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一域十二城 一曲黃水謠

發布時間:2024-03-21 11:39: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黃河蜿蜒,流經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成九曲環繞之勢,臨(lin) 空俯瞰,美不勝收。

  與(yu) 此相映成輝的是,秦、魏兩(liang) 段古老長城,橫亙(gen) 在準格爾旗的山脊上,雖然經過歲月磨礪,但是蘊含的精神卻曆久彌新。

  大河浩蕩,柔情滿懷,長城逶迤,匯聚力量,仿佛在敦促全國百強之城準格爾旗繼續策馬揚鞭,奮力向前。

  兩(liang) 段城牆的黃河記憶

  3月18日,記者隨同準格爾旗博物館館長劉衛軍(jun) 等人,從(cong) 薛家灣出發,行程100多公裏,來到位於(yu) 準格爾旗暖水鄉(xiang) 榆樹壕村東(dong) 側(ce) 的戰國秦長城遺址。

  這段長城位於(yu) 山地丘陵之上,地表部分城垣呈隆起的“土包”形狀,時斷時續。據當地文保員回憶,他小時候,在長城牆體(ti) 附近,偶爾會(hui) 發現一些斷瓦殘片、銅製箭頭。

  劉衛軍(jun) 站在城垣上,指著前方的平緩地帶說:“這個(ge) 地段叫暖水川,是季節性河流,河水順流而下注入黃河,是黃河支流的支流。”

  顯然,在曆史上,戰國秦長城在暖水川與(yu) 黃河支流有過親(qin) 密接觸。

  據史料記載,秦長城從(cong) 甘肅岷縣城西十公裏開始,沿洮河東(dong) 岸入臨(lin) 洮境,幾經轉折,在內(nei) 蒙古伊金霍洛旗納林塔鄉(xiang) 束會(hui) 川西岸沿川北上,從(cong) 暖水鄉(xiang) 巴龍梁向北經神樹溝、德勝西至布爾陶亥鄉(xiang) 壩梁後複東(dong) 折至點素腦包,最後直抵十二連城之北的黃河西岸,全長1100餘(yu) 公裏。

  “準格爾旗地界,有過兩(liang) 段古老的長城,一段是我們(men) 看到的戰國秦長城,一段是戰國魏長城。魏長城已經見不到遺跡了,秦長城遺跡還很明顯,兩(liang) 國長城遺址共有125段。”劉衛軍(jun) 告訴記者。

  魏長城雖然沒有地表遺跡,但在《史記·魏世家》中卻留下記載:“十九年(前352年),諸侯國圍我襄陵。築長城,塞固陽。”

  經內(nei) 蒙古和鄂爾多斯兩(liang) 級文物部門考證,曆史上的魏長城走向為(wei) :南起華山北麓,經韓城境,循河西北上,又經陝西綏德、神木等地,從(cong) 府穀進入準格爾旗黃河西岸的馬柵,再沿黃河北上經魏家峁、大路等地到達十二連城地區,繼續西行至達拉特旗的白泥井,從(cong) 粉土圪旦過黃河,向北抵包頭固陽置塞,全長600多公裏,為(wei) 魏國抵禦秦國而築,史稱“魏長城”。

  前文所說的十二連城故城,位於(yu) 準格爾旗十二連城鄉(xiang) 腦包灣村,由十二座城垣組成。據《元和郡縣》記載,十二連城原為(wei) 隋唐勝州榆林城,後經曆代修建,以“城套城、郭連郭”的方式構成獨樹一幟的拱衛體(ti) 係,在古代具有重要戰略意義(yi) 。

  目前,十二連城城垣輪廓比較清晰的有五座城址,分別編號為(wei) 1.2.3.4.5號城。城址內(nei) 所見遺物,大部分屬於(yu) 漢、唐至元、明時代,其中以隋唐時期遺物最為(wei) 豐(feng) 富。

  “秦、魏兩(liang) 段長城都途經十二連城地區,黃河也從(cong) 十二連城古城牆下流過,因此,長城文化與(yu) 黃河文化對十二連城產(chan) 生了深遠影響。”劉衛軍(jun) 說。

  小鄉(xiang) 鎮裏的千年故事

  準格爾旗地處鄂爾多斯高原腹地,是晉陝蒙三省交界處,黃河沿北、東(dong) 、南流經238公裏,隔河與(yu) 山西、陝西毗鄰,是聞名的“雞鳴三省”之地。

  長城文化與(yu) 黃河文化在這裏碰撞融合,古代各民族融合的故事,也在不斷上演。

  史料記載,楊廣在位時,突厥啟民可汗與(yu) 隋朝的關(guan) 係密切,大業(ye) 三年(607年)春正月,啟民可汗入隋都長安朝見隋煬帝;夏四月,隋煬帝北巡,沿黃而下,到達榆林城,啟民可汗及義(yi) 成公主至行宮覲見。隋煬帝北巡的場麵十分壯觀,“甲士五十餘(yu) 萬(wan) ,馬十萬(wan) 匹,旌旗輜重,千裏不絕”。隋煬帝在大帳中,大宴啟民可汗及其部落三千五百人,並賦詩道:“呼韓頓顙至,屠耆接踵來;何如漢天子,空上單於(yu) 台!”

