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合力促進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財經眼·財稅金融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工業(ye) 機器人托舉(ju) 著貨物在倉(cang) 庫裏靈活穿梭,特種機器人在工廠車間進行防爆巡檢,服務機器人兢兢業(ye) 業(ye) 幹家務……當前,機器人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改變著人類生產(chan) 和生活方式,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為(wei)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提供了重要賽道。
機器人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活動密集,資金是優(you) 化創新要素配置的關(guan) 鍵之一。如何更好發揮財稅、金融政策作用,為(wei) 機器人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資金活水?記者探訪機器人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的北京、廣東(dong) 、重慶等地,深入觀察創新鏈與(yu) 資金鏈如何有效融合,不斷擦亮這顆“製造業(ye) 皇冠頂端的明珠”。
金融創新巧解工業(ye) 機器人資金難題
無人堆垛機器人貼著地麵走,重載AGV(移動機器人)托舉(ju) 著80噸重的貨物輕鬆旋轉移動……走進廣東(dong) 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順德生產(chan) 車間,記者宛如進入一個(ge) “變形金剛”的世界。
“生產(chan) 線上的機器人,大多是‘手’,我們(men) 則是專(zhuan) 門做‘腳’。”公司董事、副總裁陳洪波介紹,公司研製的搬運、裝卸機器人每年出貨數千台(套),成為(wei) AGV領域的“隱形冠軍(jun) ”。
“隱形冠軍(jun) ”也有“成長的煩惱”。陳洪波介紹,近幾年公司產(chan) 品供不應求,經常數十個(ge) 訂單並行,下遊回款周期又比較長,資金壓力凸顯,“有時候有單不敢接,長此以往不利於(yu) 企業(ye) 發展。”
廣東(dong) 省佛山市順德區麵向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設立的“企業(ye) 信貸風險補償(chang) 金”和“支持企業(ye) 融資專(zhuan) 項資金”,成功緩解了企業(ye) 的資金難題。“為(wei) 企業(ye) 增信的同時也為(wei) 企業(ye) 減負,銀政風險共擔提高銀行為(wei) 科創企業(ye) 融資的積極性,並且將科創企業(ye) 短期貸款的利率降低至3%以下。”陳洪波介紹,在這兩(liang) 項政策支持下,企業(ye) 獲得“科創信用貸”2000萬(wan) 元授信額度,5年共計融資超過2.3億(yi) 元。
“有了信貸支持,我們(men) 加快充實研發團隊,技術突破不斷加速。”陳洪波介紹,經過兩(liang) 年多的研發,今年2月,嘉騰8.5厘米全向無人堆垛叉車成功上市。
全國每3台工業(ye) 機器人就有一台“廣東(dong) 造”!廣東(dong) 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裝備處副處長鍾崴介紹,2023年廣東(dong) 省工業(ye) 機器人產(chan) 量16.88萬(wan) 台(套),連續4年居全國第一。為(wei) 加快培育智能機器人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廣東(dong) 省出台了5年行動計劃,其中發展融資租賃等金融新業(ye) 態是重點舉(ju) 措之一。
今年,嘉騰就嚐到了“融資租賃”的甜頭。“解決(jue) 了供需雙方的資金痛點。”陳洪波介紹,利用這種新模式,最近嘉騰與(yu) 汕頭一家玩具企業(ye) 達成物流與(yu) 倉(cang) 儲(chu) 自動化合作意向。雙方擬簽訂融資租賃協議:由第三方融資租賃公司向嘉騰一次性采購設備,交付玩具企業(ye) 完成物流與(yu) 倉(cang) 儲(chu) 自動化改造;玩具企業(ye) 分三年逐月向融資租賃公司支付租金,三年後設備留在企業(ye) 。
