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武昌區:以營商環境之優謀高質量發展之進
“感謝法院幫忙解凍我們(men) 的銀行賬戶,流動資金對企業(ye) 經營來說太重要了。”近日,武漢市某置業(ye) 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對武漢市武昌區法院的判決(jue) 稱讚道。
日前,該公司與(yu) 廣東(dong) 一公司陷入合同糾紛財產(chan) 保全案,該公司4個(ge) 銀行賬戶資金170萬(wan) 餘(yu) 元被凍結。隨即,該公司申請銀行賬戶解凍,並提供其名下3套房屋作為(wei) 置換擔保財產(chan) 。經過武昌區法院綜合研判,按規定解除了該公司銀行賬戶的凍結,裁定查封相應置換房產(chan) ,在依法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同時,又將司法措施給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
武昌區法院優(you) 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擔當和作為(wei) ,是武漢市武昌區不斷創新和優(you) 化服務舉(ju) 措,提升經營主體(ti) 獲得感和歸屬感的生動寫(xie) 照。在前不久召開的2023年湖北省營商環境評價(jia) 結果發布會(hui) 上,武昌區再次獲得湖北省營商環境評價(jia) 縣(市、區)綜合第一。武昌區各部門積極打造投資貿易便利、政務服務高效、經營主體(ti) 滿意的營商環境“高地”,以營商環境之優(you) 謀高質量發展之進。
降低企業(ye) 成本 激發市場活力
“以前我們(men) 總要跟供應商‘討價(jia) 還價(jia) ’,先拿貨後付款,現在有了貸款貼息政策,降低貸款成本,我們(men) 不用擔心資金周轉問題,小店也能經營得更好了。”在武昌區經營一家生鮮超市的熊女士,對前來上門宣講政策的網格員欣慰地說道。
為(wei) 了將各項金融惠企政策落實,武昌區還設置了服務專(zhuan) 線受理本轄區貼息政策谘詢,為(wei) 企業(ye) 了解政策、查詢進度、答疑解惑暢通渠道。
2023年來,武昌區累計為(wei) 3196家(次)中小微企業(ye) 及個(ge) 體(ti) 工商戶撥付紓困貸款貼息資金1.91億(yi) 元,為(wei) 95家中小微企業(ye) 及個(ge) 體(ti) 工商戶撥付省級穩市場貸款貼息資金179.99萬(wan) 元。其中“首貸戶”貸款貼息發揮資金撬動作用,打通了小微企業(ye) 融資難的“最先一公裏”,降低企業(ye) 融資成本。
除了真金白銀的補貼,武昌區持續發放企業(ye) 和人才服務券,幫助企業(ye) 降低管理谘詢、人力招聘、法律服務等經營支出。
“原本擔心續約費用太高,幸好領到一張5000元的數字化服務券,壓力減輕不小。”武漢一家教育科技公司在另一家技術公司數字化產(chan) 品的幫助下,獲客渠道和範圍擴大,人力成本降低,管理流程簡化,享受到了數字化發展帶來的紅利,然而一年合約期滿,繼續購買(mai) 服務需2萬(wan) 元,價(jia) 值5000元的數字化服務券如及時雨,為(wei) 這家剛起步的教育科技公司緩解壓力,促成續約。而對於(yu) 另一家技術公司來說,他們(men) 通過核銷企業(ye) 和人才服務券,已為(wei) 147家企業(ye) 提供數字化服務,獲得超百萬(wan) 元營收。
據了解,2023年武昌區用價(jia) 值300萬(wan) 元的企業(ye) 和人才服務券,幫助600餘(yu) 家企業(ye) 抵扣數字化轉型服務、法律服務、管理谘詢、人力資源等方麵的運營成本,撬動了數倍合同交易額。
提升服務質效 形成發展合力
武漢某房地產(chan) 公司30億(yi) 元拿下武昌區一地塊,預計項目投資50億(yi) 元,是武昌區重點工程項目。該公司人員臨(lin) 近下班時間趕到政務中心窗口辦理企業(ye) 設立申請,而申報材料中還存在簽名不全、授權簽章缺少等情況。
