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政策協同,共促高質量發展(財經眼)

發布時間:2024-03-26 15:4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今年以來,我國財政、貨幣、就業(ye) 、產(chan) 業(ye) 等政策同向發力、形成合力,推動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態勢,起步平穩。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7.0%,比去年12月加快0.2個(ge) 百分點;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農(nong) 戶)50847億(yi) 元,同比增長4.2%,比去年全年加快1.2個(ge) 百分點。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下一步,如何強化政策統籌,繼續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宏觀政策將怎樣發力,為(wei) 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記者進行了采訪。

  政策效應持續釋放,推動經濟回升向好

  上合卡奧斯新城是山東(dong) 省膠州市重點打造的產(chan) 業(ye) 新城項目,聚焦工業(ye) 互聯網、高端智能製造等重點產(chan) 業(ye) 。近日,膠州市財政局聯合相關(guan) 部門爭(zheng) 取到2024年提前批專(zhuan) 項債(zhai) 24.1億(yi) 元,其中1.5億(yi) 元專(zhuan) 門用於(yu) 卡奧斯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新城配套基礎設施(二期)項目建設。

  “專(zhuan) 項債(zhai) 資金及時到位,為(wei) 道路、排水管道、電力管線、智能交通設施等項目建設解決(jue) 了資金緊缺的問題,目前施工隊伍正在加緊施工。”項目負責人說。

  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優(you) 化組合專(zhuan) 項債(zhai) 、國債(zhai) 、稅費優(you) 惠、財政補助等政策工具,是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的重要內(nei) 容。2023年12月,財政部分兩(liang) 批共下發8025億(yi) 元增發國債(zhai) 資金預算,支持災後恢複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已向各地提前下達了部分2024年的新增地方政府債(zhai) 務限額,支持重大項目建設,推動形成實物工作量。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用好財政政策工具,有力帶動擴大有效投資。例如,山東(dong) 省優(you) 化資金投向、降低融資成本,發行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700.11億(yi) 元,用於(yu) 交通、水利、產(chan) 業(ye) 園區等600多個(ge) 項目建設;四川省發行今年首批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305億(yi) 元,支撐保障400多個(ge) 重大項目加快建設。

  在上海市金山區,王春濤經營著一家繁育蔬菜、瓜果、花卉種苗的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今年2月,在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創新推出的“神農(nong) e貸”支持下,他通過手機銀行在線辦理貸款采購了農(nong) 資,解決(jue) 了種子培育期間的資金周轉問題。

  “我們(men) 支行的客戶大多是農(nong) 戶,今年以來支行涉農(nong) 貸款已經增長超過5000萬(wan) 元。”交通銀行上海金山支行客戶經理錢贇鋒說。

  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金融對實體(ti) 經濟支持力度不斷加大。1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分別下調支農(nong) 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利率各0.25個(ge) 百分點。2月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ge) 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wan) 億(yi) 元。

  數據顯示,今年前兩(liang) 個(ge) 月,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6.37萬(wan) 億(yi) 元。截至2月末,中國工商銀行公司貸款餘(yu) 額突破15萬(wan) 億(yi) 元,較年初增長近9000億(yi) 元,為(wei) 曆史同期最高;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餘(yu) 額2.37萬(wan) 億(yi) 元,較年初增長1400多億(yi) 元。交通銀行製造業(ye) 中長期、科技型企業(ye) 、綠色金融等重點領域貸款保持較快增長。

  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靠前發力、精準發力、協同發力,謀劃出台了更多有利於(yu) 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ye) 的政策。中央財辦有關(guan) 負責同誌認為(wei) ,2023年增發1萬(wan) 億(yi) 元國債(zhai) ,以及降準降息、減稅降費等政策效應將在今年持續釋放,今年還將出台新措施,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形成疊加,有力推動經濟回升向好。

  做好協調配合,政策激發經濟內(nei) 生動力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開年以來,國民經濟穩中有升,下一步宏觀政策將如何繼續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赤字率擬按3%安排;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28.5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增加1.1萬(wan) 億(yi) 元;擬安排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3.9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增加1000億(yi) 元;從(cong) 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財政政策這樣做出安排。

  “適度加力、提質增效,是今年財政政策的基調和特點。”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適度加力,主要是統籌運用各類財政政策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落實稅費優(you) 惠政策,促進高質量發展。可以從(cong) 三個(ge) 方麵來把握:一是財政支出強度總體(ti) 擴大,二是政府債(zhai) 券規模明顯增加,三是繼續實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提質增效,主要是優(you) 化財政管理,加強政策協同,提升財政政策質效。從(cong) 財政管理來講,要堅持內(nei) 部挖潛,向管理要效能。從(cong) 政策協同來看,要加強統籌協調,放大組合效應。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社會(hui) 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jia) 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加強總量和結構雙重調節,盤活存量、提升效能,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我們(men) 在貨幣政策的調控中,將更加注重平衡好短期與(yu) 長期、穩增長與(yu) 防風險、內(nei) 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關(guan) 係,強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著力提振信心、穩定預期、穩定物價(jia) ,為(wei) 經濟運行發展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說。

