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線 看新春|紹興:來了“指導員”,鄉村振興步子快起來
“小番茄長勢怎麽(me) 樣,營養(yang) 液的配比調整得如何了?”“童享樂(le) 園遊客量怎麽(me) 樣,配套的停車場拓展以後情況還可以嗎?”“露營基地的基礎配套設施提升工作完成了嗎?”“來村子考察的團隊最近有多少個(ge) ?我和書(shu) 記溝通下講解的場次……”早晨9點剛過,浙江紹興(xing) 柯橋區蘭(lan) 亭街道謝家塢村裏,第六任駐村指導員張良的身影已經活躍在村子的前前後後,手上的筆記本裏寫(xie) 滿了密密麻麻的事項。
“別小瞧這個(ge) 本子,這是我們(men) 駐村指導員的民情日記,每次交接時,這對於(yu) 後任者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稍稍得閑,張良便跟記者“賣弄”起了自己手上的“寶貝”,他說,除了民情日記,新任者還會(hui) 收到一個(ge) “百寶袋”,駐村服務指南、村情村貌介紹、名片等重要信息一應俱全,“一筆一劃都見證了謝家塢這兩(liang) 年的發展。”
談起駐村,張良有著說不完的故事。一邊駕駛電瓶車村前村後地跑,他一邊跟記者聊了起來。
“摳工程建設細節是我的長處,也是我當時成為(wei) 謝家塢村駐村指導員的原因之一。”2022年,正值謝家塢村發展高峰期,霧耕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大棚、露營基地、特色民宿集群等一批項目全麵鋪開。因為(wei) 專(zhuan) 業(ye) 對口,在蘭(lan) 亭街道城建辦任職的張良被選派為(wei) 謝家塢村第六任駐村指導員。
定期組織召開工作推進會(hui) 、分析會(hui) ,協調對接項目、現場監督施工……剛駐村那會(hui) 兒(er) ,張良幾乎天天都撲在項目工地上,“這就是指導員的工作,既然來了就要把自己擅長的工作幹好!”
跟隨張良的腳步,記者也走了一遭村裏專(zhuan) 門規劃的研學路線。“這兩(liang) 年,隨著謝家塢村不斷發展,來這裏研學、遊玩的人越來越多,今年預計可以突破十萬(wan) 人次。”張良說,配套提升也就成了近期村裏的主要工作之一,許多項目要趕在今年旅遊旺季到來前完工,所以加班又成了常態,“春節幾乎都在村子裏過的,但看到項目逐步完工,心裏跟村幹部和群眾(zhong) 一樣開心!”
“來一個(ge) 人,改變一村!”說起駐村指導員,自2001年起便擔任謝家塢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的陳誌芳最有話說,“2003年底,浙江省委提出,從(cong) 各級機關(guan) 挑選一批黨(dang) 員幹部下農(nong) 村,謝家塢村就是先行地。”
20年來,六位駐村幹部一任跟著一任幹,一事接著一事做:任水泉團結村兩(liang) 委,助村子走上發展壯大的路子;邵關(guan) 通將工作中心放在村容村貌提升上,為(wei) 發展文旅打好了基礎;章建龍聚焦化解矛盾糾紛,同時助推項目建設;徐秋佳助力“五星3A”精品村創建;王江助力先行村建設;張良則以項目建設為(wei) 基礎,拓展共富新模式。
從(cong) 當初無人問津的小山村,到今天名氣在外的“網紅村”,20年來,村子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23年,謝家塢村村集體(ti) 經營性收入接近700萬(wan) 元,是2003年的20多倍,村民人均年收入也由當時的7000元增長到6萬(wan) 多元。
“可以說,駐村指導員是村子發展的‘幕後英雄’。”陳誌芳說,謝家塢村對於(yu) 駐村指導員製度的探索隻是紹興(xing) 全市層麵探索的一個(ge) 縮影。
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紹興(xing) 累計選派19批、3.6萬(wan) 餘(yu) 名機關(guan) 黨(dang) 員幹部為(wei) 駐村指導員,下沉到全市1772個(ge) 村。此外,駐村指導員製度還逐漸向社區、企業(ye) 拓展,形成“駐村指導員、駐社指導員、駐企服務員”3支隊伍齊頭並進的模式。
記者手記:
駐村指導員,顧名思義(yi) 就是將黨(dang) 政機關(guan) 的幹部選派到基層輔助村幹部。如何讓這項製度不成為(wei) 一個(ge) “麵子工程”,記者以為(wei) 就是要因村製宜選好人,確保每一個(ge) 指導員都“人盡其用”,正如謝家塢村的張良一般,利用自己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幫助村子謀發展。
如更大維度地精準選派,紹興(xing) 建立了“三駐幹部”人選信息庫,匯總幹部的專(zhuan) 業(ye) 能力和工作經驗、村社和企業(ye) 各自發展重點、治理難點等信息,同時探索出“政法幹部駐亂(luan) 村、經濟幹部駐窮村、黨(dang) 建幹部駐弱村”等經驗機製。
實際上,這種做法也取得了成效。紹興(xing) 踐行駐村指導員製度的這20年以來,已經全麵消除年集體(ti) 經營性收入50萬(wan) 元以下行政村,建成“共富工坊”910家,帶動從(cong) 業(ye) 人員人均月增收2900餘(yu) 元。
在紹興(xing) ,駐村指導員的故事還在繼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