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消費者權益得到更多保障(大家談)
消費者權益保護不僅(jin) 關(guan) 乎民生福祉,也關(guan) 係到提振消費信心、促進消費需求。本期大家談,我們(men) 聚焦部分消費者反映強烈的領域,一起探索如何更好規範行業(ye) 發展,織密消費者權益保護網。
——編 者
規範生活服務市場
湖南省長沙市 向子豐(feng)
家電維修、管道疏通、開鎖換鎖……這些不起眼的服務項目,在現實生活中必不可少。然而,當前生活服務市場中也存在“小病大修”、以次充好、坐地起價(jia) 等問題。讓消費者省心舒心,需要各方麵綜合發力。
一方麵,需要加大生活服務領域從(cong) 業(ye) 人員的技能培訓力度、職業(ye) 教育力度,促進服務人員“持證上崗”。另一方麵,要建立網絡售後服務渠道,並對零部件費用和上門維修服務費用等進行價(jia) 格公示。此外,應持續擴大“家門口”生活服務的有效供給和優(you) 質供給,探索建設社區服務點,讓消費者一個(ge) 電話、動動手指就能找到便利、規範、優(you) 質的生活服務。
生活服務業(ye) 在促進就業(ye) 、擴大居民消費、推動經濟增長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各地不斷優(you) 化市場管理,采取嚴(yan) 厲打擊不明碼標價(jia) 行為(wei) 、推動維修收費公開透明等措施,持續規範生活服務市場,才能引導生活服務業(ye) 擺脫“小、散、亂(luan) ”的粗放發展模式,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促進直播銷售提質升級
北京市朝陽區 王浩驊
一個(ge) 直播鏡頭,一頭連著消費者,一頭連著商家。主播全方位展示商品,消費者可以提問互動,直播銷售拉近消費者和產(chan) 品之間的距離,已深度融入公眾(zhong) 的日常生活。
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發布《2023年“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直播銷售是消費者維權的重要領域。比如,變相控製和壟斷價(jia) 格;低俗引流行為(wei) 引起消費者反感;在直播過程中故意誇大產(chan) 品功效,虛構觀看人數和成交量等,欺騙、誤導消費者下單。推動相關(guan) 問題整改,不僅(jin) 能回應消費者期盼,也是促進行業(ye) 自身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
促進直播銷售行業(ye) 提質升級,每個(ge) 環節都要把好關(guan) 。平台要嚴(yan) 格準入機製,加強對直播活動的監督。商家要充分意識到自己肩負的社會(hui) 責任,誠實守信經營。作為(wei) 消費者,除了提高自身對產(chan) 品服務質量的鑒別力,還要善於(yu) 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集眾(zhong) 智,匯眾(zhong) 力,就一定能督促直播消費行業(ye) 走上健康發展之路,打造更安全舒心的消費環境。
創新食品安全監管
內(nei) 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翟欽奇
食品安全關(guan) 係人民身體(ti) 健康和生命安全。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處於(yu) 食品生產(chan) 產(chan) 業(ye) 鏈上遊,是影響食品原材料安全的關(guan) 鍵因素。在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有來自內(nei) 蒙古自治區的代表委員提出,要進一步健全全流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監管體(ti) 係,從(cong) 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源頭保障食品質量安全,保障消費者權益。
當前,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等技術蓬勃發展,為(wei) 農(nong) 畜產(chan) 品溯源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撐。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許多羊的耳朵上都佩戴著耳標,用專(zhuan) 業(ye) 設備讀取後,羊的出生日期、產(chan) 地、品種、健康情況等一目了然。依靠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實現農(nong) 畜產(chan) 品全程可追溯,保障了消費者權益,讓消費者吃得放心,消費意願更強。據錫林郭勒盟農(nong) 牧局統計,當地信息可追溯的產(chan) 品平均溢價(jia) 可達8.7%,惠及廣大農(nong) 牧民和食品企業(ye) 。
未來,進一步守護好從(cong) 農(nong) 田牧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要更好利用科技手段,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ti) 係,讓食品生產(chan) 、加工、運輸、銷售的各個(ge) 環節可溯源,讓各類危害食品安全的行為(wei) 無所遁形,實實在在守護人民群眾(zhong) “舌尖上的安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