“窗口可以延期,工程不能延期!”武昌區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考慮到企業(ye) 急需使用營業(ye) 執照的迫切需求,第一時間為(wei) 其開辟綠色通道,采用先容缺受理後補齊補證的方式,當晚10點加班審批,順利發放營業(ye) 執照。
企業(ye) 引進來,更要留得住。
入駐武昌區長城匯的一家從(cong) 事農(nong) 產(chan) 品交易的企業(ye) ,受到公司戰略布局以及外部環境的影響,產(chan) 生整體(ti) 搬遷的念頭。了解情況後,水果湖街道“零號員工”團隊邀請稅務局業(ye) 務骨幹,到企業(ye) 現場解答相關(guan) 問題,並進行業(ye) 務指導。企業(ye) 被他們(men) 的服務力度和熱情態度所感動,最終表示將繼續紮根水果湖街道,還籌劃將總部遷至武昌。
“沒有工號牌,不在企業(ye) 名冊(ce) ,不拿企業(ye) 薪酬,卻為(wei) 企業(ye) 的事忙前跑後。”得到“零號員工”幫助的一家數字產(chan) 業(ye) 公司還為(wei) 水果湖街道送來了錦旗——“勠力精準服務企業(ye) ,同心共築發展高地”。
在一係列優(you) 質服務的促進下,過去五年,武昌區經營主體(ti) 從(cong) 14.1萬(wan) 戶增長到17.2萬(wan) 戶,“四上”企業(ye) 從(cong) 882家躍升至1387家,“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從(cong) 零突破到51家,高新技術企業(ye) 、“瞪羚”企業(ye) 、上市企業(ye) 等各類主體(ti) 蓬勃發展,為(wei) 區域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提供了堅實支撐。
推動改革創新 增強內(nei) 生動力
眼下,武昌區水果湖養(yang) 老服務中心項目正加快推進,回想起一年前的辦證經曆,項目負責人仍然讚不絕口:“一天內(nei) 就核發了開工所需的‘七證’,效率‘杠杠滴’。”
項目涉及土地性質變更、土地稅款減免、國家安全審查等方麵,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武昌分局組建服務專(zhuan) 班,在項目立項後就第一時間主動與(yu) 省直部門進行對接,並聯合區其他部門對建設單位提前開展政策解答和技術指導,高效而有力地解決(jue) 了各類問題。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建設單位一次性拿到了《劃撥決(jue) 定書(shu) 》《不動產(chan) 權證》《規劃方案批準通知書(shu)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應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築項目報建審批行政許可決(jue) 定書(shu) 》等七本證書(shu) 。
據悉,該項目是武漢市頒布工程建設領域“承諾可開工”製度以來,全市首個(ge) 以“承諾可開工”方式辦理行政許可的非工業(ye) 類項目,並且首次實現了“七證齊發”。
“武昌敢打第一槍,勇於(yu) 先行先試。立足創新發展,力推三級改革。”武昌區主要負責同誌介紹,“國家級試點‘無差別綜合窗口服務標準化’項目在武昌順利開局,省級試點政務服務‘一窗通辦’改革等也在武昌率先落地,6項市級試點已正式推廣運行。”
在創新方麵,武昌還創立了武漢市首個(ge) 商業(ye) 街民商事調解中心,設立全國首個(ge) “碳金融巡回審判庭”,武昌“訴調對接化解勞動爭(zheng) 議”入選全國“楓橋式工作法”,通過打好司法服務“組合拳”營造企業(ye) 發展“暖環境”。
地區生產(chan) 總值連續6年保持湖北省縣市區首位,在中國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百強榜中攀升至42位、連續4年領跑全省……武漢市武昌區用良好的營商環境,交出一份高質量發展的答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