  一是在總量上保持合理增長。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支持社會(hui) 融資規模和貨幣信貸總量穩定增長、均衡投放,實現社會(hui) 融資規模、廣義(yi) 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jia) 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二是在價(jia) 格上繼續推動社會(hui) 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把維護價(jia) 格穩定、推動價(jia) 格溫和回升作為(wei) 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統籌兼顧銀行業(ye) 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健康性,繼續推動社會(hui) 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三是在結構上更加注重提升效能。進一步提升貨幣政策對促進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效能。

  穩定和擴大就業(ye) ,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關(guan) 鍵所在,也是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的重要支撐。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部長王曉萍表示,人社部門將重點從(cong) 五個(ge) 方麵穩就業(ye) :穩定就業(ye) 崗位,延續降低失業(ye) 、工傷(shang) 保險費率政策,落實和完善穩崗返還、專(zhuan) 項貸款、就業(ye) 和社保補貼等政策;拓寬就業(ye) 渠道,加強對就業(ye) 容量大的民營經濟、中小微企業(ye) 等各類經營主體(ti) 的支持;提升就業(ye) 技能,大規模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優(you) 化就業(ye) 服務,促進供需對接;保障重點群體(ti) ,強化促進青年就業(ye) 政策舉(ju) 措。

  “各類政策協調配合,產(chan) 生‘1+1>2’的效果,將充分調動經營主體(ti) 積極性,激發經濟發展內(nei) 生動力,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說。

  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一體(ti) 謀劃,政策同向發力。在山東(dong) 省濟南市,發改、工信、財政、金融、人社等多個(ge) 部門合力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構建了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三級培育體(ti) 係。截至目前,已累計培育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135家,僅(jin) 去年一年就新增50家。

  引導帶動,政策效應放大。近日,四川省發行專(zhuan) 項債(zhai) 用作項目資本金24億(yi) 元,推動成渝中線鐵路、眉山市城市供水管網等22個(ge) 重點項目建設,預計將帶動社會(hui) 投資約150億(yi) 元,較好發揮了財政資金的杠杆撬動作用。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財政、貨幣、就業(ye) 、產(chan) 業(ye) 、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一方麵,財政、貨幣、就業(ye) 、產(chan) 業(ye) 等政策要增強取向一致性。另一方麵,在製定非經濟性政策時,要將其對經濟的影響作為(wei) 核心評估因素加以考慮。”中國人民銀行陝西省分行黨(dang) 委書(shu) 記、行長魏革軍(jun) 說。

  溫彬說:“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政策協調配合,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多推出有利於(yu) 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ye) 的政策,同時全麵精準分析政策的疊加效應,審慎出台收縮性、抑製性舉(ju) 措,切實防範‘合成謬誤’。”

  “財政+產(chan) 業(ye) ”政策協力拉動有效投資,“科技+金融”政策使更多初創企業(ye) 破土發芽,“財政+就業(ye) ”政策解決(jue) 企業(ye) 用人的後顧之憂……統籌協調、步調一致、齊抓共管,才能下好“一盤棋”。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推動經濟發展中可以更好地發揮組合效應。”魏革軍(jun) 說,比如,在化債(zhai) 進度、補充銀行資本、政府債(zhai) 券發行等方麵,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加強配合。再如,在支持項目建設方麵,合理擴大專(zhuan) 項債(zhai) 用作項目資本金範圍,可以引導撬動金融資源投入,實現信貸資金和專(zhuan) 項債(zhai) 資金的有效銜接,形成“乘數效應”,合力支持項目建設。

  “在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方麵,可以將財政貼息與(yu)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資金支持相結合,更好地激勵金融機構加大相關(guan) 領域的信貸投入,同時還能進一步降低實體(ti) 經濟的融資成本。”魏革軍(jun) 說。

  出台政策,是為(wei) 了解決(jue) 問題、促進發展。濟南市工信局副局長文海生認為(wei) ,針對經濟發展中的具體(ti) 問題,應當以回應經營主體(ti) 需求為(wei) 導向,涉企政策要注重與(yu) 市場溝通、回應企業(ye) 關(guan) 切,應建立完善政企常態化溝通交流機製,切實提振企業(ye) 發展信心、改善社會(hui) 預期。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25日 18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