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三處項目建設加速 門頭溝潭柘寺鎮災後重建異地安置房將在汛期前完成交付

發布時間:2024-03-28 14:55: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3月27日電 (記者孟竹)在門頭溝區潭柘寺鎮災後重建異地安置施工現場,挖掘機、打樁機轟鳴,工人們(men) 正在緊張忙碌地施工作業(ye) 。目前,潭柘寺鎮異地安置項目的主體(ti) 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實施,確保在汛期前可完成交付。

  受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災害影響,該鎮整體(ti) 受災情況嚴(yan) 重,部分地塊存在地質災害隱患和房屋倒塌情況。潭柘寺鎮在全麵開展災情摸排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受災村村民意願,綜合製定了草甸水、南辛房和平原3個(ge) 村的異地安置方案,其中草甸水村為(wei) 整村異地安置,南辛房村和平原村為(wei) 局部異地安置。

  “我們(men) 搶抓時間節點,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壓茬推進手續報批、備工備料、機械進場等各項流程,盯緊建築工程質量要求,穩紮穩打推進項目。”潭柘寺鎮黨(dang) 委書(shu) 記楊武平介紹,同時,結合草甸水、南辛房和平原村的地理位置和文化風貌特色,分別擬定了“山水田園 太平人家”“一核多點 一環三廊”“自由靈動 井然有序”三個(ge) 不同設計主題,依托綠水青山傳(chuan) 承文化符號,兼具安全韌性,著力打造“詩情畫意門頭溝”的美麗(li) 鄉(xiang) 村樣板。

  據了解,草甸水村為(wei) 整村異地安置,用地規模為(wei) 9.23公頃,計劃安置民宅261戶;南辛房村為(wei) 局部異地安置,用地規模7.9公頃,計劃安置民宅144戶;平原村同樣為(wei) 局部異地安置,用地規模0.78公頃,計劃安置民宅21戶。

  “安置房全部是二層小樓,設計人員根據村民的需求進行多種戶型的設計供村民比選,房屋主體(ti) 結構采用造價(jia) 低、耐久性好、保溫隔聲效果好且技術成熟的磚混結構,屋麵選用了防水、防潮、耐腐蝕的波紋瓦坡屋麵,房屋外立麵設計風格簡約古樸,與(yu) 老村完美融合,還原建築鄉(xiang) 土氣息。”施工方項目負責人王闊介紹,同時,對居民宅基地、公共服務設施、市政設施、交通係統等進行統籌安排,結合村莊未來發展,合理做好綜合空間布局。

  潭柘寺鎮地處門頭溝東(dong) 南部,屬低山區,四麵環山,轄區內(nei) 有著豐(feng) 富的文旅資源,包括潭柘寺景區和網紅打卡地“檀穀商圈”。潭柘寺鎮在設計安置項目之初兼顧了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打造精品民宿集群奠定了基礎。新房在滿足村民居住需求的同時,還具備開設民宿的條件,可以實現“民宅”變“民宿”,為(wei) 家庭經濟收入提升帶來機會(hui) ,讓村民既能“安居”也能“樂(le) 業(ye) ”。

  目前,草甸水村重建安置點場地內(nei) 清表完成80%,土方開挖工作完成10%;南辛房村已經完成重建安置地塊原地麵高程采集工作;平原村重建安置點碎石樁完成30%,場地土方回填完成70%,屋條基開挖及澆築完成1處。“看到安置房正在高效施工,我的心情很激動,生活更有了盼頭,希望能早日搬進新居。”草甸水村民周小鳳說。

  下一步,潭柘寺鎮將按照“一年基本恢複、三年全麵提升、長遠高質量發展”的總體(ti) 思路,統籌兼顧鄉(xiang) 村風貌保護、工程質量要求、安全生產(chan) 責任,結合鄉(xiang) 村民宿、農(nong) 業(ye) 觀光等建設要求,加速一體(ti) 推進災後恢複重建工作。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