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去年再生水用量達12.77億立方米 已成穩定的“第二水源”
原標題:再生水已成穩定的“第二水源”
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七屆“中國水周”,今年紀念活動的主題為(wei) “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cong) 嚴(yan) 從(cong) 細管好水資源”。
作為(wei) 一座超大城市,水資源短缺一直是北京的基本市情水情。汙水再生利用是北京精打細算解決(jue) 水資源短缺問題的有效途徑。2023年,北京再生水利用量已達12.77億(yi) 立方米,創曆史新高,再生水已成為(wei) 北京穩定可靠的“第二水源”。
再生水如何成為(wei) 北京的“第二水源”?
規模以上再生水廠81座
通州區梨園鎮淨水中路,玉帶河蜿蜒而過。小河雖不寬,水質卻不錯,站在岸邊,能看到河底水草浮動。沿著河道走不遠,清澈的來水通過巨大的排水管源源不斷湧入河道,激起大片白色浪花。
距這裏不遠,坐落著碧水再生水廠,補充進河道的,就是水廠每天生產(chan) 的再生水。碧水再生水廠工藝主管呂婧介紹,碧水再生水廠目前處理規模為(wei) 18萬(wan) 噸/天,承擔著通州區建成區84%的生活汙水處理任務,服務70餘(yu) 萬(wan) 人口。水廠汙水處理設施全部置於(yu) 地下,汙水先後經過預處理、生化處理、深度處理等一係列工藝流程後,最終成為(wei) 高品質再生水。這些再生水應用於(yu) 環球影城景觀用水、市政綠化、道路澆灑、三河電廠冷卻水以及通州區玉帶河生態補水,可實現100%利用,每年節約自來水約6500萬(wan) 噸。
再生水是將汙水管網收集的汙水進行淨化處理後,達到特定水質標準,可實現循環利用的水。“最早的再生水其實就是汙水處理廠采用更深化的處理方式,將汙水深度處理完畢後再投入生產(chan) 建設中,實現循環利用。”市水務局汙水處理與(yu) 再生水管理處相關(guan) 負責人孟楊說。隨著先後四個(ge) “三年治汙行動”的實施,北京持續推進再生水廠建設和汙水處理廠升級改造。自2012年起,全市所有新建再生水廠和升級改造的汙水處理廠主要出水指標一次性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主要適用於(yu) 一般工業(ye) 用水區及人體(ti) 非直接接觸的娛樂(le) 用水區),為(wei) 再生水資源化利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建成規模以上(日汙水處理能力大於(yu) 等於(yu) 1萬(wan) 立方米)再生水廠(汙水處理廠)81座,建成再生水管線長度達2274公裏。根據《北京市全麵打贏城鄉(xiang) 水環境治理殲滅戰三年行動方案(2023年-2025年)》,到2025年,本市還將新建(擴建)10座再生水廠,新建再生水管線170公裏。
使用量占總用水量三成多
再生水廠出來的水,隻有充分用起來,才能實現精打細算有效節水。近年來,本市持續推進再生水在工業(ye) 生產(chan) 、城市環衛、園林綠化、服務業(ye) 利用、河湖生態補水等方麵替代自來水使用,在城市總體(ti) 用水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實現再生水利用量逐步增加。
初春時節,走進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校園,處處生機盎然。
校內(nei) 一處景觀水係明德湖,湖麵微波蕩漾,水中錦鯉暢遊。堤岸邊,一根藏在假石下的水管伸入水下,正在向湖中補水。
“去年10月底,我們(men) 完成了管線改造,將再生水引入校園,現在校園裏兩(liang) 處水係景觀——明德湖、鋼琴湖的水源都使用再生水。”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後勤保障處副處長楊壘壘介紹,再生水引入校園後主要應用於(yu) 景觀用水、綠化灌溉用水等方麵。目前,學校北校區已完成水源替換,“今年我們(men) 計劃利用暑假時間,改造南校區校內(nei) 管線、設施,將再生水利用擴展至全部校園,實現綠化灌溉、景觀補水、衛生間衝(chong) 廁等全部使用再生水。”楊壘壘說。屆時,校園每年預計可節約12萬(wan) 噸至15萬(wan) 噸自來水。
據統計,過去一年,全市新增300萬(wan) 平方米園林綠化用水再生水替代,環衛綠化再生水占比提高至29.71%。工業(ye) 再生水占比提高至31.36%。再生水年利用量達12.77億(yi) 立方米,創曆史新高。目前,北京的再生水使用量占總用水量比重已超30%,成為(wei) 穩定可靠的“第二水源”。
各廠聯調聯控保障供應
再生水要用起來,還要用好。
“下一步,我們(men) 將繼續優(you) 化再生水利用規劃布局,擴大再生水利用領域和規模。”孟楊表示,一方麵,將根據城市總體(ti) 規劃,在工業(ye) 建設群或再生水利用較為(wei) 頻繁的區域,進一步完善再生水管線鋪設。同時,加強各再生水廠間的管線聯通,實現再生水源在各水廠間聯調聯控,多點位、多源頭保障再生水供應。
目前,市水務局已組織排水集團對再生水管線周邊樓宇商戶、居民小區和園林綠化使用情況進行排查,原則上實現再生水管線覆蓋範圍內(nei) 的樓宇商戶、居民小區和園林綠化再生水應接盡接、應用盡用,持續擴大再生水配置利用。市水務局也將繼續增加再生水補充河道生態用水,提升河湖水生態功能。持續強化監督管理,加強再生水多元、梯級和安全利用,進一步發揮再生水利用綜合效益。本報記者 王天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