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化全方位轉型】治水興水 水潤三晉
仲春時節,三晉大地,河湖清澈,草木萌新。從(cong) 南至北,各大重點水利工程緊張施工,一派繁忙。
近年來,我省各級水利部門認真踐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節水優(you) 先、空間均衡、係統治理、兩(liang) 手發力”治水思路,全麵落實省委、省政府做好治水興(xing) 水大文章決(jue) 策部署,聚力推進保障水安全、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修複水生態、管護水域岸線等重點任務,為(wei) 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水支撐。
加快構建現代水網
築牢水保障基石
3月18日,位於(yu) 聞喜縣呂莊水庫的小浪底引黃二期工程施工現場熱火朝天,工人們(men) 正在緊張有序地推進泵站主體(ti) 進水鋼管、出水壓力鋼管的鋪設安裝等。施工1標總工趙國智說:“小浪底引黃二期工程屬於(yu) 大水網的大型引調水工程,2022年11月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呂莊泵站主體(ti) 工程已完工,管線鋪設98.108公裏。”
加快構建國家水網,是黨(dang) 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省級水網是國家水網中承上啟下的關(guan) 鍵環節。我省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強化水資源優(you) 化配置、增強水資源供給能力、優(you) 化供水結構至關(guan) 重要。構建現代水網,統籌解決(jue) 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問題,成為(wei) 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之舉(ju) 。
水網是紐帶,也是通道。我省早在2011年就啟動實施了山西大水網建設,曆經十餘(yu) 年不懈奮戰,四大骨幹工程貫通隧洞近600公裏,敷設管線約700公裏,覆蓋全省的水網架構初具雛形。2023年5月,省政府批複《山西省現代水網建設規劃(2021—2035年)》,統籌謀劃、推進、實施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現代水網建設全麵提速,水利建設投資首次突破200億(yi) 元,達219.6億(yi) 元,增長24.1%。同年9月,大同市入選全國第一批市級水網先導區。
“今年我們(men) 的目標是以聯網、補網、強鏈為(wei) 重點,優(you) 化水利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係統集成,努力實現省級水網與(yu) 國家水網、區域水網互聯互通。同時創新開展‘水網+’行動,積極謀劃‘水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水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水網+文化旅遊’‘水網+園區建設’等,不斷豐(feng) 富水網內(nei) 涵,進一步發揮水網建設對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省水利廳副廳長杜詠梅在采訪中說。
目前,古賢水利樞紐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中部引黃水源工程泵站首台機組啟動通過驗收,太忻滹沱河供水、龍華口調水、小浪底引黃二期正在加緊建設,禹門口提水東(dong) 擴工程完工並實現全線供水,萬(wan) 家寨引黃北幹支線、南幹滹沱河連通和張峰水庫晉城調水等骨幹水網工程開工建設,中部引黃縣域水網配套工程加力推進,“三縱九橫、八河連通、縱貫南北、橫跨東(dong) 西、多源互補、豐(feng) 枯調劑、集約高效、調控有序”的山西現代水網新布局正在加速成型。
同時,智慧水利的賦能也為(wei) 水利工程的建設加速。
“在建水利工程BIM、數字孿生技術應用平台的成功上線應用,有效解決(jue) 了在建工程質量、進度、安全和資金等水利建設管理的難點問題。”省水利廳水利工程建設處處長任夠平說,目前,在全省11市和萬(wan) 家寨水控集團24個(ge) 項目開展BIM和數字孿生試點工作,共有10個(ge) 項目基本完成,7個(ge) 項目上線運行,實現了我省水利工程建設信息化管理零的突破。
實施河湖係統治理
改善水生態環境
3月19日一大早,祁縣城趙鎮鎮級河長張世剛就開始了一天的巡河。放眼望去,波光粼粼的河麵上,一群群歡快的野鴨自在遊弋,一團團綠霧般的柳枝隨風搖擺……“城趙鎮境內(nei) 有汾河、昌源河和烏(wu) 馬河,河流渠道多,河長管護範圍麵廣量大。”張世剛邊走邊對記者說,“昌源河是祁縣的母親(qin) 河,縣裏正在開展昌源河幸福河湖建設,我們(men) 河長的責任就更大了。”
近年來,我省充分發揮“河湖長+”機製作用,統籌做好水災害防治、水資源保護、水生態修複、水環境治理等工作,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有效築牢了水生態治理防線,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2023年,蒲縣和芮城上榜國家水土保持示範縣名單,陽高縣大泉山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獲評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
治水要良治。
堅持“大流域規劃、小流域治理”,加快構建“大水保”格局。以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為(wei) 重點,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淤地壩除險加固、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實施,重點推動10個(ge) 整縣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試點項目。同時繼續探索水保碳匯測算試點和水保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轉化,讓三晉大地處處綠意蔥蘢、河暢水清。
堅持“先立後破、分期分批、逐步恢複”,推進岩溶大泉的保護修複。全麵落實《地下水管理條例》和《山西省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行動方案》,建立地下水水位與(yu) 水量“雙控指標”。嚴(yan) 格地下水取水許可審批管理,繼續實施“節、關(guan) 、補、限、管”措施,逐步實現全省地下水止降回升、采補平衡。
