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財政推動全鏈條節糧減損
進入2023年以來,內(nei) 蒙古各級財政部門在推動科學節糧儲(chu) 糧方麵重點發力,助力糧食“產(chan) 、購、儲(chu) 、銷”全鏈條聯動和節糧減損提質增效,進一步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2023年,自治區財政安排“優(you) 質糧食工程”專(zhuan) 項資金5023萬(wan) 元,在全區範圍內(nei) 推動開展“糧食綠色倉(cang) 儲(chu) 提升行動”“糧食節約減損健康消費提升行動”“糧食機械裝備提升行動”等專(zhuan) 項行動,為(wei) 自治區各級財政提供精準政策指導和資金支持,減少糧食生產(chan) 、加工、流通各環節損耗,為(wei) 建成促進農(nong) 民增收、企業(ye) 增效、消費者得實惠的節糧減損工作機製發揮了重要作用。
得益於(yu) 上述機製,各地財政局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激勵作用,在促進科學儲(chu) 糧、打造現代化糧庫等方麵進行大膽探索和有效創新,全鏈條推動節糧減損。
2023年,興(xing) 安盟財政共安排科學儲(chu) 糧獎補資金1500萬(wan) 元,帶動集體(ti) 經濟組織、合作社等經營主體(ti) 自籌資金推動節糧減損;運用財政資金及相關(guan) 引導激勵資金相繼對示範村、示範大戶、示範聯戶和示範農(nong) 戶給予表彰獎勵,對實現科學儲(chu) 糧的5個(ge) 旗縣(市)及農(nong) 墾事業(ye) 發展中心給予資金獎補。通過以點帶麵、示範引領,激勵當地創新儲(chu) 糧方式,有效解決(jue) 了糧食儲(chu) 存方式不科學、糧食收儲(chu) 運環節損耗多等問題。2023年,興(xing) 安盟70%的玉米得到科學儲(chu) 存,節糧減損約4億(yi) 斤,助農(nong) 增收約4億(yi) 元,相當於(yu) 幫助興(xing) 安盟“再造”了一個(ge) 產(chan) 糧大縣。
同年,包頭市財政統籌各級資金2813萬(wan) 元,支持當地著力提升儲(chu) 備糧承儲(chu) 企業(ye) 倉(cang) 儲(chu) 設施現代化水平。包頭市東(dong) 河國家糧食儲(chu) 備庫引入內(nei) 環流控溫技術,冬季、夏季均可實現對所儲(chu) 存糧食的溫度控製,打造全年低溫儲(chu) 糧環境。依托內(nei) 環流控溫技術和糧情電子測溫係統,包頭市做到數據異常早響應、保溫降濕早預備,推動全市糧食全儲(chu) 藏周期損耗率降至1%,綜合能耗降低15%;支持購置先進的糧食機械設備,機械化作業(ye) 時實現設備協同使用,糧食出入倉(cang) 實現全程不落地,避免可能出現的糧食散失與(yu) 顆粒破碎,顯著降低了糧食損耗,保證了糧食品質,糧食出入庫作業(ye) 效率大幅提升。
其他盟市也同步開展節糧減損工作。
進入2024年,自治區財政將更好統籌安排相關(guan) 資金,優(you) 化資金結構和使用方向,及時總結盟市財政部門推進節糧減損工作經驗,為(wei) 全鏈條推進節糧減損常態化、長效化提供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以進一步保障糧食安全。(記者 楊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