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地”出讓助推項目建設“加速跑”
原標題:“標準地”出讓助推項目建設“加速跑”
去年河北“標準地”工業(ye) 用地供應量占全省工業(ye) 用地總量近七成
“標準地”出讓助推項目建設“加速跑”
“去年,公司新型橋梁構件項目一期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建設、當年竣工驗收、當年投產(chan) ,這樣的速度在業(ye) 內(nei) 首屈一指。”近日,提起“標準地”出讓模式,河北路航重型鋼結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薑鵬連連點讚。
“標準地”出讓,即帶著“標準”出讓土地,是一種能夠為(wei) 企業(ye) 降低用地成本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土地出讓模式。自2022年以來,全省各地有序推進“標準地”改革,進一步精簡用地審批程序,降低企業(ye) 用地成本,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助力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走進位於(yu) 邢台南宮市的河北路航重型鋼結構有限公司新型橋梁構件項目一期建設現場,部分生產(chan) 車間、綜合樓已投入使用。
“去年年初,這裏還是一片空地。”薑鵬說,得益於(yu) 項目用地采用“標準地+承諾製”出讓模式,公司競得土地後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和承諾書(shu) ,審批按照“容缺受理+告知承諾”進行,在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當天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基礎部分施工許可,較約定開工時間提前60天以上。
實現“標準地”出讓,區域評價(jia) 是重要一環。
2022年8月,省自然資源廳、省發展改革委等14個(ge) 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新增工業(ye) 用地“標準地”出讓的指導意見》提出,堅持“事先作評價(jia) 、事前定標準、事中作承諾、事後強監管”,由原先“單個(ge) 項目評”變為(wei) “區域整體(ti) 評”,由“企業(ye) 付費評”變為(wei) “政府買(mai) 單評”,並明確“標準地”改革的操作規範。
也就是說,在“標準地”出讓前,由地方政府全麵開展區域評估,包括環境影響評價(jia) 、礦產(chan) 壓覆、地質災害、水資源論證、水土保持等區域評估工作,並根據產(chan) 業(ye) 準入、功能區劃和相關(guan) 區域評估要求,製定投資強度、畝(mu) 均稅收、建築容積率、單位能耗、單位排放等控製性指標,統一納入出讓條件。
在邢台,全市所有新建工業(ye) 項目用地按照“234+1.5”,即畝(mu) 均稅收不低於(yu) 20萬(wan) 元,新建工業(ye) 項目每畝(mu) 固定資產(chan) 投資強度不低於(yu) 300萬(wan) 元,畝(mu) 均產(chan) 值不低於(yu) 400萬(wan) 元以及省級及以上園區內(nei) 項目建築容積率不低於(yu) 1.5的準入門檻進行出讓,用地單位可根據需求對標競價(jia) 。
審批程序做“減法”,項目建設速度做“加法”。
“企業(ye) 拿到‘標準地’後,經承諾就可直接開工建設。相應地塊的審批由此前的‘企業(ye) 單個(ge) 項目審批’變為(wei) ‘政府統一打包審批’,相應項目審批由此前‘常規審批’變為(wei) ‘承諾製審批’。”邢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史鳳傑介紹,這種模式意味著區域內(nei) 投資項目可無償(chang) 共享使用“標準地”出讓前的評估評價(jia) 成果,解決(jue) 了以往評價(jia) 事項多、評價(jia) 時間長等問題,企業(ye) 用地的時間成本和製度性交易成本得到大幅降低。
推進“標準地”出讓,是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ju) 措。“結合產(chan) 業(ye) 導向和地塊實際,政府設置固定資產(chan) 投資強度、畝(mu) 均稅收、用地標準、建築容積率、能耗標準等多項控製性指標,作為(wei) 土地出讓前置條件,在出讓公告中一並發布,用地單位可根據需求對標競價(jia) ,在客觀上推動了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處處長張效東(dong) 表示。
衡水市加快工業(ye) 項目“標準地”落地,石家莊試點省級以上園區全麵開展“標準地+承諾製”改革……“標準地”改革正在全省各地陸續落地開花。從(cong) 省自然資源廳獲悉,2023年,全省以“標準地”方式供應工業(ye) 用地1680宗,共計8.64萬(wan) 畝(mu) ,占工業(ye) 用地供應總量的65%。(記者苑立立 通訊員李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