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以舊換新,釋放內需活力(評論員觀察)

發布時間:2024-03-21 16:32:00來源: 人民日報

  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順應了品質化消費的趨勢,有助於(yu) 進一步撬動消費需求,釋放內(nei) 需活力,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突出標準引領,更好發揮能耗、排放、技術等標準的牽引作用,瞄準置換需求,以優(you) 質供給激活存量市場,形成更新換代規模效應

  

  想把自家不常用的消毒櫃更換為(wei) 功能更齊全的洗碗機,便用手機下單、預約時間,工作人員上門將舊機器拆走,根據尺寸安裝調試好新機器。這一以舊換新的模式,既解決(jue) “回收難”問題,又即買(mai) 即用、省時省力,贏得許多消費者的青睞。

  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四次會(hui) 議指出:“鼓勵汽車、家電等傳(chuan) 統消費品以舊換新,推動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不久前,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開展汽車、家電產(chan) 品以舊換新,推動家裝消費品換新。消費一頭連著宏觀經濟,一頭連著千家萬(wan) 戶,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7.2%,內(nei) 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111.4%,比上年提高25.3個(ge) 百分點,內(nei) 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拉動作用日益凸顯。在這樣的背景下,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順應了品質化消費的趨勢,有助於(yu) 進一步撬動消費需求,釋放內(nei) 需活力,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鼓勵消費品以舊換新,是在存量中挖掘增量的有效舉(ju) 措。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汽車保有量約3.4億(yi) 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yi) 台,一些家電更新換代的需求和潛力很大。對汽車和家電市場而言,要實現可持續的增長,就不能隻著眼於(yu) 增量。在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說,我國的汽車、家電、家裝市場綜合體(ti) 量大,相當一部分產(chan) 品使用年限較長,潛在更新需求進入了集中釋放期。以汽車為(wei) 例,當前“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乘用車超過1600萬(wan) 輛,其中車齡15年以上的超過700萬(wan) 輛。巨大市場空間帶來巨大發展機遇。突出標準引領,更好發揮能耗、排放、技術等標準的牽引作用,瞄準置換需求,以優(you) 質供給激活存量市場,形成更新換代規模效應,既能惠及有換新意願的消費者,也將推動供需兩(liang) 端實現良性互動。

  換了新的消費品,舊的怎麽(me) 處理?在山東(dong) 的一家家電再循環互聯工廠,一台廢舊冰箱經過預拆解、多重破碎、三級分選等流程,就能變成一堆堆拆解金屬、再生塑料、循環部件,以全新形態重新進入產(chan) 業(ye) 鏈。每年約有200萬(wan) 台回收家電在該工廠迎來“新生”,循環新材料產(chan) 能達3萬(wan) 噸,年碳減排能力約為(wei) 1.7萬(wan) 噸,相當於(yu) 種植155萬(wan) 棵樹。實踐表明,建立健全回收利用體(ti) 係,促進廢舊裝備再製造,將有效提升經濟綠色低碳水平。目前,我國廢舊家電通過正規渠道回收,實現環保拆解和再回收的比例僅(jin) 占20%左右。因此,有必要推動大規模回收循環利用,加強“換新+回收”物流體(ti) 係和新模式發展,暢通資源循環利用鏈條。

  推動以舊換新,關(guan) 鍵要激發消費者和企業(ye) 的意願。對此,要堅持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聯動,統籌支持全鏈條各環節。打好政策組合拳,加大財政、金融、稅收等政策支持力度,強化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和科技創新支撐,才能調動市場積極性,更好引導居民和相關(guan) 經營主體(ti) 的廣泛參與(yu) 。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品對消費的帶動作用強,有巨大的潛力待挖掘。立足實際、統籌安排、有序推進,必能讓消費品以舊換新更好惠民利企,實現“一舉(ju) 多得”。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