堅持“以防為(wei) 主”,全麵提升水旱災害防禦能力。按照“上蓄中滯下排”防洪策略,以流域為(wei) 單元,完善以水庫為(wei) 骨幹、堤防為(wei) 基礎、分洪緩洪區為(wei) 補充的防洪工程體(ti) 係,持續實施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全麵推進病險水庫(閘)除險加固,建立健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防禦工作格局。
堅持“人與(yu) 河流和諧共生”,以母親(qin) 河複蘇推動建設幸福河湖。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持續做好汾河為(wei) 主的“七河”“五湖”生態保護修複,結合“一泓清水入黃河”水利工程,建設“百縣百河(湖)”幸福河湖,以水興(xing) 城、興(xing) 農(nong) 、興(xing) 產(chan) ,使幸福河湖成為(wei) 美麗(li) 山西的生態水脈、曆史文脈、經濟動脈和社會(hui) 命脈。
3月20日,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新絳段)施工現場,工人們(men) 正在進行壩頂整修和綠化工程鋪設。項目負責人李旭光介紹:“項目建成後,將提高汾河流域新絳段河道防洪標準,補齊防洪設施短板。目前,我們(men) 正加緊施工,確保在主汛期到來之前主體(ti) 工程完工。”
眼下,水資源配置、防洪能力提升、河流生態廊道建設、泉域保護與(yu) 地下水超采治理、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水土保持治理六大類40項工程全部開工,年底至少完工16項。
落實節水優(you) 先方針
提升水管理效能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堅持“四水四定”,實行最嚴(yan) 格的水資源管理。
近年來,我省從(cong) 嚴(yan) 落實最嚴(yan) 格水資源管理製度,建立健全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體(ti) 製機製,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控製,實施省市縣新一輪水指標優(you) 化配置,嚴(yan) 格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嚴(yan) 控高耗水項目建設,嚴(yan) 守水資源開發利用控製、用水效率控製、水功能區限製納汙“三條紅線”,用水效率明顯提高。去年全省累計創建各行業(ye) 水效領跑者或國家級節水型灌區10家、建設節水型社會(hui) 建設達標縣(區)73個(ge) 。2023年,我省用水總量69.7177億(yi) 立方米,萬(wan) 元地區生產(chan) 總值用水量較2015年下降52.9%。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全省首筆“節水貸”成功落地。
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cong) 嚴(yan) 從(cong) 細管好水資源,全社會(hui) 、各領域用水方式開始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
“我們(men) 現在都用黃灌水澆地,大禹渡新修的渠道比以前更寬更深,老百姓澆地又快又方便。”站在新修的大禹渡灌區渠道旁,芮城縣南磑鎮村民陳建安高興(xing) 地說。大禹渡灌區設計灌溉麵積31.35萬(wan) 畝(mu) ,經過節水擴灌,灌溉麵積現為(wei) 54.62萬(wan) 畝(mu) 。目前,灌區內(nei) 畝(mu) 均灌溉用水量191立方米,節水67立方米。
民生為(wei) 上,治水為(wei) 要。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2023—2027年新增、恢複300萬(wan) 畝(mu) 水澆地的目標,省水利廳按照“規劃新建一批、續建改造一批、配套提升一批”的思路,在運城引黃灌區、臨(lin) 汾盆地、晉中盆地、忻定原盆地、朔同盆地五大灌溉基地和太行山、呂梁山兩(liang) 大灌溉片區,去年新建了19處大中型灌區,改擴建和續建改造57處大中型灌區,為(wei) 全省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打下了基礎。同年,芮城縣被水利部納入第一批全國深化農(nong) 業(ye) 水價(jia) 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試點縣(區)。
“今年我們(men) 將實施30處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yu) 現代化改造,優(you) 先配套完善大中型灌區的田麵工程,建設從(cong) 水源到田間地頭的完整灌排體(ti) 係,推廣噴微灌、滴灌等農(nong) 業(ye) 節水技術,不斷加強農(nong) 田灌溉設施建設,持續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省水利廳副廳長成接安說。
管行業(ye) 就要管節水。建立健全政府主導、水利抓總、有關(guan) 部門分工負責的節水管理體(ti) 製,從(cong) 嚴(yan) 落實黃河保護法、地下水管理條例,推動完善水價(jia) 機製;推動出台節水獎勵激勵政策,發揮“節水貸”等促進節水投融資服務的作用,推廣合同節水管理等模式,鼓勵社會(hui) 資金參與(yu) 節水建設。目前,各地依法治水管水的力度在加強,智慧水利的管理效能在提升,一大批節水型企業(ye) 、高校、單位、園區等的示範效應在不斷疊加放大,用太原市水利局局長趙生魁的話來說,我們(men) 節約的是水資源,積聚的是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底氣。
春風滿眼來,奮進正當時。“今年,我們(men) 將全麵落實省委、省政府做好治水興(xing) 水大文章決(jue) 策部署,以建設現代水網為(wei) 牽引,著力構建現代水網體(ti) 係、水旱災害防禦體(ti) 係、全麵提升農(nong) 村供水保障體(ti) 係和持續夯實糧食安全支撐體(ti) 係‘四大體(ti) 係’,為(wei) 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省水利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龔孟建說。(記者康梅薌 範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