“玩具企業(ye) 通過每月分期付款就能實現物流與(yu) 倉(cang) 儲(chu) 自動化,大大減輕了技改資金壓力;嘉騰則實現了拿訂單、快速回款,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共贏。”陳洪波說,企業(ye) 資金周轉效率提升了,更加敢闖敢投敢擔風險。
“廣東(dong) 省計劃到2027年全省租賃資產(chan) 規模達到1.5萬(wan) 億(yi) 元以上,比2022年翻一番。”廣東(dong) 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於(yu) 海平表示,廣東(dong) 省出台融資租賃支持製造業(ye) 15條,進一步擴寬製造業(ye) 企業(ye) 融資渠道、豐(feng) 富產(chan) 融結合形式,優(you) 化資源配置、促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抓住廣東(dong) 發展機器人產(chan) 業(ye) 集群的大好機遇,企業(ye) 自身要苦練研發內(nei) 功,力爭(zheng) 從(cong) 行業(ye) 領軍(jun) 邁向全球領跑。”陳洪波表示。
投貸聯動支持特種機器人發展壯大
在重慶市長壽區一家石化工廠油罐區裏,一個(ge) 四足機器人奔跑穿梭,上下樓梯輕盈自如,靈活地“巡視”各個(ge) 油罐,“讀取”罐體(ti) 內(nei) 部壓力、液位等數據後“分析”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我們(men) 研製的這款智能防爆巡檢機器人,檢測一個(ge) 罐體(ti) 隻需不到20秒,能頂6個(ge) 工人。”七騰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冬說。
石油和化工行業(ye) 一線巡檢人員任務重、風險大,七騰公司瞄準這一細分行業(ye) 需求,深耕特種機器人領域,迅速成長為(wei) 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
“石化行業(ye) 巡檢需要上下樓梯,四足機器人才能滿足要求。”朱冬介紹,讓機器人單獨實現防爆或者四足運行不難,難點在於(yu) 將兩(liang) 者結合,兼具防爆功能和靈活特點。
為(wei) 四足機器人安上12個(ge) 靈活性和安全性兼備的防短路“關(guan) 節”,提高算法水平、讓機器人練就“火眼金睛”……七騰公司創新研發部負責人胡小東(dong) 介紹,公司組建了近百人技術研發團隊,逐步攻克防爆四足機器人研發中的一個(ge) 個(ge) 難題,如今已取得150餘(yu) 項專(zhuan) 利技術成果。
“技術創新很‘燒錢’,沒有金融支持,我們(men) 無法做精做強。”朱冬回憶,創業(ye) 之初,公司很快把錢花完了,為(wei) 難之際,股權融資機構伸出了援手。
“我們(men) 覺得七騰團隊賽道抓得準、創新意識強。”重慶高新創投紅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合夥(huo) 人史錦輝說,紅馬資本通過旗下智能化基金向七騰公司投資3300萬(wan) 元。
“股權融資幫助公司渡過早期研發難關(guan) ,銀行信貸則幫助公司發展壯大。”朱冬介紹,近年來,公司得到10多家銀行的信貸支持,去年,重慶銀行江津支行為(wei) 公司提供1000萬(wan) 元“專(zhuan) 精特新”信用貸,利率為(wei) 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LPR),為(wei) 公司創新發展提供接續動力。
在監管機構的引導下,更多金融資源流向機器人產(chan) 業(ye)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監管部門健全專(zhuan) 項考核激勵機製,提高“專(zhuan) 精特新”主要指標在總體(ti) 考核中的權重,探索拓展“投、貸、保、債(zhai) ”等綜合聯動金融服務模式,鼓勵金融機構大力支持機器人企業(ye) 研發創新。
“不僅(jin) 投貸聯動支持企業(ye) 創新,金融政策還與(yu) 產(chan) 業(ye) 政策聯動助力行業(ye) 發展。”朱冬說,近年來,重慶以兩(liang) 江新區、重慶高新區和北碚區等地為(wei) 重點,建立清潔服務機器人、特種服務機器人等六大產(chan) 品體(ti) 係,加快建設國內(nei) 機器人應用示範基地和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示範區,企業(ye) 正是在這樣的產(chan) 業(ye) 發展背景下抓住機遇脫穎而出。
