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校畢業生留吉人數實現三年三連增
原標題:我省高校畢業(ye) 生留吉人數實現三年三連增
記者近日從(cong) 省教育廳獲悉,截至2023年8月31日,吉林省高校畢業(ye) 生自2021屆以來實現留吉人數三年三連增,2023屆高校畢業(ye) 生留吉人數創曆史最好水平,為(wei) 推動吉林全麵振興(xing) 率先實現新突破提供了高素質人口保障。
高校畢業(ye) 生留吉就業(ye) 創業(ye) 工作是民生工程、人才工程,也是提高人口素質的重大舉(ju) 措。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高校畢業(ye) 生留吉就業(ye) 創業(ye) 工作,省委書(shu) 記景俊海四次麵向大學生發出留吉邀請,省委相關(guan) 領導多次深入基層調研座談,推動高校畢業(ye) 生留吉就業(ye) 創業(ye) 。省教育廳與(yu) 各部門攜手,采取有效措施,共同推進高校畢業(ye) 生留吉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壓實高校主體(ti) 責任。落實就業(ye) “一把手”工程,實施高校書(shu) 記、校長“雙組長”負責製,建立主要負責同誌親(qin) 自部署、院係部門協同推進、全員促就業(ye) 機製。2023年,集中開展“百名校長訪千企、千企進校園”專(zhuan) 項行動,共走訪省內(nei) 企業(ye) 1510家,開拓崗位2.3萬(wan) 個(ge) 。將畢業(ye) 生留吉情況納入高校領導班子年度考核內(nei) 容,形成教育係統各級“一把手”親(qin) 自抓、全員促留吉的組織領導體(ti) 係。
完善部門聯動機製。省教育廳牽頭建立部門協調機製,聯合召開年度工作會(hui) 議、製定工作方案。與(yu) 組織部、人社廳、國資委等部門協同推動政策性崗位提前落實。2023年7月底前,發布了公務員、事業(ye) 單位、基層治理專(zhuan) 幹、特崗教師、國有企業(ye) 、編外就業(ye) 崗位等招聘計劃,提供崗位2.1萬(wan) 個(ge) ;充分挖掘校友企業(ye) 資源,省內(nei) 校友企業(ye) 招錄畢業(ye) 生4600餘(yu) 名;人社、工信、工商聯、團省委、殘聯等部門牽頭舉(ju) 辦留吉就業(ye) 專(zhuan) 場招聘活動100餘(yu) 場。
開展留吉就業(ye) 宣傳(chuan) 。全麵推進“創業(ye) 奮鬥,‘就’在吉林”宣傳(chuan) 活動,開展就業(ye) 政策宣傳(chuan) 線上直播解讀活動,設立“吉林省人才政策谘詢熱線”,提高留吉政策的知曉度和覆蓋麵。實施大學新生留吉宣傳(chuan) “五個(ge) 一”行動,將留吉宣傳(chuan) 融入培養(yang) 全過程。加強校園媒體(ti) 宣傳(chuan) ,營造“就”在吉林校園文化氛圍。
提升就業(ye) 指導服務。深入開展“就業(ye) 育人”主體(ti) 教育活動,組織開展全省大學生職業(ye) 規劃大賽,引導畢業(ye) 生樹立正確的成材觀、職業(ye) 觀、就業(ye) 觀。推動高校就業(ye) 創業(ye) 聯盟建設,在高校建立“大學生就業(ye) 創業(ye) 指導服務站”“就業(ye) 谘詢服務台”。精準實施困難群體(ti) 就業(ye) 幫扶,為(wei) 每人提供3-5個(ge) 適合的就業(ye) 崗位,困難群體(ti) 畢業(ye) 生去向落實率高於(yu) 全省平均水平。
年初以來,省委省政府持續強化高校畢業(ye) 生留吉就業(ye) 創業(ye) 工作力度,今年省委經濟工作會(hui) 議和全省兩(liang) 會(hui) 上,對2024年高校畢業(ye) 生留吉就業(ye) 創業(ye) 工作作出了明確部署。按照相關(guan) 部署,省教育廳、省人社廳已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研究製定了《吉林省2024年高校畢業(ye) 生留吉就業(ye) 創業(ye) 工作實施方案》,向各地和企業(ye) 發放《2024屆吉林省普通高校畢業(ye) 生人才資源匯編》,按照學科專(zhuan) 業(ye) 和學曆層次對各高校畢業(ye) 生進行分類統計,便於(yu) 各地用人單位精準選才用才。會(hui) 同人社等部門,建立工作聯絡機製,為(wei) 下一步摸清各地用人單位需求、拓寬就業(ye) 渠道、崗位精準推送、入校招聘等方麵打好基礎。以春季促就業(ye) 攻堅行動、百日衝(chong) 刺行動為(wei) 主線,積極牽頭組織各類招聘會(hui) 推介會(hui) ,集中辦好“‘四大集群、六新產(chan) 業(ye) 、四新建設’行業(ye) 招聘月行動”“市州進校園活動”“書(shu) 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ye) 專(zhuan) 項行動”等重點活動,營造高校畢業(ye) 生留吉氛圍,著力形成合力推進工作的良好局麵。(記者李開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