  參加這次宴會(hui) 的,除了啟民可汗所率突厥貴族頭領外,還包括契丹、奚等部族的酋長。中央民族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曾在“百家講壇——隋唐風雲(yun) ”中生動地講述了這一盛況。

  “近現代以來,大量漢族人民遷入準格爾地區,與(yu) 這裏的蒙古族人民一起生活勞作、和睦相處,使農(nong) 耕文化與(yu) 草原文化充分交流融合,注入多元複合、和諧開放的鮮明地域特色文化,是中華文化多元一體(ti) 的重要體(ti) 現。”準格爾旗文旅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張天一說。

  現在的十二連城鄉(xiang) ,東(dong) 與(yu)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新營子鎮隔黃河毗鄰,南與(yu) 布爾陶亥蘇木接壤,西與(yu) 達拉特旗吉格斯太鎮相連,北與(yu) 包頭市土默特右旗將軍(jun) 堯鎮、托克托縣雙河鎮隔黃河相望,是準格爾旗北部地區人流、物流、信息流、農(nong) 畜產(chan) 品流的聚集之地。

  準格爾旗西部的暖水,是另一個(ge) 民族融合的重鎮。1928年,綏遠始建行省。1929年,暖水建鎮,成為(wei) 準格爾旗四大古鎮之一。據“暖水記憶”展陳館記載,隨著“走西口”帶來的人口大遷徙,暖水人口日盛,村落漸興(xing) ,成為(wei) 當時走西口的車馬驛站。

  “暖水興(xing) 盛的時候,車水馬龍,絡繹不絕,字號林立,生意興(xing) 隆。”暖水村支書(shu) 王爭(zheng) 自豪地說,如今的暖水,仍然有地理優(you) 勢——距離沿黃的山西河曲、陝西府穀、十二連城、包頭薩拉齊均為(wei) 100多公裏,是黃河九曲環繞的中心地帶。

  曆史上人口遷徙帶來的多元文化,新時代信息聚合形成的交流體(ti) 係,讓十二連城這座曆史悠久的古城,在準格爾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旗”的榮譽下,煥發勃勃生機。

  新時代的文化擔當

  幾千年來,母親(qin) 河哺育著準格爾地區的各族兒(er) 女,用包容開放的胸懷浸潤著地域文化。

  被譽為(wei) 中華脊梁的長城,用自強不息、眾(zhong) 誌成城的精神,賦予準格爾人民強大的奮進力量,形成一種別樣的文化品格。

  積澱深厚的曆史文化,在融合之後釋放出無窮魅力,在傳(chuan) 承發展創新中,越發博大精深,深刻地影響著現代生活。

  2月24日,為(wei) 期3個(ge) 月的“盛世修典——‘中國曆代繪畫大係’準格爾旗特展”開展。這次特展由準格爾旗委宣傳(chuan) 部、浙江大學藝術與(yu) 考古學院聯合主辦,開展以來,已接待了來自社會(hui) 各界的數萬(wan) 參觀者。

  本次特展是“中國曆代繪畫大係”龍年首展,是首個(ge) 全國基層展。“中國曆代繪畫大係”共收錄海內(nei) 外263家文博機構的中國繪畫藏品1.2405萬(wan) 件(套),涵蓋了絕大部分傳(chuan) 世國寶級繪畫珍品,是迄今為(wei) 止同類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錄最全、出版規模最大的中國繪畫圖像集成,本次特展展出了其中的450件。

  準格爾旗融媒體(ti) 中心主持人呂文娟是本次特展的15位講解員之一,她把這次曆練稱為(wei) “文化修行”。她說:“這場來到家門口的文化視覺盛宴,在北疆這座詩意盎然的小城綻放,本身就是在講好中國故事。”

  準格爾人對曆史文化與(yu) 現代生活相結合的認知十分準確,對“河”與(yu) “城”文化的踐行更加深刻。他們(men) 用文化賦能經濟社會(hui) 實踐,把文化營養(yang) 注入發展的肌體(ti) 。

  去年4月28日,“黃河·十二連城”地方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hui) 在十二連城鄉(xiang) 舉(ju) 辦。準格爾旗啟城農(nong) 牧業(ye) 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等3家公司獲得“黃河·十二連城”地方區域公用品牌相關(guan) 產(chan) 品的使用權。

  無獨有偶,精彩還在繼續。

  中國首屆草莓品牌大會(hui) 在上海舉(ju) 行,來自歐洲、美洲、亞(ya) 洲等數十個(ge) 國家和國內(nei) 各地數百家企業(ye) 、農(nong) 戶匯聚上海,200多個(ge) 品牌紛紛亮相。準格爾旗的區域品牌“黃河·十二連城”成為(wei) 本次大會(hui) 唯一來自內(nei) 蒙古的品牌代表,並且包攬了2022年全國優(you) 質草莓擂台賽兩(liang) 項金獎、兩(liang) 項銀獎,同時榮獲中國·上海草莓品牌大會(hui) “2022年度受市場歡迎草莓區域公用品牌”榮譽稱號。

  對於(yu) 準格爾旗的區域文化定位,準格爾人一直是與(yu) 時俱進,踏歌而行。張天一說:“黃河文化與(yu) 長城文化在準格爾地區不斷碰撞與(yu) 交融,促生了一種文化現象,我們(men) 稱之為(wei) 漫瀚文化現象,漫瀚文化的核心就是久遠性、民族性、開放性、包容性、親(qin) 和性和進取性,這一文化特性,是對曆史的接續,也是對未來的期許。”

  憶往昔,築長城、置郡塞,多少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在這片熱土上鐫刻動人傳(chuan) 奇,參與(yu) 締造傳(chuan) 播著黃河文明。

  看今朝,準格爾人秉承“蒙古馬精神”,建構起現代化文明城市和美安居的繁榮盛景,展現出“幹億(yi) 實力旗區”踔厲奮發的廣闊胸襟。

  展未來,準格爾人正在腳踏實地,快馬加鞭……(記者 劉春 王宗)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