政策組合拳同向發力,目前重慶已集聚機器人重點企業(ye) 300餘(yu) 家,預計到2025年,重慶機器人產(chan) 業(ye) 銷售收入將突破800億(yi) 元。
政策紅利助服務機器人熱銷
遇到地毯抬升、遇到障礙物精準繞行、合理規劃掃拖路線……走進北京石頭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驗室,一台台“小圓餅”形狀的掃拖機器人正在研發工程師的指揮下忙得團團轉。“我們(men) 正在調整室內(nei) 導航算法,讓它們(men) 更智能地幹活兒(er) 。”石頭科技工程師張旭敏告訴記者,隨著激光雷達精度的持續提升、算法的不斷迭代,僅(jin) 避障優(you) 化方案就多達上千種。
從(cong) 工廠車間、物流倉(cang) 庫走進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服務機器人已經成為(wei) 一些家庭不可或缺的家務幫手。
“通過技術突破解決(jue) 消費者痛點,原來市場可以這麽(me) 大!”石頭科技副總經理全剛說,回憶起10年前公司創業(ye) 之初,最大的困難竟是“供不應求”。彼時,掃地機器人還不太“聰明”,屢屢撞牆、不時被障礙物卡住,這些問題阻礙著這一新事物的普及。而手握高精度激光雷達技術的石頭科技創業(ye) 團隊正在尋找這一技術的出路。
“我們(men) 決(jue) 定將激光雷達技術與(yu) 室內(nei) 定位和導航算法結合,應用於(yu) 掃地機器人。”全剛介紹,有高精地圖實時顯示、能夠精準避障,公司推出第一款掃地機器人就解決(jue) 了“智能機器人不智能”的痛點,產(chan) 品很快“賣爆”。3000台、2萬(wan) 台、10萬(wan) 台、20萬(wan) 台……月訂單節節攀升,開模具、擴產(chan) 線,仍然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掃地機器人從(cong) 笨拙的‘玩具’變成了智能的‘工具’,更加堅定了我們(men) 創新的決(jue) 心。”全剛說,技術和市場的有效結合,讓公司當年就實現了盈利。“雖然公司自成立以來盈利狀況都不錯,但要維持高研發投入、高密度創新,還是‘差錢’。”全剛介紹,公司研發投入連年增長,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預計6.19億(yi) 元,占營收比例超過7%。
“從(cong) 創業(ye) 之初得到高榕創投、啟明創投等風投機構的投資到在A股上市,資本市場一直為(wei) 公司的科技創新注入源頭活水。”石頭科技財務總監王璿介紹,科創板的設立,為(wei) 石頭科技打開了上市的新窗口。
得益於(yu) 科創板發行上市條件的優(you) 化和審核效率的提升,符合科創板“硬科技”定位的石頭科技於(yu) 2020年初上市,募資45.19億(yi) 元。“目前主要的創新項目都依靠上市募集資金的支持。”王璿介紹。激光雷達精度持續提升,帶機械臂的掃拖機器人新品麵市,公司旗下研究院擴招技術人才,智能工廠二期加快建設……2024年伊始,有了資金底氣,石頭科技的創新腳步不停歇。
有金融活水滋養(yang) ,還有財稅政策“減負”。王璿介紹,2023年,公司全資子公司通過國家鼓勵的重點軟件企業(ye) 認定,享受所得稅優(you) 惠5775萬(wan) 元,還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減稅近6000萬(wan) 元。“企業(ye) 進入一個(ge) 研發投入越多、減稅越多、進一步促進研發投入的良性循環。”王璿說。
近年來,北京市因地製宜出台了一係列促進機器人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的措施,包括設立100億(yi) 元規模的機器人產(chan) 業(ye) 基金,支持機器人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快速申報北交所,對機器人中小微企業(ye) “首次貸款”業(ye) 務給予1%的貼息或擔保費用補助等。“對機器人產(chan) 業(ye) 的政策支持讓我們(men) 倍感振奮。”全剛說,企業(ye) 將用好用足政策紅利帶來的資金支持,一方麵讓科研人員心無旁騖搞創新,另一方麵為(wei) 技術匹配市場需求、尋找應用場景,當好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應用之間的“首席鏈接官”。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01日 1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