hui) ,汲取養(yang) 分、豐(feng) 富思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在廣大思政課教師心中落地生根。
如今,這支專(zhuan) 職為(wei) 主、專(zhuan) 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you) 良的思政課教師隊伍逐漸配齊建強,一批批優(you) 秀人才加入思政課教師隊伍中,播種信念、夯實信仰、守正創新、培根鑄魂。
“‘大思政課’我們(men) 要善用之”
近年來,每年秋季學期開學,由中央宣傳(chuan) 部、教育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主辦的《開學第一課》專(zhuan) 題節目總會(hui) 如約而至。全國億(yi) 萬(wan) 名中小學生守候在屏幕前,共上一堂“大思政課”。
在數字版《清明上河圖》前,浙江大學研究員金曉明帶領同學們(men) 走進光影世界,品鑒“外賣小哥”“宋代人租車”等軼聞趣事,開啟一場“千年畫中遊”;在遙遠的太空中,神舟十六號乘組通過天地連線,鼓勵同學們(men) 保持好奇、努力探索、堅定前行……
從(cong) 傳(chuan) 統文化、文明探源,到生態文明、鄉(xiang) 村振興(xing) ,再到國防教育、科技創新,2023年《開學第一課》節目中,嘉賓用自己的人生經曆和奮鬥足跡,傳(chuan) 播知識、傳(chuan) 授美德,鼓舞廣大青少年在實現民族複興(xing) 的賽道上奮勇爭(zheng) 先。
“‘大思政課’我們(men) 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幹巴巴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為(wei) 思政課建設內(nei) 涵發展指明了方向。
善用“大資源”,實現啟智潤心。
前段時間,上海徐匯區田林第三小學的學生們(men) 迎來一堂印象深刻的思政課。中共一大紀念館的工作人員帶來了一件館藏珍貴文物——《新青年》。通過講解,學生們(men) 感受到革命文物所蘊含的強大精神力量。
講曆史,從(cong) 黨(dang) 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中感悟思想之光;講故事,從(cong) 中華民族的故事、新時代的故事、先進典型的故事中補足精神之鈣;講實踐,從(cong) 打贏脫貧攻堅戰、籌辦舉(ju) 辦北京冬奧會(hui) 中汲取奮進力量。黨(dang) 和人民百年奮鬥,書(shu) 寫(xie) 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上最恢宏的史詩,這是講好“大思政課”的豐(feng) 厚資源。
搭建“大平台”,匯聚育人合力。
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與(yu) 中國商飛公司民用飛機試飛中心簽署共建協議,成立“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將“大思政課”開到了“大飛機”上;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渭州學校與(yu) 20多個(ge) 校外社會(hui) 實踐基地合作,帶領學生體(ti) 驗非遺紮染、參觀中藥材“百草園”……思政小課堂同社會(hui) 大課堂有益結合,育人主體(ti) 和渠道不斷豐(feng) 富。
中央宣傳(chuan) 部、教育部重點打造200個(ge) 高校思政類公眾(zhong) 號,2023年發布“10萬(wan) +”文章近1100篇,閱讀量達6.6億(yi) 次;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人民日報社等連續3年舉(ju) 辦“雲(yun) 上大思政課”,全網流量累計超過100億(yi) 次……線上線下共繪育人“同心圓”,切實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感和吸引力。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5年來,在各地區各部門各學校共同努力下,更多高水平的思政“金課”不斷湧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育人格局逐步形成,為(wei) 青少年打好精神底色、夯實人生根基,助力其成長為(wei)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18日 01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