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化全方位轉型】培育壯大新產業 蓄力攻堅新動能

發布時間:2024-04-02 11:23:00來源: 山西日報

  推項目、拓訂單、創研發、優(you) 服務……春潮蒸騰,百業(ye) 競興(xing) 。舉(ju) 目三晉大地,我省工業(ye) 領域各產(chan) 業(ye) 、眾(zhong) 企業(ye) 加快發展,不斷推動國民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 2023年,全省經濟結構持續優(you) 化、新動能蓬勃湧動,一批企業(ye) 技術創新能力獲得提升,一批關(guan) 鍵技術和重要產(chan) 品取得突破,一批重大標誌性創新成果引領產(chan) 業(ye) 發展攀上新的高度。

  深耕當下,前瞻未來。新的一年,我省將繼續發力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精心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充分發揮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科研活躍、技術密集、前景廣闊的優(you) 勢,為(wei) 全省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以創新驅動發展,提升產(chan) 業(ye) 成長向“新”力

  森林防滅火是世界性難題。2020年,我省成立了新型滅火係統工作專(zhuan) 班,山西迪奧普科技有限公司無人機事業(ye) 部經理尹曉勇帶領的團隊負責森林勘測、數字地圖、偵(zhen) 查無人機改製以及滅火無人機改製工作。森林防滅火無人機采用碳纖維與(yu) 航空鋁複合材料,可在著火初期第一時間抵達火場實施滅火。“企業(ye) 一直走在研發和創新的探索路上。”尹曉勇說。 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加快“產(chan) 學研用”一體(ti) 化,推動部分領域邁向技術領先。近年來,我省以創新驅動產(chan) 業(ye) 發展,企業(ye) 發力+政府推動+產(chan) 業(ye) 合力,全省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發展。

  從(cong) 視覺檢測到智能裝配,從(cong) 係統集成到無損檢測,山西迪邁沃科光電工業(ye) 有限公司依靠技術創新賦能產(chan) 業(ye) 升級,產(chan) 品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作為(wei) 一家高科技企業(ye) ,迪邁沃科的發展奧秘在於(yu) 產(chan) 學研聯合模式、加大創新投入和不斷攻堅技術難題,這讓公司在機器視覺技術開發、智能裝備製造等領域保持領先。

  2023年,我省大力提升技術創新水平,新培育52戶省級企業(ye) 技術中心,4戶企業(ye) 進入國家企業(ye) 技術中心公示名單;加快推進150項關(guan) 鍵技術和130個(ge) 關(guan) 鍵項目,引導企業(ye) 開展關(guan) 鍵共性技術研發。

  “燈塔工廠”代表著工業(ye) 領域頂級智能製造能力。在山西綜改示範區陽曲工業(ye) 園區,全球首座玻纖行業(ye) “燈塔工廠”建設正有序推進,“年產(chan) 60萬(wan) 噸高性能玻璃纖維智能製造生產(chan) 線項目”采用國際先進的單元窯拉絲(si) 生產(chan) 技術,將建成國內(nei) 主要的綠色環保高性能玻璃纖維智能製造基地。

  一批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生根成長,成為(wei) 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統計數據顯示,我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的新興(xing) 行業(ye) 發展向好。1至2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ye) 中,高技術製造業(ye) 增長15.5%;2023年全省工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增長10.9%,比全部工業(ye) 快6.3個(ge) 百分點,占比較上年提升2.1個(ge) 百分點。

  深耕新產(chan) 業(ye) 新賽道,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

  人工智能、量子技術、航空航天……未來產(chan) 業(ye) 代表著新一輪科技和產(chan) 業(ye) 革命的發展方向。大力發展未來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引領科技進步、帶動產(chan) 業(ye) 升級、開辟新賽道、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的戰略選擇。 1月29日,在大同市陽高縣高速飛車試驗基地,高速飛車全尺寸超導電動懸浮試驗成功完成。作為(wei) 航天技術與(yu) 軌道交通技術融合的典範,高速飛車全尺寸試驗線(一期)項目已吸引高端製造、電力電子、新能源等近萬(wan) 家企業(ye) 和團隊直接或間接參與(yu) 。

  從(cong) “動起來”到“浮起來”,再到將來真正“跑起來”,顛覆性技術發展的每一步都依托於(yu) 我省在未來產(chan) 業(ye) 賽道上的前瞻布局。

  作為(wei) 國內(nei) 首個(ge) 省級層麵未來產(chan) 業(ye) 規劃,《山西省“十四五”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在綜合考慮我省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領域和國家對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整體(ti) 布局的基礎上,提出圍繞“優(you) 中培精、有中育新、新中求變、無中生有”四層培育體(ti) 係,重點培育未來數字、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裝備、未來生活等5大未來產(chan) 業(ye) 領域,實施非均衡發展。

  在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推進下,我省先後建成了中科院煤化所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山西大學量子光學與(yu) 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煤基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級重點研發平台,太鋼集團、太重集團、中車太原等國家企業(ye) 技術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ye) ,集聚了碳纖維、新型半導體(ti) 、光伏材料等一批國內(nei) 國際一流的創新團隊,取得了一批有影響的創新成果,為(wei) 未來產(chan) 業(ye) 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山西大學量子科技學院各類在研項目350餘(yu) 項,總計經費超過5億(yi) 元;與(yu) 其他公司合作開發的國內(nei) 首批全國產(chan) 化高精度激光溫室氣體(ti) 監測儀(yi) 器、全光學火災束管檢測儀(yi) 、煤質智能快速分析儀(yi) 等產(chan) 品,解決(jue) 了省內(nei) 外多個(ge) 行業(ye) 的緊迫需求。

