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鄉村振興的“味動力”

發布時間:2024-03-22 09:42:00來源: 人民網

 

  驚蟄,春回大地。筆者乘車來到秦巴山深處的十堰市鄖陽區譚家灣鎮核桃樹埡村,蜿蜒的柏油路、新建的標準農(nong) 田、溫馨的幸福廣場……與(yu) 村裏的白牆黛瓦、藍天白雲(yun) ,交織出一幅美麗(li) 斑斕的畫卷。

  一進村口,一家黃綠相間的“知音同行便民”店招分外引人注目,正在碼貨的店主沈兆有聽到聲音便迎了出來。56歲的他中等個(ge) 子、圓臉龐,眼睛笑起來彎彎的,看起來很麵善。

  “在煙草公司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我的小店全麵升級,我也學會(hui) 運用雲(yun) POS係統進行全店鋪管理,日子越過越紅火。”麵對喜歡“嘮嗑”的“記者”,沈兆有總是笑眯眯地回應。

  “剛駐村,在得知沈兆有店鋪的經營困境後,我第一時間與(yu) 十堰市局(公司)溝通,共同對小店‘把脈問診’,切實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湖北省煙草專(zhuan) 賣局(公司)駐核桃樹埡村第一書(shu) 記、工作隊隊長陳剛說,“立足農(nong) 業(ye) 精、農(nong) 村美、農(nong) 民富,將核桃樹埡村打造成新農(nong) 村典範,是我們(men) 駐村工作隊的初衷。”

  基礎設施 加“鮮”

  雨後的核桃樹埡村,道路幹淨整潔,各式民居在春日的陽光下別有一番韻味。

  “經過整治,公路拓寬了,運輸農(nong) 產(chan) 品更方便了,還安裝了路燈,為(wei) 我們(men) 解決(jue) 了大難題!”談及村裏的變化,村民沈兆明笑得合不攏嘴。

  “近兩(liang) 年,通過不斷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推進田間綠色治理,全麵實施村主幹道黑色化和全村亮化工程,核桃樹埡村變成了一道靚麗(li) 的風景線。”核桃樹埡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豐(feng) 勇表示,“我們(men) 將繼續開展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行動,讓越來越多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過上幸福的田園生活。”

  山變綠、水更清、村更美。自2021年駐村以來,工作隊從(cong) 村裏環境整治入手,試點推行“鄉(xiang) 風文明積分”獎勵製度,設立專(zhuan) 項資金,大力開展“清潔衛生”“勤勞致富”“孝順家庭”等評比活動,群眾(zhong) 根據積分兌(dui) 換糧、油、麵等物資,凝聚‘共同締造’合力。如今,保護環境已成為(wei) 村民的自覺行動。

  俯下身子幹實事,想方設法解難題。維修村委會(hui) 辦公樓,打造黨(dang) 員實踐培訓基地、雁行影院、雁行書(shu) 屋、韭菜交易廣場、知音幸福廣場等,推進村莊垃圾分類、廁所改造、庭院美化,發放“健康愛心包”、優(you) 化就醫條件……在駐村工作隊和“兩(liang) 委”的共同努力下,核桃樹埡村的人居環境整體(ti) 水平明顯提升。

  產(chan) 業(ye) 增收 搶“鮮”

  走進駐村工作隊幫扶建設的韭菜基地,掀開大棚,濃鬱的香氣撲麵而來,韭菜嬌豔欲滴,長勢喜人。

  以前的核桃樹埡村,人均耕地麵積不足0.8畝(mu) ,投工投勞多而生產(chan) 效益低。現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兩(liang) 委”打造韭菜種植核心樣板區,采用水肥一體(ti) 化智能灌溉係統,用水、用肥量分別比傳(chuan) 統農(nong) 作節約40%與(yu) 50%以上,韭菜品質、產(chan) 量大幅提升。

  核桃樹埡村的村民沒有想到,小小的韭菜竟闖出致富新路,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綠色銀行”。“我們(men) 這裏的韭菜從(cong) 四月份開始分批上市,提前預定的客戶很多,收益非常可觀。”李豐(feng) 勇介紹,種植、管護、采收等環節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韭菜種植遍及核桃樹埡村,結成了村民們(men) 的“致富果”。

  幫扶不斷檔,接力加油幹。作為(wei) 湖北省煙草專(zhuan) 賣局(公司)駐村工作隊的第三任書(shu) 記,陳剛請專(zhuan) 家、跑市場,讓村裏的豆腐坊漸成規模。“真沒想到,在工作隊幫扶下,豆腐廠變成了豆製品廠,日均營業(ye) 額有2000元左右,真是越幹越有勁!”45歲的村民楊明對未來充滿信心。

  有同樣感受的,還有41歲的返鄉(xiang) 人員謝金霞。2020年,她回到家鄉(xiang) ,在工作隊指導下開始從(cong) 事居家釀酒,目前,酒年產(chan) 兩(liang) 萬(wan) 斤,年收入10萬(wan) 元左右。她深有感觸,“家鄉(xiang) 麵貌日新月異,在家門口上班,掙錢顧家兩(liang) 不誤。”

  綠色是農(nong) 業(ye) 的底色,生態是農(nong) 業(ye) 的底盤。山頂建茶園,山腰建果園,山下種菜園,路旁建產(chan) 業(ye) 園,村裏建康養(yang) 基地……核桃樹埡村推進產(chan) 業(ye) 多元化發展,逐漸形成“四園一地”發展新格局。

  共謀發展 提“鮮”

  從(cong) 韭菜基地出發不到10分鍾,一行人來到核桃樹埡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恰巧趕上一場熱鬧的討論會(hui) 。

  循聲走去,村民們(men) 正圍坐在會(hui) 議室,七嘴八舌地談感想、話未來。

  “村裏這兩(liang) 年的變化真大。”村民張道瑞感慨萬(wan) 千,“道路美化了,電網改造了,還有‘特來電’充電樁……”

  “今年過年回來的人說,要是今年沒回來,明年就找不到回村裏的路嘍。”村民李珍東(dong) 臉上滿是笑意。

  窗外,草木蔓發,微風敲打春扉;屋內(nei) ,你一言我一語,越說越起勁。

  “省煙草局駐村工作隊給我們(men) 修公路、發肥料、裝太陽能燈、買(mai) 取暖爐,看病負擔重了還有健康幫扶,我的兒(er) 子讀大學還領到了教育津貼。”

  “這些年,煙草公司給我們(men) 做了不少實事,現在,我們(men) 的村容村貌越來越好,年輕人也願意回鄉(xiang) 創業(ye) 了。”

  “雁行書(shu) 屋成了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文化糧倉(cang) ’,可以查資料,孩子們(men) 也可以來這裏寫(xie) 作業(ye) 、看書(shu) ,太幸福啦!”

  ……

  山城十堰,美美與(yu) 共,既美在城市,也美在鄉(xiang) 村;既美在“顏值”,也美在“氣質”。

  沐浴著和煦的春風,繼續行走村前的田野上,油菜花已盛開。抬首處,淡淡的綠意夾雜著絲(si) 絲(si) 金黃,煥發著別樣的生機與(yu) 活力。(李紅、席曙光)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