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科教興國強國抱負 擔當科技創新重任(在現場·看兩會)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hui) 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hui) 聽取意見和建議時強調,要務實建言獻策,助力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和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健全科技評價(jia) 體(ti) 係和激勵機製,進一步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振奮人心,在代表委員中引發熱烈討論。大家表示,要進一步增強科教興(xing) 國強國的抱負,擔當起科技創新的重任,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打好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新動能。
助力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和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
新時代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對科技體(ti) 製改革作出一係列重要戰略部署,我國科技體(ti) 製改革全麵發力、多點突破、持續向縱深推進。
“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和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我們(men) 重任在肩。”廣東(dong) 省廣州市政協副主席、廣州市科技局局長王桂林委員說,過去一年,廣州著力提升科技創新核心競爭(zheng) 力。一方麵,直麵科技成果轉化中的真問題,打造以企業(ye) 需求為(wei) 牽引的成果轉化模式;另一方麵,把創新落到人才上、企業(ye) 上、產(chan) 業(ye) 上,完善人才成長階梯支持體(ti) 係,持續釋放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創新動能。
結合相關(guan) 部門的一線實踐,王桂林委員建議,進一步建立健全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需求為(wei) 牽引,產(chan) 學研相結合的科技成果轉化體(ti) 係,加快完善“創業(ye) 者成長鏈、企業(ye) 育成鏈、成果轉化鏈”三螺旋支撐體(ti) 係,打通科技成果從(cong) 樣品到產(chan) 品再到商品的演化路徑,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我們(men) 積極引進和培養(yang) 高層次人才,目前公司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近一半,年研發投入占企業(ye) 營收的10%以上。”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立代表介紹,目前公司人才隊伍涵蓋數學、計算機、物理、材料、航天等多個(ge) 領域。
“近年來,公司與(yu) 華中科技大學聯合成立先進紅外探測聯合實驗室、圖像識別與(yu) 飛行控製聯合實驗室,並與(yu) 武漢大學等單位聯合參與(yu) 武漢市‘揭榜掛帥’科技重大專(zhuan) 項,共同開展科研攻關(guan) ,促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黃立代表表示,將以產(chan) 學研合作為(wei) 契機,加快培養(yang) 科技領軍(jun) 人才和以卓越工程師為(wei) 代表的工程技術人才,夯實新質生產(chan) 力的人才基礎。
健全科技評價(jia) 體(ti) 係和激勵機製
曲線上揚,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已從(cong) 2011年第二十九位上升至2023年第十二位。代表委員們(men) 表示,創新曲線上揚離不開科技評價(jia) 體(ti) 係和激勵機製的持續健全。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學思代表表示,激發科研人員創造活力,要進一步健全科技評價(jia) 體(ti) 係和激勵機製。在科研工作中,實行“揭榜掛帥”“賽馬”等製度,做到不論資曆、不設門檻,讓有真才實學的科技人員英雄有用武之地。同時進一步落實獎勵機製,吸引人才集聚,相關(guan) 部門要加大科技創新的激勵力度,提高對人才的吸引力,讓更多的人才加入科研創新當中。
陳學思代表說,要破除人才培養(yang) 、使用、評價(jia) 、服務、支持、激勵等方麵的體(ti) 製機製障礙,相關(guan) 部門要出台更多有助於(yu) 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的措施,為(wei) 世界科技強國建設提供強勁支撐。
“總書(shu) 記強調健全科技評價(jia) 體(ti) 係和激勵機製,我非常認同、深有感觸。”重慶理工大學副校長劉小康委員表示,對於(yu) 高校而言,要堅持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加快建立以創新價(jia) 值、能力、貢獻為(wei) 導向的評價(jia) 體(ti) 係。近幾年,國家推出多項改革措施,對從(cong) 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等不同類別的科研活動采取分類評價(jia) ,實現精準靶向施策,為(wei) 科技成果更快湧現、新質生產(chan) 力加速形成注入強勁動力。
“作為(wei) 長期在高校從(cong) 事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yang) 工作的委員,我將牢記總書(shu) 記要求,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潛心攻關(guan) ,進一步推進研究成果產(chan) 業(ye) 化,助力國家高端裝備產(chan) 業(ye) 發展,努力當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排頭兵,以實際行動展現新時代政協委員的風采。”劉小康委員說。
進一步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關(guan) 鍵是要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you) 良的創新人才隊伍,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
“總書(shu) 記的諄諄囑托體(ti) 現了黨(dang) 中央對科研工作者的關(guan) 心愛護。”民建四川省委會(hui) 副主委、西南財經大學大數據研究院院長寇綱委員說,構建差異化、多維度的評價(jia) 激勵機製,是提升人才競爭(zheng) 力的關(guan) 鍵鑰匙。一方麵,要繼續破除製約創新的藩籬,創新科研人才差異化評價(jia) 標準,對基礎研究型人才,要營造允許失敗、寬容失敗的科研環境,賦予其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選擇權;對技術創新型人才,要探索知識產(chan) 權作價(jia) 入股、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分紅製度,形成“幹事創業(ye) 、奮鬥有得”的市場化激勵氛圍。另一方麵,要優(you) 化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學曆學位教育,提升社會(hui) 化培訓的深度與(yu) 廣度,培養(yang) 更多的專(zhuan) 業(ye) 化技術經紀人,積極探索有關(guan) 機製,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裏”。
河北省邯鄲市涉縣林木覆蓋率超過58%,屬於(yu) 太行山重要生態區位。“學的是林業(ye) ,幹的是林業(ye) 。”河北省涉縣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技術員劉素雲(yun) 代表對林業(ye) 事業(ye) 充滿感情。
如何進一步激發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的創新活力?劉素雲(yun) 代表表示,要敢於(yu) 讓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擔任工程項目技術負責人,激發其幹事創業(ye) 的信心和活力。“多年來,我們(men) 加大與(yu) 各級林業(ye) 部門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發揮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主導作用,在生產(chan) 實踐中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和潛力。”劉素雲(yun) 代表說。
(本報記者賀林平、王明峰、張佳瑩、林子夜、王欣悅、鄧劍洋、強鬱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