  上雲(yun) 、用數、賦智,勇攀數實融合新高峰

  網絡貨運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去年我省網絡貨運完成貨運量全國第一,繼續保持領先;科大訊飛人工智能輔助診斷係統常態化應用於(yu) 我省30個(ge) 區縣,覆蓋3000餘(yu) 所基層醫療機構;新能源科技(忻州)公司年產(chan) 14GW光伏電池片生產(chan) 基地“智慧工廠”全麵上線後,生產(chan) 場景將發生巨大變化…… 在我省,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的融合發展已初見成效,數字產(chan) 業(ye) 化規模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規模都在增長。數實融合已成為(wei) 我省數字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也成為(wei) 企業(ye) 實現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

  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生產(chan) 力。打造算力產(chan) 業(ye) 發展高地,這是我省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必由之路。2023年我省算力綜合指數和算力規模均列全國第七位。算力的發展底氣來自5G基站、大帶寬接入網等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來自固態硬盤等存儲(chu) 設施建設,同時也是數字經濟影響力和競爭(zheng) 力的真實寫(xie) 照。

  2023年12月28日,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由園升穀”,作為(wei) 全國首家以數據要素驅動的數字經濟園區,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先後引入了智慧物流、清潔能源、智能算力服務、精密儀(yi) 器智能製造、煤礦物聯網等一批數實融合優(you) 質項目,為(wei) 打造“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新地標、中部地區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上雲(yun) 、用數、賦智——全省“1+N”的政務雲(yun) 基礎架構基本建成,非涉密信息係統全部遷移上雲(yun) ;互聯網和相關(guan) 服務業(ye) 營業(ye) 收入比上年增長22.7%;我省每萬(wan) 人擁有5G基站約26.7個(ge) ,進入全國前十位;山西省工業(ye) 互聯網標識解析體(ti) 係累計上線二級節點9個(ge) ,重點服務煤炭、物流、機械製造等行業(ye) 領域的1111家企業(ye) ……

  自去年以來,我省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壯大,把數字經濟作為(wei) 重組要素資源、重塑經濟結構、加快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和加快轉型發展的關(guan) 鍵力量,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上了新台階。

  加快廢舊資源利用,構建綠色發展新體(ti) 係

  “新”產(chan) 業(ye) 從(cong) “舊”經濟中來,“雙碳”目標下,完善廢棄物循環利用,加快循環經濟發展,“變廢為(wei) 寶”進一步實現了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的“雙贏”。

  在呂梁市文水縣,一座“綠色低碳”的園區拔地而起。總投資5.75億(yi) 元的山西固廢資源化利用交通科技園集中發展“裝配式建築、生態水泥、建築3D打印、廢舊輪胎利用、有機固廢處理”等五大業(ye) 態,“變廢為(wei) 寶”實現了生態、經濟、社會(hui) “三重效益”。

  近兩(liang) 年,我省與(yu) 循環經濟相關(guan) 的企業(ye) 數量快速增長,政策層麵也發力培育壯大資源循環利用產(chan) 業(ye) ,出台了《山西省工業(ye) 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並培育了一批行業(ye) 骨幹企業(ye) ,支持布局建設了一批區域性廢棄物循環利用重點項目。

  作為(wei) 工業(ye) 大省,我省固廢存量和增量長期居高不下,每年排放的工業(ye) 固廢高達4.6億(yi) 噸。“利用CFB脫硫灰渣自主研發的路橋生態水泥,其各項性能指標均處於(yu) 同行業(ye) 領先水平。”山西路橋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宏說,近年來,在全省公路項目累計推廣利用工業(ye) 固廢5000餘(yu) 萬(wan) 噸,節省固廢存放占地約5000畝(mu) 。

  去年8月,桑幹河·第十屆國際工業(ye) 固廢綜合利用大會(hui) 在朔州市開幕。作為(wei) 全國首批12個(ge) 工業(ye) 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和區域工業(ye) 綠色轉型發展試點城市之一,朔州把煤矸石綜合利用作為(wei) 主攻方向。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固廢綜合利用企業(ye) 99家,固廢綜合利用率達73%。

  數據顯示,2023年,我省節能環保產(chan) 業(ye) 增長32.9%,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ye) 增長65.6%,環境汙染防治專(zhuan) 用設備產(chan) 量增長了80.7%;從(cong) 產(chan) 品到企業(ye) ,從(cong) 企業(ye) 到園區,從(cong) 園區到集群,資源循環利用產(chan) 業(ye) 加快崛起。

  日前,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3年度綠色製造名單,我省31家企業(ye) 入選“綠色工廠”,清徐經濟開發區入選綠色工業(ye) 園區。這些企業(ye) (園區)積極踐行工業(ye) 綠色發展理念,通過實施綠色化改造助力我省轉型升級,發揮了綠色製造的示範作用。

  據省工信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我省將加強朔州、長治、晉城3大工業(ye) 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加強廢鋼鐵、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等7個(ge) 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行業(ye) 規範管理,推進再生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初步建立新興(xing) 固廢綜合利用體(ti) 係。

  春來花滿園,入夏綠新長。在我省,信創、大數據、半導體(ti) 等產(chan) 業(ye) 成長迅速,新能源汽車加速突破、全力趕超,新材料、光伏、光電、煤機智能製造等產(chan) 業(ye) 提質拓麵、勢頭強勁……生機勃勃的新產(chan) 業(ye) 新動能正成為(wei) 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和關(guan) 鍵支撐。(記者冷雪)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