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今年北京千萬實體設施將有“時空身份證”

發布時間:2024-03-28 14:57:00來源: 北京日報

  原標題:千萬(wan) 實體(ti) 設施將有“時空身份證”

  本報訊(記者 陳雪檸)昨天,2024中關(guan) 村論壇係列活動——北京智慧城市時空信息大會(hui) 在北京國際財富中心開幕。大會(hui) 現場發布了北京城市碼時空標識數據服務係統及三維地理信息平台。今年,本市將有1000萬(wan) 個(ge) 包括房屋、道路等在內(nei) 的實體(ti) 設施擁有帶時空標識的數字“身份證”,支撐城市精細化治理。

  當前北京正在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標識統一、編碼規範”的城市碼新型基礎設施。大會(hui) 發布的城市碼時空標識數據服務係統,是全國首個(ge) 城市級時空編碼基礎設施,標誌著北京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又邁出重要一步。

  城市碼將為(wei) 城市實體(ti) 設施分配統一的數字標識,也就是為(wei) 它們(men) 分配了唯一的“身份證”。而時空標識作為(wei) 城市碼重要組成部分,賦予實體(ti) 設施在時空定位上的統一表達。

  “大到一棟樓宇、一條街道,小到一根路燈杆、一個(ge) 攝像頭,是非常複雜和多樣的,傳(chuan) 統坐標定位的方式不夠精準。”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此次推出的時空標識是在國家新型基礎測繪建設北京試點工作支撐下製定的,用一串40位的字符串對城市實體(ti) 設施進行統一時空標識,表達其時空位置。統一時空標識不僅(jin) 能夠成為(wei) 坐標表達方式的重要補充,更能解決(jue) 以往因標識不統一而導致信息無法互通互認的問題。

  “比如一棟樓宇,各部門有不同層麵的管理數據,如果沒有統一標識,就很難真正匯集到一處。”該負責人介紹,統一標識下的數據匯集,提高了對數據的組織、處理、分析、傳(chuan) 遞和應用效率,並逐步實現對底層時空數據的動態管理,將極大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時空標識數字發揮作用,主要依賴其“大腦中樞”——城市碼時空標識數據服務係統。據了解,該係統能夠對各類二維、三維實體(ti) 分級分類賦碼、變更和注銷,實現對建築、交通、能源、環衛、園林綠化、信息通訊、水務、農(nong) 業(ye) 設施和城市部件等多種城市實體(ti) 設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定位精度可達厘米級,一個(ge) 小小的攝像頭也能被精準定位。

  通過“一碼關(guan) 聯”,該係統可將各部門業(ye) 務數據和身份數據打通,在社區治理、居民服務等多種場景中,推進城市管理和服務線上線下聯動,推動實現“一碼管理”。今年,本市將為(wei) 1000萬(wan) 個(ge) 實體(ti) 設施發放這樣帶時空標識的數字“身份證”。

  大會(hui) 還發布了“gInfer”三維地理信息平台。該平台能夠精確展示和分析複雜的地理數據,實現超大場景三維數據流暢渲染,服務於(yu) 實景三維城市建設。

  “我們(men) 致力於(yu) 應用智慧城市手段支撐城市治理,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細化、智慧化水平,讓數據多跑路、群眾(zhong) 少跑腿,不斷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加快推進測繪地理信息事業(ye) 轉型升級和產(chan) 業(ye) 發展,拓展測繪地理信息賦能應用,更好支撐城市高質量發展。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